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信任且無私奉獻 扮演最佳資訊互助平台
為解決區域醫院推動資訊科技轉型過程中的挑戰,秀傳醫療體系發起籌組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希望透過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共同克服轉型的挑戰。在聯盟成員的信任與無私奉獻,至今已成為中部最佳醫療資訊互助平台。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在國際間備受好評的臺灣醫療制度,最大特色之一在於民眾僅需支付低廉費用,即可享有高品質醫療服務,能大幅避免弱勢族群因經濟因素延誤就醫的憾事,對於提升國民健康水準帶來極大幫助。臺灣醫療制度能備受國際肯定關鍵,除歸功於完善全民健保制度之外,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醫師、護理師及其他醫療人員,藉由不斷精進專業能力,也為醫療品質提供堅實保障。享譽國際的優異醫療品質,也吸引眾多國際患者遠道而來,選擇以自費方式接受治療。
除此之外,受惠於臺灣資通訊產業的蓬勃發展,臺灣醫療系統很早即朝向資訊化發展。早在 1980 年代部分大型醫院開始導入電腦系統,用於病歷管理、藥品管理等行政作業,也開啟臺灣醫療資訊化的序幕。而 1995 年衛福部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後,再度加速不同層級醫療院所的醫療資訊系統升級,促使醫療院所開始建置電子病歷系統,對於提升醫療效率帶來極大幫助。
秀傳醫療體系營運中心執行長黃靖媛指出,1995 年政府推動全民健保制度的起因,是希望讓每位國民可按能力公平分擔保險費,並獲得必要之醫療服務,藉此達到危險分散的效果,充分發揮自助而互助之功能,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然推動全民健保制度同時,衛生福利部亦積極推動電子病歷與電子病歷跨院調閱,這也代表醫院需加快引進資訊科技速度,否則可能無法加入健保機制。然 10 多年前秀傳醫療體系發現,多數區域醫院在推動資訊科技轉型過程中面臨極大挑戰, 因此發起籌組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希望透過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共同克服轉型的挑戰。
事實上,早期在資訊不透明的年代,秀傳醫療體系也發現醫療院所採購國外軟體授權時,經常出現每家醫院支付軟體授權費用差異極大的狀況。因此,秀傳醫療體系也希望藉由成立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方式,讓資訊透明化、降低軟體授權費用支出,進而將寶貴費用發揮更大效益。
定期舉辦技術研討會 鎖定最新科技與趨勢
身為牙醫師的黃靖媛,本身不光是秀傳醫療體系營運中心的舵手,更同時擔任多家 IT 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堪稱是秀傳體系推動數位轉型重要推手與領導者。除此之外,黃靖媛亦參與並擔任多個醫療協會團體的決策,在醫療界中扮演多個角色,在秀傳體系經營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黃靖媛全力推動下,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秉持互助與交流的精神,每季由不同醫院承辦各種技術研討會之外,也涵蓋健保政策因應、廠商新知討論、並肩負基層院所問題的輔導。
黃靖媛表示,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每年固定舉辦二次研討會,且內容非常多元,第一種是新科技分享,如 AI、BI、ChatGPT 等技術的趨勢,積極醫院運用的案例分享。
其次則是廠商新知傳達,以及針對健保政策下的資訊運作策略分享。在資安事件頻傳當下,第三種則是資安防護實際做法的交流,期盼藉此提高應對惡意攻擊的防護力。
最後,則是分享各醫院採購資訊設備的資訊,甚至推薦優良廠商,達到聯合採購、降低成本的目標。
在舉辦研討會之外,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也希望讓各醫院的資訊主管能更緊密交流與合作,透過不同醫院的相互標竿學習,提升中部醫院的數位力。
世代交替、經驗傳承 新會長、總幹事上任
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立之初,第一任會長由中國附醫的楊榮林主任擔任,總幹事則由秀傳醫院的執行長李志仁負責。當時,藉由各醫院輪流舉辦每季舉辦研討會的做法,讓成員分享各自醫院的新做法、經驗交流,甚至安排參訪醫院的資訊建設。由於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立之後的成效備受好評,吸引不少南部醫院醫院前來學習。
最後,目前多家南部醫院也攜手成立類似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的組織,透過相互學習、分享的機制,讓醫療院所持續成長與進步。
隨著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立時間日長,整體效益也深受聯盟會員肯定。儘管聯盟沒有正式章程,也沒有明定會長與總幹事的任期,主要依靠成員的熱忱與奉獻精神維持運作,在秉持世代交替、經驗傳承、互助等前提下,最終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資訊室主任林政宏接任會長、光田綜合醫院資訊部部長林政杰接任總幹事。
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會長林政宏指出,聯盟核心價值在於資訊共享與經驗交流,避免醫院需獨自面對問題,透過研討會或日常聚會等場合,讓成員能夠共同討論、尋求解決方案,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這種合作精神讓醫療院所在應對各種法規檢查時,可發揮極大作用。如當某家醫院接到主管機關檢查的通知時,聯盟中其他醫院成員則能提供參考經驗,甚至安排相互觀摩與參訪,確保準備更加充分。
以林政宏任職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當時正在準備資訊安全法的檢查。由於相關經驗不足,於是透過在同為聯盟成員醫院協助下,團隊成員到聯盟醫院觀摩應對方式,然後再參酌相關做法、並依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特性進行調整與準備,最終順利通過檢查。這種無私的交流與資源共享,正是聯盟最寶貴的價值之一。
互相分享技術 政策應對經驗
早期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立之前,醫療資訊人員面對技術問題或政策、法規改變時,由於欠缺資訊交流的平台,往往只能自行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或者仰賴協力廠商支援,長久下來會有孤立無援、缺乏資源與支援等問題。當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立之後,醫療資訊人員可在此平台上互相分享技術、政策應對經驗,甚至介紹優質的供應商,讓醫院能夠更快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總幹事林政杰指出,例如當衛福部在推廣 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標準時,許多醫院仍對此不熟悉,以至於不知道從何著手。然透過聯盟內部的成員分享與開課,讓各醫院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技術,降低專案推動過程的難度。另外,在 HIMSS (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認證方面,也有醫院分享相關導入經驗,最終也順利幫助其他醫院順利通過認證。
與其他醫療資訊協會相比,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更像是一個「兄弟會」,成員間關係緊密,彼此互相支持,並非純商業化的組織。這種精神讓聯盟的成員能夠更真誠地交流,而不是受到利益考量的影響。
持續擴大聯盟規模 建立國際合作平台
除前述案例之外,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還有很多技術分享與無私合作的事件與故事,如聯盟醫院因為電腦設備管理需求,曾自行開發一款電腦資產管理監控管理軟體,整體成效深受好評。在聯盟發表分享此經驗後,有其他醫院表示有類似需求時,也毫無保留地免費分享作法,協助聯盟成員解決相關問題。另外,亦有成員針對影像端處理技術尋求協助,聯盟內部技術專家也願意無償提供支援,共同克服相關挑戰。 而在在 COVID-19 疫情爆發時,醫院間的資訊管理需求驟增,例如進入醫院的健康篩檢系統,當時有某家醫院開發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隨即分享做法給聯盟成員醫院,讓其他醫院也能學習快速開發部署,提升應對。
秀傳醫療的副總經理張興賢指出,資訊安全向來是所有企業最關注的議題,醫院院所自然也不例外。如近期全球市場頻頻傳出有醫院遭到電腦綁架攻擊事件,聯盟成員之間會互相討論應對策略,特別是當有聯盟的醫院發生資安事件時,大家都會迅速分享與交流應對方式,並分享如何進行防禦與快速復原。為協助聯盟成員掌握最新資安趨勢與技術,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計畫在五月舉辦研討會,邀請即具資安經驗的資訊主管來分享防禦與應變策略,協助聯盟成員提升整體資安防護力。
林政宏指出,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成效有目共睹,也深受聯盟成員肯定。我們也在評估吸收更多醫院加入方式,並建立更完善的合作機制,藉此擴展聯盟影響力。另外,我們也會探索與國際醫療資訊組織的合作機會,學習國外的經驗與技術。
林政杰說,在技術與政策應對方面,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AI、雲端運算與區塊鏈等應用範圍日廣,聯盟正評估是否能更深入於醫療資訊管理之中。此外,面對日新月異的攻擊手法,我們也會評估建立更完善的資安演練機制,協助聯盟成員提高應變能力。
由於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並非正式組織,並沒有正式的章程,不過隨著規模愈來愈大,我們也考慮正式設立章程,規範聯盟的運作方式、建立更明確的決策機制,確保聯盟能夠長期穩定發展。
在資訊共享、經驗交流與技術合作的前提下,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透過成員之間的信任與無私奉獻,成功建立一個醫療資訊互助的平台,讓醫療資訊管理更加高效、安全。未來,中區醫院資訊 e 聯盟也將持續優化運作機制,探索更多技術應用,並加強與國內外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提升臺灣整體醫療資訊的能力。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