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轉型典範:77 乳加轉型成績亮眼
為長遠發展奠定穩健基礎,乃至於因應 ESG 浪潮的挑戰,早在 2018 年以七七乳加巧克力聞名的宏亞食品即啟動轉型計畫,整體成效堪稱卓越。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5.02
過去十年,在全球經濟環境大幅波動下,對各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也引爆推動數位轉型的浪潮。儘管臺灣傳統產業推動數位轉型速度較慢,不過仍然有不少業者對國際趨勢非常敏感,如宏亞食品為長遠發展奠定穩健基礎,乃至於因應 ESG 浪潮的挑戰,早在 2018 年即啟動轉型計畫,整體成效以傳產食品產業,已經有頗為亮眼的成果。
截至目前為止,宏亞食品在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的策略主導下,獲得 AREA(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綠色領導獎肯定,也是臺灣食品業唯一得獎的業者。除此之外,該公司又獲 2023 TCSA 臺灣企業永續獎-餐飲、食品業-白金獎,以及 TSAA 永續行動銅級(SDG12)獎項。
宏亞食品資訊服務部經理周哲旭指出,自 2018 年宏亞食品開始推動轉型,於 IT 轉型部分導入 SAP ERP 後,已完成第一階段的數位規劃與轉型工作。第二階段在智慧工廠化歷程藉由全廠區 Aruba 高速無線網路佈建、MES、WMS 導入,並擴展至 SCM 平台串接規劃,乃至於規劃 AI 相關應用,並結合宏亞的 BI 戰情室,以期能達到智慧製造完整落實。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周哲旭指出,2023 年我們著手打造供應鏈整合服務平台,共同推動物流管理、倉儲環境(溫度、溼度及智慧設備監控等)服務資料整合與分析,並結合大數據、AI 分析技術,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訊,達成企業間以大帶小的供應鏈原料供應,以及精準掌握產品品質。此專案也獲得經濟部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整體成果非常優異。
商業環境變化挑戰大 三大主軸推動轉型
以「77 乳加巧克力」品牌在臺灣食品市場享有盛名,並涵蓋國際舞臺有亮眼表現的宏亞食品,從創立於 1976 年至今已邁入 49 年的歷史。該公司推出第一項巧克力產品,始終秉持著「誠信、創新、品質、服務」的精神,以追求完美的責任感,推出讓消費者迷戀的甜美滋味商品,為消費者的生活開啟更多愉悅的好氣氛。宏亞食品在成立「77」、「禮坊」等兩大品牌之外,2012 年為延續對巧克力的堅持,更成立亞洲第一座的巧克力博物館,全力從傳統中求取創新,維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地緣政治、消費者思維轉變下,2017 年臺灣消費市場在中國旅客、臺灣結婚人數和出生嬰兒數均衰退,最終導致糖果、烘焙糕餅消費市場需求轉弱。加上來自進口品牌的競爭,迫使許多業者紛紛面臨降價壓力的挑戰,進而影響整體產業的表現。面對外在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挑戰,宏亞食品決定進行全面優化的營運模式改變, 並決定從通路經營、品牌行銷及生產製造三大主軸進行,其中生產製造方面,則推動食品履歷、品質嚴控及認證、數據管理及製程精進、邁向工業 4. 0。
周哲旭表示,過往宏亞食品主要依賴 IBM AS400 系統支持進銷存管理系統,此系統雖穩定,但因封閉性與難以擴展的特性,逐漸無法應對業務需求的快速變化,而且系統維運也要很多時間。2018 年因應公司推動轉型需求,我們開始評估市面上合適方案,最終決定採用 SAP ERP 系統,以及導入合適的 POS 系統,結束過往長期依賴自研程式的時代。我們藉由導入開放系統方式,並借助外部顧問進行流程優化,不僅解決了資訊孤島問題,還大幅提升整體作業效率,並符合稽核與內控的要求。
轉型效益逐步浮現
回顧 2019 年國際經濟情勢在美中貿易紛爭未見停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新興市場經濟表現不振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動力弱化。特別是在國際原物料價格普遍走緩,加上比較基期偏高,使得 2019 年主要國家面臨外貿數據疲弱、廠商投資及營運多趨向保守,全球製造業均線入表現不佳的困境。
宏亞食品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也發現消費者對食品的期待是安心、健康、小確幸,所以特別在產品 與品牌的經營上精進包裝/豐富口味/提升品牌價值、體驗,並透過無糖/減甜、天然原料/真食材等方面著手;重視原料、產地、產品標示(Clean Label),來全面符合消費需求與期待。
[ 推薦閱讀:RAG 解決方案規劃與實作 ]
在禮坊經營上,則推出精緻法式點心、蛋糕等,讓消費者送出禮坊伴手禮的體面美好,高端喜餅部分則新增客製化組合,滿足年輕族群需求、同時佈建網路購買平台。
「隨著推動 IT 轉型第一階段的成效浮現,加上公司業績逐步成長,2020 年宏亞食品啟動 IT 轉型的第二階段計畫,進一步引入多項現代化工具與系統、虛擬化技術與雲端架構、EC 平台等,如人事系統、教育訓練系統、Azure、PowerBI、等等。」周哲旭解釋:「2023 年開始的第三階段 IT 轉型,則著重在自動化工具與平台之間的資料自動化整合,導入 RPA、生成式 AI、微軟 AAS(Azure Analysis Service)、CRM、供應鏈管理、WMS 物流管理等等。」
值得一提,宏亞食品也在新店和林口設立兩座備援機房,具備同步備援功能、確保業務不中斷,有助於強化資料存取的安全性與系統穩定性,這也代表該公司從傳統 IT 系統向現代化數位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所以在 COVID-19 疫情爆發期間,該公司也順利升級視訊與遠端工作環境,展現絕佳的營運韌性。
強化資安防護 多元管道齊下
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宏亞食品也沒有忽略資訊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資料驅動的新時代,該議題已成為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石。為此,2022 年該公司開始引進 NIST 資安框架、防勒索軟體思維、加入資安聯盟 TWCERT 等,首先是推動多層防禦措施,如部署 EDR、NDR、Mail Gates、NGFW、IPS、WAF 和 TLS 加密,以及雲端平台、VPN 導入 MFA 身份驗證(token)。
其次,在弱點掃描與安全檢測部分,則推動資安健診等工作,順利解決 260 個 critical、622 個 high level 威脅事件,以及修補多達 144 個高風險漏洞。考量多數工控資安源頭來自於採用設備的預設密碼,資安團隊也盤點確認公司 OT 設備是否使用出廠預設密碼,藉此減少惡意程式入侵機率。第四點則是推動社交工程演練、資安訓練與宣導、公司網站導入 SSL 安全憑證等,並運用 Purestorage SafeMode 建立可預防勒索軟體攻擊的風險管理機制,以及建置完成安全有效的資料備份與災難還原架構。
[ 推薦閱讀:AI、雲端與資安:各產業 CIO 分享 IT 進程 ]
周哲旭指出,我們採取定期進行教育訓練,而重點工作放在提升全體同仁的資安意識,涵蓋郵件安全、資安事件與個資保護等主題。至於社交工程演練部分,則是每半年舉行全公司範圍的演練,強化員工對詐騙郵件和高風險行為的應對能力,執行結果顯示 2023~2024 員工點擊有害檔案或連結的次數,從 2022 年的 1,711 次下降至 2024 年的 93 次,下降比例超過 94%,成效卓著。在前述種種工作之外,宏亞食品預計將在 2025 年進一步執行滲透測試,藉由模擬駭客攻擊手法,達成主動發現和修補安全漏洞、防堵惡意威脅入侵等目標。
培養員工數位力 展現數位轉型效益
如同多數傳統食品產業,宏亞食品的 IT 部門人數相對精簡,但在公司數位轉型中扮演核心角色。唯有透過溝通與資源整合,才能了解不同部門的業務需求,確保數位轉型的成效。為此,IT 部門在推動專案過程中,積極與 OT 環境的同仁交流,逐步累積與掌握 OT 知識,並且將 IT 系統逐步與工廠營運技術整合,透過虛擬化技術收集設備參數,實現基礎的智慧製造應用,扮演 IT 與 OT 環境整合的「靈魂人物」。
「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我們也非注重教育訓練與流程簡化,透過推動知識管理與 e-Learning 平台等建置,提升員工數位素養。」周哲旭解釋:「我們避免使用 IT 快速化策略,而是鼓勵透過數位化手段簡化流程,讓員工願意使用數位化工具改善營運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RPA 效益驚人 節省 40% 人力
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宏亞食品非常注重供應鏈的數位化與自動化。在現今人才招募不易的狀況下,該公司很早就透過引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用於繁瑣、重複性高的工作之中,在訂單管理與物流追蹤上展現相當大的效益,成功減少 40% 人工操作成本支出。
在供應鏈數位化部分,為提升上下游協作效率,宏亞食品採用 API 對接技術與資料爬取方式,實現供應鏈資料的即時同步。除此之外,該公司也積極投資於供應鏈夥伴的教育與培訓,確保數位化工具能被有效應用,前述改進措施不僅節省大量成本,還顯著提高了訂單與庫存管理的透明度。
周哲旭說,我們在推動供應鏈的數位化過程中,也面臨極大挑戰。舉例來說,API 對接與資料爬取是優化供應鏈的重要手段,然而當 API 改版問題可能導致系統中斷或不穩定。因此,我們強調資料抓取的主動權與控制權,降低對外部系統的依賴,並藉此增強上下游的風險管理能力。當然,我們也提高對供應商數位力的要求,希望藉此提升數位轉型專案成果。
著重資料清洗與分析 奠定 AI 發展基石
自從 2018 年開始推動數位轉型,宏亞食品即非常重視大數據與 AI 技術,並將此推動業務創新的核心動力。考量到資料清洗一直是大數據專案的挑戰之一,所以專案啟動之初同仁特別重視資料清洗與分析,且在此領域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確保專案資料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為後續 AI 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周哲旭指出,宏亞食品一直在評估擴大 AI 技術應用範疇的可能性,例如計劃導入自動化技術之中,以提升工作效率及提高人力價值,期盼藉此達到降本增效,強化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而 2022 年底問世的 ChatGPT,讓我們見識到生成式 AI 技術的威力,且已在眾多領域展現各種效益,公司過去一年已完成多個生成式 AI 教育訓練課程,在工作上應用 GenAI 工具的同仁也愈來愈多,目前資訊部正在與廠商及學術單位評估測試進一步的導入,用來解決各業務單位長期以來的痛點,。我們預計透過生成式 AI 結合 RAG,全力打造自動化與智慧化的新世代業務流程。
面對商業環境變化快速,宏亞食品藉由推動數位化轉型,實踐 IT 基礎設施現代化、資安防護全面升級,乃至於規劃 AI 驅動的未來藍圖。前述種種成果,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為臺灣傳統產業轉型樹立標竿。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