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工廠轉型有成,食品產業最佳借鏡
2024 年味榮食品宣布在味噌觀光工廠導入 5G/Wi-Fi 異質韌性網路,堪稱樹立觀光工廠推動數位轉型的最佳典範,全力朝向觀光工廠 2.0 邁進。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5.04
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傳統閉門生產模式已難以符合消費者期待,即時回應市場需求。為此,2003 年經濟部工業局中部辦公室(組改後稱為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推動觀光工廠發展,期盼透過結合藝術文化、教育學習、觀光休閒等方式,讓傳統製造業得以兼營服務業的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民眾休閒旅遊的新去處。由於整體成效不錯,2004 年進一步以「推動地方工業創新轉型發展計畫」,期盼協助傳統品牌透過創新、行銷讓品牌,從製造業轉型為觀光服務業。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國際旅遊受到極大限制下,順勢帶動國內旅遊的蓬勃發展,也讓發展多年的觀光工廠業績持續飆升。根據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統計,2023 年全台共有 158 家觀光工廠、總產值達新台幣 66 億元,整體來訪顧客數量達到 2,230 萬人,均創歷年新高。為搶攻此龐大商機,2024 年味榮食品宣布在味噌觀光工廠導入 5G/Wi-Fi 異質韌性網路,堪稱樹立觀光工廠推動數位轉型的最佳典範,全力朝向觀光工廠 2.0 邁進。
味榮食品總經理兼前中華民國觀光工廠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許立昇表示,在數位轉型浪潮下,我們在味噌觀光工廠導入 5G/Wi-Fi 異質韌性網路,讓廠內的智慧導覽機器人、XR 等應用發揮最大效益,不光可提升遊客的參觀體驗, 也展現味榮食品對數位轉型的重視。本次場域應用成功解決觀光工廠產業的通訊技術缺口,為整個產業帶來新發展契機,也為觀光工廠的營運模式帶來更多可能性。
觀光工廠挑戰多 難滿足遊客需求
台灣推動觀光工廠多年,隨著遊客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也對業者帶來三大挑戰戰。首先是在人力不足需求,觀光工廠在旅遊旺季和節假日期間,常常面臨遊客爆滿的情況,對現場管理和運營帶來巨大的壓力。其次,隨著國際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遊客更為多元,儘管多數觀光工廠都能提供英文導覽,只是面對各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遊客,在人力有限狀況下,尤其在文化交流和解釋的準確性上可能存在限制,難以協助遊客對味噌工廠文化全面理解和深入探索。然而企業要培訓具備多語能力的專業導覽人員,不僅有成本高等問題,且不一定能滿足高峰期的需求。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再者,目前觀光工廠依賴預約安排人員提供導覽服務,以便安排導覽人員負責解說產品的製作過程和文化背景。雖然此種方式能提供互動和深度的文化解說,但受限於人力和預定需求,遊客需要事先安排參觀時間,但在高峰時段或意外情況下,可能會影響遊客的參觀體驗和彈性安排。
許立昇說,面對前述種種挑戰,觀光工廠也需要推動數位轉型,善用數位工具提升在市場的競爭力與滿足客戶需求,如善用導覽機器人有效地疏導人流,減輕人力負擔,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導覽服務。只是多數傳統產業業主通常較保守,對引進數位化專案存在疑慮,尤其在看不到短期效益時,更往往不願意投入,最終陷入營運狀況停滯不前的困境。另一方面,在觀光工廠內部往往有 IT 與 OT 團隊之間的語言不通,如 API 對接需求與現場作業流程的不匹配等問題,也增加轉型的溝通成本。因此,業者除了經營心態需要改變之外,也需要尋找合適的輔導團隊配合,才能創造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存味噌文化 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為延續臺灣釀造文化精神,推廣在地特色文化工藝與農產品,創立於 1945 年的味榮食品,決定在 2010 年成立全國第一座味噌釀造文化館,將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產業,以吸引遊客、提升品牌價值並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味榮食品希望透過五感體驗手作活動,運用移動博物館概念與地方創生運作,持續讓區域振興繁榮。尤其建築物外觀採用環保綠建築概念建造,館內陳列百年古董級杉木桶、製麴木麴盒等,且介紹早期釀造食物源由、歷史與種類,有助於民眾認識味噌及多種釀造類食品,並為民眾提供更安全、豐富、健康的廚房醬料與文創伴手禮選擇。
味榮食品決定成立味噌釀造文化館初期,在資金、資源等有限下,先從整合內、外部資源著手,除尋找業界夥伴合作、評估自身可動用資源之外,也善用政府單位的補助計畫,最終完成文化館的基礎建設。另外,為在有限空間內呈現兼顧歷史展示與數位化等創新互動,設計團隊也投入許多心力,最終才達成達成文化與現代技術的平衡。
「在引進政府資源部分,我們透過爭取經濟部等單位的場域補助計畫,結合公司自有的資源與資金,順利達成完善基礎硬體設施,以及導入數位科技等目標。」 許立昇解釋:「公司成立味噌釀造文化館的目標,是希望參觀者傳遞釀造文化的背景與價值,從原料選擇、發酵技術到環保理念,全面介紹傳統產業的智慧內涵。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透過數位技術協助,縮短專業知識與大眾理解之間的距離,增強遊客的學習參與感。其次,我們也與數位科技夥伴深入合作,共同規劃數位展示,打造互動化的參觀體驗。」
滿足智慧導覽機器人需求
有別於多數觀光工廠對引進創新科技較保守,味榮食品很早就在味噌釀造文化館導入數位化展示技術,如透過 720 度實境導覽提供完整釀造過程展示,增強參觀的趣味性與學習效果。特別是遊客也能透過線上平台進行虛擬參觀,所以在疫情期間也得以突破實體限制,延續觀光工廠的效益。此外,該公司更善用 IoT 設備協助,得以在味增釀造過程中監測溫度、濕度與發酵狀態,提升產品品質穩定性。 如此一來,遊客可藉由完整資訊可視化,了解傳統釀造技術結合現代科技實現智慧化,同時對於產品品質更為信任。
[ 推薦文章:9 大主流廠商領跑人形機器人生態系 ]
長期以來,觀光工廠多半面臨導覽人力不足、服務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尤其在人潮眾多時,現場人員無法即時為遊客提供客製化服務,味噌釀造文化館自然也不例外。為解決上述痛點,味榮食品積極導入 5G 與 Wi-Fi 異質組網技術,並結合生成式 AI,打造 AMR 智慧導覽機器人,模擬真人客服為遊客即時導覽。有了 5G 開放架構的高速傳輸與 AI 即時運算,智慧導覽機器人能於 2 秒內與遊客對答,使智慧導覽的效率提升,也提供遊客前所未有的互動體驗。
慧導覽機器人,圖左即為暱稱「小榮」的導覽機器人。
許立昇指出,在觀光工廠導入異質組網技術能解決傳統網路頻寬不足,及訊號中斷的問題,也能大幅改善智慧導覽機器人運作的穩定性。味榮的 5G 智慧導覽機器人能迅速回答遊客問題,並以生動方式介紹味榮食品歷史、味噌生產過程,還有為親子特別設計的趣味互動遊戲,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能在輕鬆有趣的參觀過程中了解味噌文化。尤其味榮食品率先導入「愛吠的狗」整合緯創 5G AMR 智慧導覽機器人。並搭載 AI 擬真人智慧服務,不僅可提升遊客的參觀體驗,還能應用於新進員工的教育訓練,展現了新科技在觀光工廠的多元應用潛力。
了解政府補助內容 有助提高審核通過率
前面提到,觀光工廠是由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著手推動,委由工研院技轉中心輔導。而在傳統產業在資金與資源有限下,能否順利爭取到政府單位補助,便成為能否透過觀光工廠轉型的重要關鍵。
對於有意成立觀光工廠的業者,許立昇建議善用政府提供補助與技術支援,將其作為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不過在此之前,應該先熟悉經濟部、中小企業署、產業發展署等部門政策及資助項目,例如商業場域服務提升計畫,才能提高審核通過率,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其次,也可考慮以「試驗性質」推動初期項目,例如導入能源管理系統(EMS),驗證數位化技術對製造流程的影響。待經驗證效果後,再擴大範圍並優化技術,如味噌釀造文化館也是確認 IoT 感測器效益後,逐步擴大應用範圍、實現全面智慧化管理。
許立昇認為,政府在輔導產業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除可提供資金輔導、技術顧問等角色,一次解決傳統產業面臨的多種問題。特別是傳統製造業數位化的核心是效率提升與人力替代,如在製造流程中引入自動化技術,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然現行輔導計畫也有許多待精進之處,如輔導單位應該協助企業清楚表達需求,避免「技術方案與現場需求脫節」的問題,才能有助提高轉型的成功率。其次,部分政策缺乏長期性與延續性,影響產業轉型的深度與穩定性,應該要重新制定合宜的方案。第三點部分產業轉型項目過度集中於特定企業或領域,造成資源分配的排擠效應。建議政府以模組化解決方案支援中小企業,讓企業能分階段導入技術,減少一次性投資的負擔。
邁向觀光工廠 2.0 參觀人數持續回升
味榮食品認為觀光工廠導入 5G 與 Wi-Fi 異質組網技術之後,帶來三大優點,首先是提升觀光客參觀體驗。在 5G 網路支援下,能夠即時分析訪客的需求,並提供更準確、即時的導覽服務,使得訪客在場域內的體驗更加順暢,減少等待或資訊延遲等帶來的不便。其次則是能提供多樣化體驗,AI 機器人在 5G 網路網路支援下,能夠即時分析遊客需求,並提供更準確、即時問題回饋,還可帶領遊客導覽介紹,讓遊客在場域內的體驗更加順暢,減少因等待或資訊延遲而造成的不便。最後則是科技化導覽方面,智能導覽系統可提供即時、詳盡的導覽資訊,並且透過手機應用或智能設備提升訊息傳遞效率和服務的個性化程度。
許立昇指出,自從 5G 基礎架構上線後,發現參觀者人數與回訪率提升不少,也讓文化館成為地區觀光的重要據點之一。另外,觀光工廠也達成產業與文化的雙重價值,實現從傳統製造到智慧製造與有機結合。我們希望以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為核心,打造完整產業觀光生態圈,整合文化、科技與產業資源,創造更高的社會與經濟價值,成為全台智慧化觀光工廠的標竿,向其他傳統產業輸出成功經驗。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