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與 ICT 強強聯手 臺灣發展智慧醫療最大利基
在 ESG 浪潮下,醫療產業在攜手資通訊產業發展智慧醫療時,也須納入節能減碳策略,否則可能陷入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本屆 2024 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聚焦數位綠色雙軸轉型,期盼助臺灣醫療產業因應市場挑戰。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在醫療科技持續進步、全球人口壽命持續攀升,加上長達三年的疫情衝擊,帶動全球智慧醫療產業的蓬勃發展。臺灣醫療品質享譽全球,加上資通訊科技位居全球領到地位,自然也具備發展智慧醫療的絕佳條件,為此 2018 年 Health Smart Taiwan (HST)臺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首辦「智慧醫院院長大會」,邀集產、官、學、研、醫各領域高層代表與會,並分別以政策、研發、醫療應用等不同角度,針對智慧科技於醫療照護落地應用經驗之對談,共思臺灣智慧健康發展的挑戰與契機。
邁入第七屆的 2024 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HST 臺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臺北市電腦公會主辦,並於 2024 年 3 月 22 日在高雄智慧城市展中舉行。本場活動主題為「醫療永續 數位綠色雙軸轉型」,延續 2023 年淨零碳排議題聚焦在醫療減碳的重要性,此兼具趨勢與技術的盛會,也吸引爆滿專業人士與會,期盼從中掌握智慧醫療的最新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
醫策會董事長張上淳指出,醫策會成立臺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的目的,是希望扮演醫界與產業界交流的平台,並希望藉由舉辦智慧醫院院長大會,讓全臺灣醫院主管能藉此共同進行交流。臺灣的 ICT、醫療等在全球都位居領先地位,若能善用兩個產業之間的優勢,無論發展智慧醫療、智慧醫院等,相信成果也會非常亮眼。雖然醫療產業因應 2050 淨零碳排目標的速度較慢,因為在醫療品質優先前提下,必須採用許多一次性的醫療器材,而此類產品在製作上與後續處理都會產生許多碳排,因此產業必須思考合適的節能減碳策略。
專程到場參與此盛會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過去幾年,高雄市也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的措施,只是受限於工業部門與能源部門的碳排佔整個城市的 83%,因此高雄市一年碳排量約 5,600 萬噸,遠高於臺北市一年的 1,300 萬噸。光是總公司位於高雄的中鋼公司,一年碳排量即高達 2,600 萬噸就是全臺北市的兩倍,所以高雄市是直接在第一線面對挑戰。高雄市在積極推動減碳之外,高雄在地四大醫院也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籌組「高雄聯合學習智慧醫療聯盟」,期盼透過各界攜手努力下,智慧醫療可望成為未來臺灣下個護國神山產業。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說,淨零數位轉型早成為全球共識,不光各國政府已制定 2050 淨零路徑圖,企業也在法規、政策等壓力下,紛紛制定減碳策略與步驟,醫療產業自然也必須思考實施方式。臺灣生醫產業產值已破 7,000 億元、市值 1.2 兆元,早已成為最新的護國神山群,不光保護國家也保護國人健康,然也必須思考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指出,呼應中央 2050 淨零碳盤策略,我們也透過多元管道旗下方式,期盼透過不同產業之間的合作達成。我們已制定於 2030 年達成 減碳 30% 目標,然要達成此目標不能光靠口號,所以我們推動碳預算機制方式給予不同部門的減碳目標方式,作為各部門推動減碳量參考指引,自然能逐步落實實踐邁向淨零城市之目標。
臺灣醫療產業碳排量高於全球 需積極推動減碳措施
因應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挑戰,2015 年聯合國公布「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涵蓋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 17 項 SDGs 目標,期盼透過全球會員國的共同努力,在 2030 年前完成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等目標。其中,由於氣候變遷將直接與間接損害人民健康,並造成醫療體系的極大負擔,因此醫療院所不僅有義務照護病患,也須立即展開環境永續行動。
事實上,過去 10 多年來環境永續挑戰已成為國際專注之重要議題,以長期關注全球風險議題的世界經濟論壇為例,早從 2011 年開始已連續多年將氣候變遷列為極有可能發生的國際社會經濟風險。在 2023 年 COP28 活動更首次納入健康日,專門探討關於環境變遷影響公眾健康,有高達 148 個國家簽署「氣候與健康宣言」,承諾透過各類醫療及健康相關的行動,抗氣候變遷造成的公共衛生問題。
「醫院電力消費近八成來自於空調、照明及電梯等設備,然根據國際健康無害組織(HCWH)報告顯示,臺灣醫療體系每人排放量介於 0.5~1 公噸,相較於世界各國偏高。」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解釋:「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問卷結果發現,儘管醫院普遍認同醫療永續之重要性,然而各層級醫院認知具有落差,影響後續減碳行動與減碳效益之掌握。儘管不少醫院過去執行諸多減碳行動,然而多數行動尚無連結碳數據之掌握與管理,難以評估減碳之成果與後續淨零減碳之布局規畫。」
在衛福部規劃中,未來將基於臺灣醫療機構溫室氣體盤查與能源管理認證導入概況,分成四類型對象並提供不同對應程度輔導,以推動臺灣醫療體系邁向淨零趨勢。
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開跑 醫療產業不容錯過
鑑於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世界各國已陸續提出「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在呼應全球淨零趨勢下,2022 年 3 月臺灣也正式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 2050 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並期盼在不同關鍵里程碑下,促進綠色融資與增加投資,確保公平與銜接過渡時期。
為鼓勵民眾透過換購節能家電的措施,經濟部早已推動「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2024 年更加碼 10 億補助,並透過擴大補助品項範疇、放寬申請資格,推出「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希望帶動更多的商業服務業投入「老舊設備汰換」行列。本專案補助方案包括「設備汰換補助」及「系統節能專案補助」兩類,只要補助項目不重複,企業可依需求同步申請。
雙和醫院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 腎臟中心實施低碳醫療成果佳
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表示,雙和醫院以永續、共榮、創新為經營理念,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轄下編列六組各自訂立年度目標,並確立醫院永續發展目標(SDGs)五大角色、12 項關注議題,以鑑別出醫院發展數位淨零、永續發展目標。
吳美儀進一步指出,醫療資訊系統以數位流程再造模式發展智慧醫療,並積極推動節能設備更換、建置再生能源,邁向數位淨零雙軸轉型。並以腎臟中心實施低碳醫療為例,如運用腎病地圖即時預測疑似個案,藉由及早治療減少罹病機率,並執行水資源回收及醫療廢棄物再利用模式,以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大林慈濟醫院減碳成效佳 堪為其他醫院借鏡
回顧 2021 年 COP26 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參與此全球性的氣候高峰會論壇,且提出的 64 個討論議題,涵蓋領導與治理、永續飲食、氣候變遷與健康、節能、青年參與、創新與研究、調適、財務、永續運輸、氣候正義、氣候政策、氣候行動等面向。而在 2023 年的 COP28 中,也首度將健康議題納入大會主題日,且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於健康日開幕式致詞,強調氣候變遷影響到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健康,也凸顯出醫療產業落實減碳的重要性。
佛教慈濟醫療體系很早就開始注重環保議題,除致力打造綠色建築之外,亦積極在照明部份推動節能減碳行動。至於電力系統方面部分,也引進建築物能源管理系統(iBEMS),每月都會製作用電分析報表,藉此檢視電力、空調、照明等電費及用電量。除此之外,年底也會依「能源管理系統與情境模擬工具」進行年度檢討及分析,並訂定改善方向。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說,我們在 2022 年通過 ISO-50001 能源管理認證、2023 年通過 ISO-14064-1 碳盤查認證,也在 2022 世界醫院聯盟卓越綠色醫院銅獎、2022 世界醫院聯盟綠色醫院卓越獎入圍者。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策略積極落實減碳,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方震中說,在智慧浪潮席捲全球下,我們希望藉由 HST 平台推動智慧醫療落地應用,支持醫療機構與產業合作,進行場域試、共同完善解決方案,目前已累積非常多成功專案。至至於近期成立的 ITPS 醫療科技與病人安全風險學習平台(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 Patient Safety),則是希望透過通報、分析、改善、學習、分享等機制,蒐集因資訊科技相關之系統、設備所發生的狀況,輔導醫院分析找出資訊科技風險與危害,提升醫療機構人員對資訊帶來病安風險認知。
在全球吹起 ESG 浪潮下,環境友善與綠色永續成為各產業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醫療產業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醫策會希望透過定時舉辦智慧醫院院長大會,為臺灣醫療體系引進新觀點與啟發、提供導入數位醫療建議,為臺灣產業邁向智慧醫療盡一份心力。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