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樹林‧臺灣亞太監理科技協會常務理事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發展,自 1950 年起歷經多次的技術突破,其演算能力已由基於識別或分類現有數據,提供預測或輔助決策功用,升級至具備資訊創建功能的生成式 AI。
2024 年 5 月,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發表「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nefits and risk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報告指出,生成式 AI 每年可創造約 2.6 兆至 4.4 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且「金融機構」是主要的受益者。
AI 可以穩定金融市場的營運與強化對金融市場的監管
AI 可以自動化處理金融機構的日常任務。ECB 報告指出,在量化分析、風險管理、客戶互動以及網絡安全等領域,AI 可執行更精確的數據處理與分析,提高金融機構的資訊處理能力及量化預測的準確性。
在金融監管面向,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報告指出,AI 可以協助監理機關更好的梳理市場現況。例如,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可以處理比傳統經濟模型更多的輸入變數(input variables),讓監理機關可以更好的監管通膨問題。
機器學習可以處理多個市場的高頻數據分析(如:交易量、價格變動)與異常模式識別(如:異常資金流動、突發性價格波動),提高監理機關對金融市場的即時分析與壓力點預測警報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AI 技術仰賴大量數據進行訓練與學習,若數據集本身不夠完善(如:債券市場統計數據、銀行貸款統計數據、勞動市場指標等),可能導致 AI 模型的分析結果出現偏差(bias)或幻覺(hallucination),而出現錯誤或誤導性的預測。
AI 濫用可能導致分析結果產生偏差與幻覺
分析偏差是指,AI 模型在訓練過程中,因為數據收集、清理、處理過程的偏頗或數據本身的偏見,而學習到數據中的系統性偏差。例如:如果訓練數據主要來自某個特定的經濟環境或市場,模型可能對這些環境或市場有較高的依賴性,從而在其他環境或市場中表現不佳。
AI 幻覺是指,AI 模型生成不存在或不真實的資訊。例如:生成式 AI 可能會生成或預測出不存在或不真實的資訊。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模型試圖回答問題或生成內容時,結果模型提供聽起來合理但實際上是錯誤或虛構的訊息。
BIS 研究指出,AI 工具的普及可能會加劇市場的順周期性(procyclicality)與波動性(volatility),而這是由於金融機構使用相同的演算法與數據集所導致。例如:過度依賴少數 AI 供應商。
顯然,AI 雖然可以革新金融服務與強化金融監管,但不完善的數據集,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出現羊群效應(herding effect)、流動性囤積(liquidity hoarding)及拋售行為(fire sales)等諸多問題。避免 AI 模型的偏差與幻覺,人與機器的協同運作是解決辦法之一,但問題的根本,還是必須解決數據本質的問題。
追求金融革新的前提,首要追求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透明性
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發布之「Towards a Data Economy: An enabling framework」白皮書指出:「資料治理下的資料共享,將在資料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所謂良善的資料治理,包含三個要素: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透明度。數據完整性是指,數據應當是全面且無缺失。
BIS 報告指出,數據的完整性將直接影響 AI 模型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例如,在風險評估中,如果數據集中缺少某些重要的歷史事件,AI 模型可能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風險,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
數據的可用性是指,數據應當是可獲取且可處理的。IMF 報告指出,如果存在數據難以獲取或處理的問題,AI 技術的應用將受到嚴重限制。例如,在金融市場中,即時數據的獲取與處理能力,會顯著影響 AI 系統能否及時做出反應,從而關聯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數據透明性是指,數據的來源與處理過程應當是透明且可追溯的。ECB 報告指出,如果數據的來源與處理過程不透明,將難以保證 AI 系統的公平性與可靠性。例如,在貸款授信過程,如果 AI 系統使用的數據不透明,可能會引發對決策公平性的質疑,從而損害金融機構的聲譽。
AI 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已是趨勢,但穩定的金融革新,不僅需要人機協作,確保數據集的完整、可用以及透明更是關鍵,值得金融機構與監理機關省思。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