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與地:IT 基礎設施的未來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環境中,資訊長面臨著無數的挑戰和機遇。在所有這些因素中,選擇正確的 IT 基礎架構乃是組織成功的關鍵要項。雖然雲端運算因為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已成為一種變革性力量,但本地部署仍為許多企業所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安全性、合規性和控制等方面。本文探討雲端與本地部署的細微差別,檢驗兩種模式的優缺點,並提供了決策框架,以滿足各產業的獨特需求。
文/編輯部
根據 2024 年 CIO Insight 調查,企業在 2024 年主要的 IT 預算重點投資依序包含 IT 系統維護和更新、資安專案、數位轉型專案、雲端基礎建置或改善、資料分析和商業智慧。各位眼尖的讀者可以發現,每一個項目在今天都跟雲端脫不了關係。尤其是「IT 系統維護和更新」位居第一,可以說現代化基礎架構究竟如何建構的確是公司營運、更是資訊長首要搞定的任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那麼,在現階段,選擇雲端還是內部部署系統,甚至選擇兩者結合的混合模型,成為企業必須做出的關鍵決策之一。考量成本、資安、合規與擴展性等因素,企業需要在這些方案中找到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平衡點,才能保持競爭力並促進業務長遠發展。
混合式部署成為主流
儘管雲端解決方案越來越受歡迎,但本地部署仍然是全球企業 IT 基礎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沒有單一來源直接量化目前雲端與本地環境的確切使用比例,但有大量證據表明,大多數企業正在採用混合方法,根據特定工作負載的需求,策略性地在雲端和本地部署之間進行選擇。
這種趨勢反映了雲端和本地部署這兩種方法之間持續存在的拉鋸戰,每種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雲端解決方案以其可擴展性、成本效益和靈活性著稱,對於尋求快速部署新服務或擴展現有服務的企業特別有吸引力。軟體即服務(SaaS)持續主導雲端市場,預計到 2024 年將佔據全球公有雲支出 40% 以上的比重。這種增長受到 AI 即服務等創新產品的推動,這些產品更依賴於雲端供應商強大的基礎架構。
儘管有這些優勢,但雲端遷移並非沒有挑戰。許多企業發現,管理雲端支出很困難,據報導,高達 32% 的雲端支出被浪費了。這種情況讓人想起雲端運算的早期階段,當時企業急於採用雲端技術,卻沒有適當的成本控制或治理措施。
此外,安全性、合規性和延遲方面的考慮因素讓許多組織在將某些工作負載遷移到雲端時猶豫不決。因此,本地部署仍然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尤其是對於處理高度敏感資料、需要嚴格法規控制,或需要低延遲存取的企業而言。例如,金融機構在本地基礎架構上處理其約 80% 的工作負載,強調他們對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重視。
鑑於這些因素,混合方法,即結合雲端和本地部署,已成為許多企業的首選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使組織能夠利用每種部署模型的優勢,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缺點。例如,企業可以選擇在雲端運行資料分析和報告應用程式,同時將核心系統和複雜的傳統應用程式保留在本地。
簡言之,雖然雲端支出不斷增加,預計到 2028 年將達到驚人的 1.6 萬億美元,但本地部署並沒有消失。混合方法已成為主流,使企業能夠建立滿足其獨特需求、預算和長期目標的 IT 基礎架構。
雲端與本地:哪種解決方案適合你的企業?
為你的企業選擇最佳解決方案需要對你的特定需求、資源和長期目標進行全面評估。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最佳選擇取決於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將在以下進行探討。
雲端部署模型:優點、缺點和速配情境
●雲端部署優點:
‧成本效益:雲端解決方案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是其潛在的成本效益。雲端運算消除了對大量前期硬體投資的需求,轉而採用基於訂閱的模型,企業只需為其使用的資源付費。這種基於使用量的定價結構可以釋放資本支出,使企業能夠將資源分配給其他戰略性計畫。
‧可擴展性:雲端平台以其無與倫比的可擴展性而著稱。企業可以根據需求輕鬆地擴展或縮減其資源,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或季節性高峰。這種敏捷性對於快速增長的企業或需求波動較大的企業尤其有利。
‧靈活性與敏捷性:雲端服務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允許員工從任何有網際網路連線的地方遠端工作。這種位置獨立性使企業能夠採用遠端工作政策、進入新的地理市場,並在不影響生產力或協作的情況下吸引更廣泛的人才庫。
‧自動更新:雲端供應商承擔軟體更新和修補程式的責任,確保企業始終可以存取最新版本和安全功能。此自動化流程減少了 IT 團隊的負擔,使他們能夠專注於更具戰略性的任務。
‧災難復原:雲端供應商建立了強大的災難復原功能,透過備份資料中心和冗餘措施,確保業務持續性。在發生自然災害、網路攻擊或其他不可預見事件時,企業可以確信其資料受到保護,並且可以快速恢復其營運。
●雲端部署缺點:
‧安全性顧慮:將敏感資料託管給第三方可能會引起安全性顧慮。雖然雲端供應商在安全措施方面投入巨資,但企業必須仔細評估供應商的安全規協、資料加密實務和合規性認證,以減輕潛在的風險。
‧資料主權問題:由於資料可能儲存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因此可能會出現資料主權問題。在受特定資料在地化法規約束的企業必須確保其雲端供應商遵守這些法規。
‧對供應商的依賴: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其雲端供應商提供服務可用性、效能和安全性。在選擇雲端供應商時,徹底評估服務等級協議(SLA)、正常執行時間記錄和客戶支援都是重要關鍵。
‧雲端支出管理:優化雲端支出可能是一項挑戰。雖然雲端運算提供了成本效益的潛力,但如果沒有適當的監控和管理,企業可能會產生意外費用。實施成本管理工具、優化資源利用率和利用雲端供應商提供的定價模型對於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至關重要。
●雲端部署速配情境:
‧規模較小的企業和初創公司可以從雲端解決方案的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中受益匪淺。
‧擁有分散式員工隊伍或多個地點的企業可以利用雲端技術促進協作和靈活性。
‧開發和部署以雲端為基礎的應用程式,例如軟體即服務(SaaS)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企業。
本地部署模型:優點、缺點和速配情境
●本地部署優點:
‧增強的資料控制和安全性:本地部署為企業提供了對其資料的完全控制權。資料儲存在企業自己的伺服器和基礎架構上,使他們能夠實施自訂安全措施並滿足特定的資料隱私法規。對於處理高度敏感資料的企業(例如醫療保健、金融或政府)來說,這種控制級別至關重要。
‧合規性和法規控制:本地部署通常可以簡化在需要嚴格資料隱私法規的行業中遵守特定合規性和資料管理要求的流程。透過在內部管理資料,企業可以更輕鬆地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並為稽核和合規性報告保留稽核追蹤。
‧延遲的控制和效能預測性:由於資料儲存在企業的本地網路中,因此本地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即時或近乎即時的資料存取,並提高效能預測性。這對於需要低延遲的應用程式(例如高頻交易、工業自動化或即時分析)至關重要。
‧與傳統系統的整合:本地部署可以為與現有傳統系統的整合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控制。這對於在其營運中依賴特定軟體套件或硬體設備的組織來說非常有利。
‧自訂和控制:本地部署允許企業完全控制其 IT 基礎架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自訂硬體、軟體和網路配置,從而優化效能、安全性或其他因素。
●本地部署缺點:
‧前期成本高:本地部署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資,包括硬體、軟體、資料中心空間、電力和冷卻以及 IT 人員。這些成本對於規模較小或資源有限的企業來說可能令人卻步。
‧維護和支援的責任:企業全權負責本地基礎架構的維護和支援。這包括硬體和軟體更新、修補程式、故障排除和修復,這些都需要專門的 IT 人員和持續投資。
‧可擴展性有限:擴展本地基礎架構可能既複雜又耗時。它通常需要採購和安裝額外的硬體、配置軟體以及升級網路容量,這可能會導致服務中斷或延遲。
‧災難復原的責任:企業全權負責為其本地基礎架構實施強大的災難復原措施。這可能需要額外的投資和專業知識。
●本地部署速配情境:
‧處理高度敏感資料的企業(例如金融機構、醫療保健供應商或政府機構)。
‧需要嚴格法規控制和合規性的企業。
‧需要低延遲資料存取和效能預測性的企業(例如製造、遊戲或電信)。
‧擁有大量現有本地投資並偏好利用這些投資的企業。
八大雲地決策關鍵
在雲端和本地部署之間做出選擇時,CIO 應仔細考慮以下關鍵因素:
- 資料安全性與隱私:評估資料的敏感性以及組織必須遵守的合規性要求。如果資料安全性至關重要,則本地部署或私有雲環境可能會提供更大的控制權和安全性。
- 成本考慮因素:執行詳細的成本分析,比較雲端和本地部署的前期成本和持續成本。考慮硬體、軟體、維護、能源消耗和 IT 人員等因素。
- 可擴展性需求:確定組織的可擴展性需求。如果企業預計會快速增長或需求波動較大,則雲端運算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 合規性要求:評估行業特定的法規和合規性要求。本地部署可能更適合必須遵守嚴格資料在地化或資料主權法的企業。
- IT 專業知識和資源:評估組織內部的 IT 專業知識和資源。雲端運算可以減輕 IT 團隊的負擔,而本地部署需要專門的 IT 人員來管理和維護基礎架構。
- 對供應商的依賴:考慮對第三方供應商的依賴。雲端運算引入了對供應商的依賴,以確保服務可用性、安全性、效能和支援。
- 傳統系統整合:確定與現有傳統系統整合的需求。本地部署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控制,以整合到傳統系統中。
結論:責任是自己的
沒有通用的最佳方法來選擇雲端和本地部署之間的最佳方法。最佳選擇取決於組織的特定需求、優先事項和限制。CIO 應權衡每種模型的優缺點,並根據特定情況做出明智的決定。
混合方法,即結合雲端和本地部署,已成為一種日益流行的選擇,因為它使企業能夠利用每種模型的優勢,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缺點。隨著技術的發展,CIO 必須保持靈活性並調整其 IT 基礎架構策略,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 推薦文章:從藍屏事件看雲端佃農的無奈 ]
其中還有一項特別要留意的,那就是:儘管人們普遍認為雲端解決方案更安全,但確保雲端伺服器和資料安全的責任仍然在企業用戶身上。大多數討論雲端運算安全性的文章往往集中在雲端供應商提供的安全措施上,而忽略了企業用戶在其部署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雖然雲端供應商投入巨資建立安全基礎架構和提供安全功能,但企業用戶最終要負責配置這些功能、管理使用者存取權限以及確保其資料得到妥善保護。
●這包括實施強大的密碼政策、管理加密金鑰,以及定期監控和稽核其雲端環境以發現潛在的漏洞。
這些觀點對於 CIO 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強調了採用全面的雲端安全策略的必要性,而該策略不應僅僅依賴於雲端供應商的功能。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