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為實現臺灣 2050年 淨零排放目標及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形塑淨零永續綠生活」策略,環境部攜手產業各界響應「淨零綠生活」於 18 日成立「淨零綠生活大聯盟」,集結產、學、研超過 20 個單位率先加入聯盟,共同宣誓邁向綠生活的決心,期待透過企業的力量,凝聚員工淨零意識,帶動全民實踐淨零綠生活。友達、富邦也進行專題演講,分享綠色辦公與提升員工永續意識。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賴清德總統提出臺灣希望工程五大策略中,形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是其中一項策略,而各行各業都有許多須減碳的因素,這仰賴企業及民眾合力改變,創造共利的環境。環境部透過「淨零綠生活大聯盟」的成立,集結企業團體打造一個綠生活解方與需求的合作平台,更有效率的匯聚各界之力。儘管民間企業每年的綠色採購已達 700 多億元,但若要實現更大的環保效益,公私協力必須強化,2030 年全國綠色採購的目標金額應達 1,600 億元。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臺灣減碳計畫 綠色成長與 2050 淨零轉型
環境部透過五大策略推動綠色轉型,包括建構智慧的綠能戰略、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形塑淨零永續的綠色生活、政府作為淨零轉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具體行動計畫,由淨零 12 項關鍵策略建基磐,滾動調整,落實自主減碳;六大部門減碳旗艦計畫進行最佳化,新增旗艦計畫,加碼減碳力道。另外,六大制度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金融支持、碳排有價、法規調適、綠領人才、社區驅動。為達成 2032、2035 年減碳目標,環境部將持續透過導入多元積極措施,加大加速減碳力道。
[ 推薦閱讀:【專訪】國際環境法專家蘇義淵博士 ]
一、電力需求
強化深度節能、高碳排產業轉型、抑低電力需求,目標 2035 年電力需求低於 3,500 億度。
二、非電力需求
加速運具電動化、汽電鍋爐用煤減量、進行低碳燃料轉型。
三、減煤
燃煤發電逐步減少,目標從 2030 年占比 20%,下降到 2035 年占比 9%。
四、再生能源大幅增加
預計 2030 年占比 30%,2035 年占比增至 36%。
五、電力排放係數逐年下降。
目標 2030 年 0.319 CO₂e 公斤/度,進一步邁向 2035 年 0.241 CO₂e 公斤/度。
[ 推薦閱讀: 製造業 CIO 的 ESG 轉型趨勢]
環境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洪淑幸表示,淨零永續綠生活推動架構,結合 11 大部會合作推行各項措施及行動。臺灣 2050 淨零轉型的四大轉型方向為更多元的能源轉型、更創新的產業轉型、更低碳的生活轉型、更韌性的社會轉型。
淨零 12 項關鍵戰略囊括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綠色金融、公正轉型、淨零綠生活。
「淨零綠生活大聯盟」成立後,將持續掌握產業綠生活轉型的現況與需求,共享綠生活最新解方趨勢與資訊,幫助企業在日常營運中,透過各項措施打造綠生活工作環境,實質導入「生活轉型」,進而帶動員工養成綠色行為的習慣,期待借重企業之力,提升全民永續意識,落實綠色生活。
[ 推薦閱讀: 【專訪】技嘉科技營運長白光華]
友達總部 臺首家碳中和辦公大樓
友達光電總部為臺灣首家獲 ISO 14068-1 碳中和認證的辦公大樓,人力資源處處長李緒彬以「綠色辦公-辦公大樓碳中和經驗分享」為題,分享導入智慧樓宇系統,即時監控空調、照明與綠電的運作情形,提升用電管理效能;針對用電熱點如空調、機房、資訊設備等,進行用電最佳化與耗能設備汰換;並且自建屋頂行太陽能設施,全時雲端系統監控與維運;以及簽訂再生能源夠受電協議(CPPA)轉供部分綠電+綠電憑證。
友達數位進行設備數位化、用電精緻化管理、整合資料全時監控、智控系統;能源事業負責全方位電廠建置及營運、多元化能源系統材料、智慧能源管理以及台電/憑證中心試行專案;友達宇沛則提供碳排與水資源管理、節能工程與智慧樓宇服務;友達碳權管理包括先期碳權與抵換碳權。
同時,員工餐廳推廣低碳飲食、運用回收寶特瓶製作員工運動衫、設置電動車專屬車位與充電樁、倡議責任消費提升員工永續素養、提供差旅碳足跡報表及發起減碳挑戰活動,強化全球3.8名員工的永續意識。
台北富邦銀行李清如協理則分享,富邦金控永續願景藍圖包括低碳、數位、激勵與影響。永續像一場馬拉松,從「培養意識」到「採取行動」,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推動員工綠生活必須簡單、有趣、有誘因、可持續,透過節省水資源、光盤零剩食、健走減碳、綠行動市集、永續派對等活動,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層面,促進同仁響應綠生活全員動起來。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