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三位一體轉型 接軌國際潮流
在追求與時俱進、求生存的前提下,聚和國際推動涵蓋數位轉型、低碳轉型、資安轉型等三位一體轉型變革。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4.01
ESG 浪潮席捲全球,驅動各國政府與產業更為重視永續發展議題。2020 年金管會公布「公司治理 3.0-永續發展藍圖」,涵蓋「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 」、「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五大主軸,期盼作為臺灣產業推動公司治理政策之指引。
在日前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舉辦的「健康勞動力永續領航企業表揚典禮」中,而每年都在公司舉辦健康講座的聚和國際,則榮獲 112 年度「企業永續報告公開職業健康與安全指標主動評比」前 10% 之績優企業。顯見該公司在職場身心健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及員工福利與關懷等面向,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聚和國際總經理室暨資訊中心資訊長王邦畯指出,聚和國際向來非常重視企業的永續經營發展,並致力與公司核心能力做結合以創造價值,除了追求股東最大利潤外,同時也全面投入於公司治理、落實環境保護、推動友善職場與社會參與。我們也擬定企業社會責任政策,由治理面、供應商面、社會與環境等四大構面展開行動方案,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建構永續發展環境。近幾年,聚和國際已陸續取得 ISO-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之驗證、ISO-14067 碳足跡之驗證、ISO-50001 能源管理系統之驗證,預先做好因應歐盟碳邊境稅的準備,也讓我們獲得 2021 年臺灣企業永續報告白金獎的肯定。
黑天鵝來襲 三位一體轉型
創立於 1975 年的聚和國際,以化學及生物科技為核心技術,長期厚植研發創新能力與高度技術整合的策略之下,發展成具全球競爭力的綜合性高科技公司。該公司成立以來始終追求對人類最好的事物,跨足領域多元,領先市場產品含造紙添加劑、生物緩衝劑、鋰電池添加劑,相關產品觸角更延伸至綠色建材、居家清潔抗菌、癌症標靶藥物等。
近幾年在全球經濟走向灰犀牛的狀況下,又遭遇到成群結隊的黑天鵝事件,如 COVID-19 疫情席捲全球,加上烏俄戰爭持續延燒,以及近幾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都聚焦在淨零碳排議題。現今不光亞洲貨幣呈現競相貶值的趨勢,也導致全球商業環境日益嚴峻,對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前述種種事件衝擊下,自然也催生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浪潮,期盼透過引進創新科技協助,奠定未來的長遠營運基礎,強化因應未知挑戰的能力。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王邦畯說,在追求與時俱進、求生存的前提下,聚和國際自然也不能置身於事外,所以我們是推動涵蓋數位轉型、低碳轉型、資安轉型等三位一體轉型變革 。因為在 ESG 浪潮下,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一定與低碳、資安有關,所以聚和國際決定同步推動,除可降低整體費用支出外,也能展現最佳效益。在數位轉型部分,可分成數位連結、智能運用等進程,我們是透過一套系統性評估工具協助,了解公司在外部客戶體驗、公司營運模式等部分的水準後,找出提升分數的方法,且整體費用為公司能夠負擔,以有效提升在產業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從單點轉型著手 建立營運團隊信心
如同多數公司的發展歷程,早期聚和國際的資訊單位也是隸屬於管理部,由負責財務管理的部門主管兼任,經營分析與改善能量編制在總經理室。直到 5 年前,擁有資料科學、管理經驗的王邦畯被延攬到總經理室之後,才將兩個單位正式整併為總經理室暨資訊中心,直接向總經理報告,目前人力編制約 20 人左右,其中有 4 個人專門負責資料科學專案。
回顧多年前,以生物緩衝劑在國際市場有亮眼成績的聚和國際,突然面臨每一批次產量從 1,200 公斤下滑到 900 公斤的問題,產能比過往減少近 20%,相關單位花費半年都找不到有效原因。於是王邦畯決定主動請纓,建議總經理從資料科學角度進行分析,由龐雜且干擾因素眾多的生產參數中,抽絲剝繭地找出可能的潛在原因。克服了早期產線設備的生產參數都是用手寫紀錄,每個生產批次就有多達 1,400 筆資料,而每年生產數量高達數百批次,在資料量極為龐大,以及完整度與精確度都不佳的狀況下,對負責專案工程師是非常大的挑戰。
「當時專案團隊採用機器學習的資料科學手法,花費長達 3 個月時間進行資料分析,找出最有可能問題之後,便於現場工程師進行討論與調整,結果在不到半年內找到真正原因,也順利讓產線恢復到原本的生產水準。」王邦畯解釋:「企業推動數位轉型很難在第一次全面導入,聚和國際是在解決產線生產問題之後,才讓營運團隊、產線部門等,對資料科學有信心,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數位轉型工作。」
成立內部 AI 團隊 掌握公司實際需求
聚和國際推動數位轉型過程有五大重點可供借鏡,前面提到運用資料科學解決產線問題,此種從試點專案切入轉型作法,是第一個非常值得其他公司參考的做法。在公司認可資料科學帶來的效益之後,王邦畯隨即爭取成立內部的 AI 團隊,不過受限於公司規模與預算,大約僅有 2~3 位專職人員,為公司發展 AI 專案奠定穩健基礎,也是推動數位轉型的第二個重點。
王邦畯指出,相較於過往 AI 萌芽階段,現今外面有很多技術成熟的 AI 公司,可提供快速且完整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有熟悉公司營運特性、資料結構的團隊,才能在與外部協力廠商配合時,告知專案排定的順序,以便能運用最少預算發揮最大效益。對團隊成員進行廣泛 AI 培訓便是我們第三個重點,此時,我們也同步向工業局(目前則是產業發展署)申請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建置「智造聚和雲供應鏈平台」,將基礎資料串流到資訊平台,精確掌握上、下游資訊,從生物緩衝劑所屬的精化部門開始,推動企業數位轉型。過去幾年我們爭取到專案補助金額,合計達到約 5,000 萬左右,對公司整體營運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過往聚和國際面對兩大難以克服的問題,分別是製程數據取得不易、供應鏈資訊串接不佳等,嚴重影響到公司的整體競爭力。隨著「智造聚和雲供應鏈平臺」啟用後,該公司正式進入數位化工廠階段,首先是生產參數全由電子化紀錄,系統每 10 秒慧自動擷取生產資料,並將資料傳送到 ERP 主機。除此,專案團隊更運用應用機器學習提升產線穩定度,讓設備效率從 67% 提高到 72%,年平均產能也從 90 噸提升至 145 噸。至於供應鏈管控部分,也能從平台掌握供應商的交貨狀況、品質等資訊。除此之外,客戶也能登入平臺查詢訂單狀態與品質履歷,平均交期也從早期 22.08 天縮短為 20.98 天。
制定 AI 策略 確保資源效益最大化
近幾年 AI 技術進步非常快,如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之後,讓全球見識到生成式 AI 的潛力,甚至帶動一股 AI 2.0 革命。聚和國際資訊中心每週至少會與 AI 團隊以個案討論方式,展開兩場以上的會議,彼此分享領域知識、AI 技術,以教學相長方式學習團隊成員的經驗。除內部同仁之間的交流之外,聚和國際也與臺大、成大等老師,進行不同面向的產學合作,持續精進 AI 專案團隊的技術能量與經驗。
「在提升 AI 團隊能力之外,第四個重點在重點專案的選擇,我們制定一個明確的 AI 策略,釐清哪些問題可透過資料科學解決,進而將寶貴資源運用在最高效益的地方。不可否認,資料科學非常強大,但是公司營運過程中有太多問題,並非都可被資料科學解決,所以我們的評估重點,放在以 3~6 個月可做出成效的專案為主。」王邦畯解釋:「如化工產業營運成本有極大部分取決於原物料價格,儘管在公開市場上確實可找到部分原物料價格趨勢,但是影響原物料價格的原因很多,有些並非僅存取決於市場供需,受到外部因素影響非常多。所以當採購單位提出需求時,基本上我們初期不會投入相關資源,也不會列為最優先需要處理的問題。」
[ 推薦閱讀:雙軸轉型做好 ESG 永續治理 ]
相較之下,在推動品質的診斷與預測專案即單純許多,因為影響因素侷限在公司內部、產線中,且造成異常原因相對較少。只要生產單位有收集 1 年的資料之後,專案團隊就能用資料科學手法找出潛在問題,達到提升生產預測的可靠度與提升產品品質。
最後一個重點,則是需與不同單位的高階主管、第一線工程師保持緊密合作,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管道,避免給予第一線人員造成搶功勞的印象,又或者發生資訊中心吃悶虧…等雙方不愉快的狀況。AI 團隊在推動專案過程中,每個月都會與高階主管、部門專案負責人等,舉辦 2~3 次會議,報告現階段專案執行狀況,以及有哪些問題需要協助等,透過持續且頻繁的溝通,化解部門之間的誤會,達到提升專案成效的目的。
成立 ESG 委員會 致力永續發展
前面提到,在 ESG 浪潮下,聚和國際的永續經營策略,是從治理面、社會、與環境等三大面向著手,並依此發展各層面之短、中、長期目標與行動方案。2022 年該公司更成立 ESG 委員會並組成「綠色產品研發」、「綠色製程與環境永續」、「永續供應鏈」、「公司致力與誠信 經營」、「社會共榮」等五個跨部門功能小組,訂定出綠色化學、減廢、減水等明確主題,從源頭的產品設計與新低碳製程的研究。
為確保永續發展目標的落實,聚和國際也設立 ESG 推動小組,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總經理室主管擔任執行秘書、事業部最高主管(副總經理)及環安室主管分別擔任各小組之委員,負責有效整合公司資源、專案協調與資料蒐集,以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方式,長期深耕、致力企業永續發展。
王邦畯表示,ESG 推動小組依循「P-D-C-A」(規劃-執行-查核-行動),透過例行的問卷資料整合,鑑別利害關係人及蒐集檢視利害關係人所關切議題,並由各推動小組成員共同規劃應用策略及執行方案,實際回應重大議題及利害關係人的訴求。截至目前為止,該公司已成功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與 ISO 14064 碳盤查系統,並整合 MES 與 PI 等管理系統,下一步期盼透過系統化分配引擎的建立,建構起碳足跡盤查系統,作為進行持續改善最有力的依據。
值得一提,聚和國際在執行面上,為確保各項重大性議題之落實及目標達成情形,ESG 推動小組原則每月召開會議一次,針對重大議題討論,各單位目標達成情形及未來方向進行調整與確認。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