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G陸續開台,為了解未來5G的市場態勢,透過MIC觀點來進行了解。
採訪/施鑫澤 文/林品賓
在019年5G網路已經在部分國家與地區進行商轉的情況下,對於接下來整體商業的環境與應用會有甚麼樣的改變,甚至是整體有關5G設備的相關產業會有甚麼樣的發展,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日前舉辦了一場「迎接5G新時代」的線上研討會,分析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這兩年5G發展快速 用戶將翻倍增加
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5月份為止,全球已經有81家5G電信營運商在42個國家開始營運。其中,美國與南韓5G網路的滲透度已經達到10%,而較晚開台的中國大陸,在利用各種政策力量的支援下,目前也已經達到5000萬的用戶,是在所有5G已開台的國家中,速度最快的國家。至於業已開台的日本於歐盟地區,則因為受到肺炎疫情的衝擊,整體的發展情況都較之前預期的有所延宕。而接下來,預計陸續開台商轉的地區包括俄羅斯、台灣,以及部分南亞國家,將使得全球5G的普及度進一步提升。
另外,就目前5G開台商轉或預計商轉的地區來看,因為要取得覆蓋率與滲透率的平衡,大多數地區的5G網路都以1.4GHz到4.9GHz的中頻頻段為主要營運頻譜波段。但是,卻也因為中頻頻段應用較為廣泛,使得這部分的頻段標金在搶標時的不斷墊高,預計將會造成未來電信商的營運困難。以台灣為例,5G中頻頻段的標金幾乎為現階段全球最高的情況,使得未來營運商如何營運布局,才能回收鉅額的標金,成為未來重要課題。
而除了5G頻譜的標金高昂,對電信營運商造成經營上的壓力外,接下來基礎建設的布建,也成為營運商重要工作。報告指出,因為5G的推出將刺激全球行動通訊設備資本支出的成長,總體金額將由2018年的1332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757億美元,足足成長超過30%。而且,未來的5年中,預計總和的8成,也就是將近有6000億美元到7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都是用於投資5G網路上,這也都考驗5G電信營運商的經營能力。再加上2020到2021年因為受疫情的衝擊,使得跨國漫遊的收入下滑,逼使電信營運商必須增加支出,但卻減少收入的情況下,這兩年的營收預計也將呈現負成長之狀態。
再就設備產業的市場來觀察,由於5G網路頻譜的標金高昂,使得許多營運商設法從設備上以較低成本的設備來減輕壓力,這時候就能看出在市場價格上較其他競爭對手價格便宜,但東西又不錯用的華為,能在5G市場上持續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不過,在因為華為受到美國抵制之後,有機會讓其他廠商包括愛立信與諾基亞進一步受惠。只是在這樣的因素之下,更重要的必須觀察到南韓三星,因為其在於華為設備受到限制後,三星開始提升市場佔有率,這象徵著三星似乎已經擺脫過去在4G市場為人所詬病的問題,在5G時代中逐漸嶄露頭角,有機會與其他廠商一較高下。
就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5G手機2019年雖然全球只有2000萬支的規模,但是到了2020年因為中國市場,預計將能達到2億支,而這已經是較疫情前預期的2.4億支有所下修。而到了2021年將會巨幅成長到5.6億支。在這樣的情況下,稱2020到2021年將會是5G的爆發年,一點都不為過。
即便疫情干擾,但是5G手機的成長仍會以倍數的情況增加。如此,在有設備支援,加上5G手機的助攻下,預期2020年全球的5G用戶將成長至2億戶,較2019年只有1000多萬戶是十倍以上的成長。而這2億戶的5G用戶中,中國市場將占其中的1.5億戶,可見中國市場的成長速度驚人。至於到未來2025年之際,預期全球5G用戶將達到18億戶,約占全球行動通訊的20%市場,當中又有亞洲與已開發國家的滲透率高達51%為最成熟市場。此外,北美滲透率48%、中國為47%、歐洲則為34%。
5G FWA 突破最後一哩 成為未來5G服務重點
至於,相較於過去4G用於數據傳輸,因為5G具有大頻寬、低延遲的優點,使得在數據的應用上將較4G更上層樓,未來也極有可能因為5G的普及,進一步牽動聯網生態的變化。因此,MIC報告指出,在當前聯網機制,包括xDSL、Cable Modem、FTTH、G.Fast、FWA (Fixed Wireless Access) 等的聯網方式。其中,因為FWA透過5G聯網將5G信號傳輸到聯網設備,然後再藉由這些聯網設備連接到終端產品,這樣的聯網方式在過去4G時代因頻寬的問題未能成為主流,但是在接下來5G時代,因為大頻寬的特性也將改變聯網的狀況,使得未來聯網的生態有可能進一步產生變化。
由於,預期未來FWA將可能加入數據聯網的競爭市場中,因此根據GSA全球行動商供應協會的資料指出,目前全球已經有30家的電信營運商正推出FWA的服務提供消費者選擇,而且地區以歐洲與中東等地的電信商為主。
只是,相較於當前上網吃到飽的方式計價,FWA的服務的是以限流量的方式計費。以美國最早推出FWA服務的Verizon來說,2019年就已經推出 5G HOME 流量吃到飽的服務。不過,原本預計到2020年將推廣到全美40個城市的計劃,也因肺炎疫情的關係進一步延遲,目前僅剩10個城市提供服務,接下來預計2020年下半年再繼續發展。
就以Verizon所提供的 5G FWA 服務來說,因為其流量可享受吃到飽,加上最快傳輸速度可達到500MB/Sec,相較一般的固網上網可說不惶多讓,加上跟許多串流影音業者與線上遊戲業者合作,以及前3個月免費、免綁約的情況,刺激許多消費者進一步的採用。而除了在一般家庭或消費用戶之外,Verizon也推出針對商業用戶的服務,除了可以談定優惠的上網費率外,Verizon也與亞馬遜雲端服務合作,推聯網邊際預算的服務,使得許多採用亞馬遜AWS雲端運算的企業用戶也會轉而成為Verizon的 5G FWA 的用戶。事實上,因為Verizon主推毫米波的5G服務,提供用戶高速上網的新體驗,也使得相關的應用更加多元,讓業界也看好Verizon未來的發展。
而除了美國Verizon提供的 5G FWA 服務之外,英國的EE也在2019年推出相關的服務。但相較於Verizon提供 5G FWA 服務,EE對會員的優惠顯然少了許多。不但一開始必須花100英鎊購買設備,之後還需要進行用戶的綁約。不過,因為EE的5G服務並不以FWA服務為重點,仍舊以手機用戶為潛在主力,所以EE的服務目前能夠涵跨到英國的80多個城市。只是,因為目前英國的5G市場競爭激烈,EE因為仍以爭取手機用戶來使用5G服務為主,所以相對在 5G FWA 服務目前的推廣上之成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至於,新加坡電信在澳洲當地所設立的第二大電信商Optus,也於2019年11月開始在澳洲的6大重要城市推動 5G FWA 的服務。因為,Optus主要訴求原本的4G用戶能藉此升級到5G服務,所以在各項的費用上都較4G原有的費率佔有優勢。而且還有首月免費,並且與串流影音業者合作的情況,使得其在當地有相當大的發展速度。
而在目前5G網路發展最快速的中國大陸方面,推廣 5G FWA 服務最積極的就屬三大電信業者中的中國移動。雖然,目前中國移動的5G用戶僅不到原本行動用戶5%。但是在2020年預計要在中國興建30萬座5G基地台,用以拓展5G業務。
在此情勢下,雖然中國移動的重點會是以提升5G行動服務用戶為主,5G FWA 設備還要用戶自行出錢購買的情況下,預計中國移動的 5G FWA 服務仍將會有一定的數量提升。
事實上,在了解了國外4家5G 電信營運商在推廣 5G FWA 的做法後,可以知道針對 5G FWA 服務,雖然能解決當前電信數據傳輸最後一哩路的問題,但對電信營運商來說,相關的營運重點仍有不同的想法與考量。以Verizon及Optus來說,MIC的報告認為 5G FWA 是這兩家公司在5G服務布局的重點。因為藉由設備的免費贈送,加上其他的優惠服務,就為了能得到包括行動通訊與固網用戶的青睞,以進一步達成提高市占率的目的。反觀英國EE或中國移動等,5G FWA 設備以戶外攜帶式的產品供應為主,家庭內使用的必須則由用戶自行購買。這就顯示希望以原有的手機資費來達到用戶升級的目的。
5G企業專網架構 數位轉型與新競爭力基礎
而因為當前全球5G網路頻譜標金高漲的情況下,未來是否透過 5G FWA 服務提升電信營運商獲利能力,國外電信商的實例也提供我們作為參考。除了 5G FWA 的應用之外,5G企業專網的使用也將會是5G發展的另一項重點,甚至可能會是未來營運商的重要營收來源之一。
根據MIC的報告表示,雖然企業採用專屬網路已非新鮮事,過往就有使用WiFi無線網路的例子,但是在5G時代中,透過5G設立大頻寬、低延遲的專屬網路,如何好好的應用仍將是個特別的挑戰。
MIC報告指出,因為受限於WiFi的天生特性,使得過去的WiFi無法做更為複雜與要求的應用,或是在特殊的場域中使用。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當前應用頗為廣泛 4G LTE 企業專網,這在企業需要大面積覆蓋,並且需要更高移動性的需求下,4G LTE 企業專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例如,澳洲許多礦場都採用 4G LTE 企業專網來幫助完成更多的應用。此外,當前許多現代化的機場,也採用了 4G LTE 企業專網為機場的旅客提供服務。只是, 4G LTE 在目前因為VR、4K、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上仍力有未逮,所以使得逐步成熟的5G企業專網架構成為焦點。
MIC指出,5G因為具備大頻寬、大連結、以及低延遲的特性,在企業專網的使用上更加符合企業未來的需求。例如在工業製造上,透過5G企業專網的大頻寬與大連結特性,能連結大規模的製造設備感應器,再藉由低延遲的特性同步進行遠端控制的功能,達到智慧製造「工業4.0」的效能發揮。所以,根據調查,企業針對未來打造先進專屬網路是抱持著樂觀與期待的想法。而且,其中有76%的企業認為,未來3年5G將會是企業內最關鍵的無線傳輸技術,而且將進行投資來達成企業的數位轉型。
面對企業未來對於5G企業專網的需求,目前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包括英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台灣等國家都已經劃定5G專網專用頻譜的資源,也就是將原本要提供給電信營運商的5G頻譜部分,框出一部分頻譜提供給企業專網運用,以利相關企業在取得頻譜之際不受到電信營運商的限制。
其中,日本與德國都已經將5G專網頻譜進行商用。另外,在部分國家,以中國為例,雖然未開放5G企業專網,但仍規劃相關企業專網的發展。而目前也已經匯集了多個垂直企業的相關專網應用案例,包括工業製造、港口運輸,醫療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以期在未來進行發展的可能。
不過,雖然5G企業專網的發展有其市場潛力。但是,就現階段來說,仍有三大領域的相關問題需要進一步克服。
在技術面,因為現在少有具獨特性價值的應用,使得價值可見度低。還有採用難度高,因而會影響佈建成本。另外,在組織面的問題上,相關的5G企業專網需要有可見、可評估的成本效益,使垂直產業廠商能共同加入投資。還有,建立5G企業專網必須要達到一定智慧生產的門檻,如此5G企業專網才能發揮建置之成效。
最後在環境問題上,包括需要有經驗的系統整合商進行協助,可依照市場競爭態勢來規劃與建置,以及未來頻譜使用的明確規範等,這些都將是必須考量到的5G企業專網推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