後疫時代來臨 醫療轉型成為必然
在醫學與IT之間,如何尋求更有效率、更精準、更符合人性的智慧醫療應用,經驗分享的功能和意義將更為重要。
文/明雲青
很多人說,一場突然其來的 COVID-19 世紀疫情,意外地促使各行各業加速數位轉型進程,事實上也讓醫療體系的能力與潛力受到嚴苛的考驗;值此關鍵時刻,各醫療院所不論先前在數位化、智慧化走得快或慢,做得多或少,都已產生高度的警覺,為了應付日後可能接踵而至的嚴峻挑戰,實有必要持續深化智慧醫療、IoT、AI等各項新技術的應用。
換言之,歷經這場疫情洗禮,也改變了多數醫療院所主事者看待數位轉型議題的態度,不再像從前那般猶豫、觀望或掙扎,更加積極地面對數位科技的評估與導入。
「在美國,因為 COVID-19 疫情讓遠距醫療巨幅增長400倍之多!」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執行長兼祕書長吳明彥說,其實他對於不管是遠距醫療或智慧醫療,早有深刻的期待,也曾做過許多創新的發想;以遠距醫療為例,病患接受看診的同時,可獲得遠方的醫師提供一組 QR Code、內含此次診療的處方,之後病患就拿著這組 QR Code 到自家附近藥局領藥,這般場景,理應不難實現。
吳明彥甚至提到,隨著智慧醫療日趨成熟發展,未來有朝一日,健保的給付對象也許不再是醫療院所,而是科技公司。除此之外,他曾多次向政府提出建言,主張應該致力發展國際醫療,只因臺灣擁有最好的智慧醫療技術,也有完善的HIS、PACS系統,可將這些元素包裝成為好的Model,結合背後ICT公司的服務能量,一起輸出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