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 Taiwan 智慧醫療研討會 會後報導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副院長譚慶鼎,闡述效率與安全兼具的新世代智慧醫療風貌。她指出現在進入「以人為本」的智慧健康照護時代,裡頭談到的「人」、大家往往認定只有病人,其實不然,其餘還包含醫護同仁、病患家屬;而ICT的角色,即是促使健康照護環境效率提升、安全確保。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
譚慶鼎重申,智慧醫療以人、智慧為中心,並依循政策與法律,兼具安全與效率為原則;環繞在這些核心的外圍,則為AI、Big data、雲端運算、設備以及專業等要素,她認為醫療專業在此扮演頗為重要的角色,若能使醫療與資通訊等專業人員充分合作,智慧醫療有望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
智慧醫療的源起,乃是為了解決醫院過往困境,例如超厚病歷、沉重的護理工作車、混亂的資訊及重複的手工作業。以臺大醫院為例,為解決這些問題,著手建立智慧醫院整合平台,依序引進了過去未見的智慧報到及多媒體公播系統、智慧病床、ADC自動藥櫃、複合式手術室、熱影像及人臉辨識系統等新興元素。
延續至今,COVID-19疫情更大大改變了醫療發展趨勢,使宅醫療趁勢興起。譚慶鼎引述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預估數據指出,受疫情影響,2020~2026年遠距醫療市場的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19.3%,增長力道強勁;其實早在2013年,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就曾推出遠距照護服務,但當時還是3G網路時代,不僅網涵蓋度不完全或訊號不足,訊號本身也容易受到多變地形、濕冷多雨多雲霧氣候、個案房舍無對外窗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不管對生理監測資料傳輸,及利用視訊的個案討論都構成限制。
[CIO都在讀: 導入微服務重構現代化HIS架構 ]
反觀今日進入4/5G時代,網路傳輸品質已見大幅改善,加上諸如攜帶式超音波、電子聽診器、五官鏡、輕便式咽喉內視鏡及遠距平台等儀器設備的進步,為遠距醫療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但譚慶鼎認為,要讓遠距醫療發展得更好,需設法克服處方藥物取得、法規限制、訊息傳輸及資通訊安全等等挑戰。
展望未來,譚慶鼎預期智慧醫療不只需要醫療與資通訊的結合,也需要與建築、人文、藝術等跨領域攜手合作,帶動智慧病房、智慧醫院、智慧醫療及智慧健康持續精進。
(文/明雲青)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