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為璽
![洪為璽 200x300](https://bunny-wp-pullzone-azrezydg5s.b-cdn.net/wp-content/uploads/2024/10/%E6%B4%AA%E7%82%BA%E7%92%BD-200x300-1.jpeg)
美國和中國作為目前全球兩大經濟強國,雙方競爭激烈,除了經濟與產業的競爭外,甚至擴展到人工智能領域。兩國在這場競爭的成果,不僅關係到國家科技實力的較量,也將對全球產生重大的影響。
去年年底,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年度報告中提出相似於二戰時的曼哈頓計劃,也就是「AI 曼哈頓計劃」,此計畫的核心是促進美國將大量資源投入人工智能研究,尤其是在通用人工智慧(以下簡稱 AGI)方面進行突破。AGI 旨在實現與人類智慧水平相當,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與目前專注於特定任務的狹義人工智能(Narrow AI)不同,AGI 除了能靈活解決問題外,並能自主適應和解決未知問題,這意味著 AGI 可以模仿人類的認知能力,包括學習、推理、創造力等能力。
因此,兩國正在競速研究,看誰能先掌控 AGI,兩國透過龐大的科技基礎與研發能力,試圖鞏固其在全球的 AI 技術領先地位。
起因與目的
近期 AI 的發展已經不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升級為國家之間的競爭,AI 的地位已經與經濟、軍事並列,成為一個國家強大的參考指標。在 USCC 報告稱,截止至 2024 年 6 月,美國僅有少數幾家大型公司從事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發,但中國已經有 50 家公司正在開發 AI 模型,雙方的 AI 科技差距從兩年縮短至 6 個月,因此美國提出「AI 曼哈頓計劃」,此計畫的動因與目的分為以下三點討論。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第一點,技術競爭的催化:
中國目前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計劃」為方針,其中提到,中國在 2025 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此方針表示中國已將人工智慧開發視為國家策略,將大規模投入資本與支持。因為中國的技術發展速度過於快速,迫使美國與其競爭,彼此的競爭使 AI 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
第二點,中美科技冷戰:
因為第一點提到中國快速的崛起,因此美國意識到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與資源來保持地位領先,因此採取科技冷戰來鞏固經濟與確保技術優勢這兩個面向,而 AI 曼哈頓計劃如何影響這兩種層面呢?
- 第一層面,此計劃透過資金與政策支持,促進私營企業、學術界與政府的配合,透過彼此合作提升研發效率,增加產業在整體經濟的產值。
- 第二層面,美國為了保持技術優勢,除了重視研發與資金外,同時採取技術封鎖與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例如,限制向中國出口高性能 AI 晶片,並且在國際電信聯盟當中主導技術標準制定,確保美國技術在市場的佔有率等策略。
- 第三點,軍事與國防安全:AI 技術在國防領域的應用包含無人機、自主武器系統、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因此美國將 AI 曼哈頓計劃放在了所有政策中的優先順序,等同於國防項目中「DX 優先順序」。
簡單來說,美國已經將 AI 視為與核武、航空母艦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資產。
對臺灣的影響
美國推動 AI 曼哈頓計劃,提升了高效能計算 AI 相關技術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了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和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以下分為三點分析對臺灣的影響。
第一點,經濟層面:
因為美國半導體的需求增加,並且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臺灣作為美國重要的技術供應鏈夥伴,可能將獲得大量的合作機會與訂單。例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設立先進製程晶圓廠,專門供應高效能運算(HPC)與 AI 應用的晶片,滿足美國科技公司如 NVIDIA、AMD 的需求。此舉不僅帶動了臺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也強化了美國對臺灣技術的依賴。但考慮到臺灣在美中科技冷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能因供應鏈重心轉移而面臨地緣政治壓力,這將是臺灣需要面對的挑戰與風險之一。
第二點,產業層面:
AI 曼哈頓計畫的實施將會提升臺灣半導體的研發與更新速度,為的就是保持在全球供應鏈重要的地位,在這樣的環境下,傳統產業將產生數位轉型與智慧化升級的契機,例如,聯發科作為臺灣IC設計公司,正在積極與NVIDIA合作,開發結合AI和物聯網的技術。具體來說,聯發科專注於開發AI邊緣計算晶片,這些晶片能在設備本地進行AI推論計算,而無需將數據傳回雲端,大幅降低延遲和能源消耗。這類晶片廣泛應用於智慧設備和5G通訊設備,幫助提升設備的運行效率與智慧化程度。臺灣企業若能積極把握這次的AI潮流,執行產業升級並普及AI,將有機會在全球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第三點,新創與科技創新:
AI曼哈頓計劃將促進臺灣新創公司和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隨著美國加速推動 AI 技術,臺灣的新創公司,特別是專注於 AI 軟體與硬體的公司,有望吸引更多來自外國的投資和資金支持,吸引國際資本投入。例如,知名新創公司 Appier 利用研發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將多源數據融合並進行高效處理,其下產品如 AIQUA 和 AIXON,能夠為企業提供自動化、多管道的行銷方案,幫助品牌在更短時間內獲取商機。
這些技術吸引了像軟銀這樣重視創新的投資者。隨著 AI 需求的快速增長,這些技術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其競爭力,而臺灣地位的提升,使新創公司能夠透過參與國際合作平台,提高技術水平並拓展國際市場,使新創公司的競爭力提升。
結論
AI 曼哈頓計劃的推動反映了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核心,中美科技冷戰不僅僅是技術發展的比拼,更是國家全方位的較量。美國以此計劃為基礎,旨在鞏固技術領先地位,透過促進研發效率、建立國際技術標準以及強化國防應用來應對中國的快速崛起。這場競爭不僅加速了 AI 技術的進化,也對全球科技版圖產生深遠影響。
對臺灣而言,AI 曼哈頓計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半導體等核心產業將進一步提升,但也需面對地緣政治壓力帶來的不確定性。在產業層面,AI 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產業數位轉型與智慧化升級提供了契機,臺灣企業若能善用這股潮流,將有助於保持競爭優勢。在新創與科技創新方面,AI 曼哈頓計劃將吸引更多資金與合作機會進入臺灣,帶動本地創新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
[ 閱讀 洪為璽 的所有文章]
總結而言,AI 曼哈頓計劃不僅是中美兩國競爭的焦點,也是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臺灣應以此為契機,加速 AI 技術應用與產業轉型,同時妥善應對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變化的挑戰,確保在新一輪的全球競爭中繼續保持不可取代的地位。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