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ris Wright(紅帽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
過去幾年,我與紅帽總裁暨執行長 Paul Cormier 以及紅帽產品與技術執行副總裁 Matt Hicks 多次討論到,運算技術的下一波發展勢必為開放式混合雲。
為了成就真正的開放式混合雲,我們必須持續創建並強化具備共同目標的社群,從服務API到硬體,透過各層級的開放標準,將雲端平台的巨大影響力普及化。每當探索技術的新層面時,我們必須謹記再次實踐開放的承諾;這是確保最佳解決方案脫穎而出與守護開放未來的唯一方法。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企業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以及促進營收成長,正面臨敏捷性提升和流程自動化的龐大壓力。因此,賦予關鍵業務系統近似雲端的彈性,已不再僅是建議選項,而是進行數位轉型的必要之舉。
開發人員正多方尋找縮減專案時間的方法,而營運團隊則需維護基礎架構安全性和可靠性,因而我們不能只專注於完善自身打造的軟體功能。開發人員創新速度須符合雲端平台需求的環境,確保軟體的大規模穩定性和服務提供狀態,就像與該軟體是否能如常運行一樣重要。
營運優先
如今創建程式碼的過程,執行軟體所需的營運專業知識已經不是必備條件。若我們的目標是在開放式混合雲中保持「開放性」,那就必須弭平知識(及如自動化工具等支援大規模營運的工具)與軟體開發社群之間的落差。這代表需實際考慮營運人員的軟體經驗,並將開發「營運化」;我們將這個關鍵概念稱為「營運優先」。
「營運優先」是指協助開發可被編碼進上游開源專案的營運知識。如果企業內部沒有注重營運優先的社群,就代表企業借助開源社群之力、學習如何大規模營運系統後,卻將相關知識保留給自身團隊,而非回饋社群。當全世界皆朝雲端服務的未來發展,我們必須以軟體及自身建立的穩固關係為基底,帶動社群前行。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IT趨勢 ]
要達到此目標,首先須確保系統的最佳效能與可靠性。對於IT營運團隊而言,這關乎從海量資料及數個雲端環境中智取出洞察。Linux基金會指出,2025年前將會有175皆位元組(zettabytes, ZB)的資料產出,較2016年成長10倍。而企業正以多種監控工具和技術追蹤資料,讓快速找出關聯和分析應用程式成效以解決複雜新興問題這件事變得更困難。
透過AIOps 將AI融入CI/CD工作流程
我們將持續推進這種方法,這也是現代AIOps典範派上用場的地方。AIOps結合平台、大數據與AI,類似營運優先,能協助IT營運團隊提高效率。我們已經看到客戶成功採用的案例,例如以人工智慧落實合規性。
現在透過 CI/CD pipelines 移動的數量越來越多,將資源配置、程式碼分析和漏洞檢查等重複性高的任務自動化成為必需。AI導入通用 CI/CD pipeline 可實現短而頻繁的開發週期,同時將對營運造成的干擾降至最低。
提升跨混合雲應用程式的安全性
紅帽致力於透過將安全性左移(shift left)至容器建置和CI/CD階段,以保護雲端原生工作負載。
我們近期收購StackRox的行動再次印證此重點。透過將Kubernetes原生安全性導入OpenShift,我們正努力實現提供單一、全面性平台的願景,不僅使開發人員能夠打造安全的應用程式,還可以跨混合雲有效執行安全政策。
滿足邊緣運算資源的需求
系統改變除了達成簡化安全性需求外,還須應對指數型資料增長。現代企業應用程式運行資料及混合雲終端裝置擴增,導致需要處理的資料量大幅上升。因此,過去企業將資料送回一個中心點處理的方法已不再奏效。
FinancesOnline指出,2025年將有750億台物聯網裝置;隨之而來的即是裝置產出的大量資料。舉例而言,車用邊緣運算聯盟(The Automotive 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和 IHS Automotive 表示,連網汽車平均一天的駕駛里程至少產出高達30TB的資料。隨著如此大量的資料匯入企業系統,頻寬與延遲的實際限制成為企業面臨的挑戰。
[CIO都在讀: 企業雲端戰略七大趨勢 ]
為了跟上資料產出的腳步,我們必須確保終端裝置能夠處理資訊與做出即時反應,也就是須解決部署邊緣裝置環境所會遇到的特有困境。其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如下:
- 裝置資源限制 — 例如有限的CPU、RAM和儲存空間。
- 確保公開存取裝置的安全性。
- 終端裝置必須有能力應對大規模、分散式網路中斷的情況。
若要在邊緣進行操作,就必須在終端裝置處理和判讀資料,同時仰賴持續不斷的網路連線以運行本地資料。舉例而言,在邊緣運算的需求下,CPU現已無法提供企業軟體所需每年增長的效能優勢,為增強CPU並為工作負載提供所需效能,大量特定領域的加速硬體便隨之登場以分擔CPU工作負荷。
智慧網路卡(SmartNICs)即是透過卸載密集運算任務以優化零組件,進而提升運算效能的範例。不過從運算的角度來看,SmartNICs仍依賴通用CPU進行協調和調度工作負載,且通常只能透過專有的、特定供應商的程式碼進行擴充。
[CIO都在讀: 6個基礎架構及維運的熱門趨勢 ]
這將帶來互通性挑戰且與Kubernetes容器化應用程式的架構原則產生矛盾。同時,它違背了Kubernetes抽象化硬體及虛擬資源的概念,以及跨越資源隔離界線也帶來了資訊安全的挑戰。
因此,我們十分期待能夠解決以上挑戰的下一代運算技術發展—一個具有彈性運算能力和軟體定義功能的加速器。
該加速器作為自己的電腦運作,可以卸載整個子系統並保持安全隔離,若要進一步解釋,基本上就是將硬體虛擬化的步驟從虛擬機監視器(hypervisor)轉移到軟體定義(software-defined)的裝置功能。
新型加速器的經典範例如 NVIDIA Bluefield 2 Data Processing Unit 或DPU。紅帽正與NVIDIA及我們的獨立軟體供應商(ISV)生態系密切合作,透過軟體定義的裝置功能使RHEL和OpenShift使用者可以存取DPU加速器。NVIDIA藉由DPU開創了分類和加速資料處理的概念,有望用於下一代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的未來—開放式混合雲資料中心
這種新的系統模型確實令人興奮,而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定義未來的資料中心,也就是真正的開放式混合雲資料中心。
我們的合作夥伴NVIDIA和Intel等晶片製造商致力於與紅帽及開源社群合作開發開放與組合式的架構。
這項工作證明參與合作專案所帶來的價值遠勝任何個體或單一公司獨自努力的成果。因此,我們應學習如何共同創新,並將知識回饋社群。
今年,合作創新顯得格外重要。紅帽將2021年視為轉捩點,企業不會僅是將雲端優先掛在嘴邊,而是隨處部署雲端,更進一步擴展到邊緣。無論您是紅帽客戶、合作夥伴、開源社群成員還是紅帽同仁,都是開放式混合雲佈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們可以一同努力,共創開放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