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褓儲存
英華達在七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地端機房搬移上雲的籌備、3次演練,並在48小時內將七大核心營運系統從地端機房搬移到公有雲。期間,宏碁資訊和資褓儲存不僅參與上雲前的規劃,在英華達上雲後,更持續肩負維運及託管的重任。
受限於IT團隊人力編制,英華達從成立之初就採行委外政策,由合作夥伴在外部機房代管關鍵任務應用系統,上雲後仍循相同模式運作,差異在於底層架構由地端機房改換為公有雲。
英華達企業資訊處陳朝龍處長表示:「我們以IaaS的概念上雲,將地端機房的實體機和虛擬機直接轉移到公有雲。上雲後的效益除了費用優勢,還能免除額外的人力需求、大幅減輕管理心力,以及擺脫硬體週期性汰換的所有作業,由宏碁資訊協助維運,也讓我們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有保障。」
以四大目標啟動上雲計畫
英華達以智慧製造為目標,大量使用AI創新技術,雲端是比地端更合適的原生平台,亦有助於發展更多應用。因此,企業資訊處早在2020年就著手評估,選定規模較小的SAP HR系統進行測試。
英華達企業資訊處陳亮吉協理說:「營運成本、營運韌性、人力資源、發展趨勢,是我們決定導入雲端資源的四個考量。同時,我們參考ISA-95模型將最上層的業務規劃與運籌上雲,其下的各層則維持在地端,例如:工廠的製造執行系統(MES),形成混合雲的IT基礎架構。」
以往英華達位於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工廠都必須先透過骨幹網路連回台北總部,再接入外部機房使用ERP系統,現在外部據點能以各自最佳的路由直接上雲使用系統,對使用者而言,不僅是無痛轉換,效率提升也立竿見影。
而在確認上雲的相關風險及確保上雲的投資報酬率(ROI)優於地端,企業資訊處取得高階主管的認可及支持,於2023年3月啟動專案,同年10月以週末兩天(48小時)完成搬移作業,涵蓋系統包括企業資源規劃(ERP)、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企業應用整合(EAI)和ETL數據倉儲、採購訂單系統(e-Procurement)、生產工藝管理系統(BOP)、B2B管理系統。
一站式服務上雲的最佳夥伴
由於英華達上雲後仍將持續委外託管的政策,因此合作夥伴必須同時具備搬移及後續維運的能力。英華達的評選條件包括雲端技術認證、專案管理能力、移轉到維運的一站式服務及過往成功案例,最後由宏碁資訊雀屏中選。
英華達選定的公有雲是Microsoft Azure,而宏碁資訊是英業達集團對微軟的窗口,從購買授權到移轉、導入、上雲後的服務維運皆由宏碁資訊代管,實現一站式服務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應用系統的移轉不僅架構龐大,而且資料量極多,如果以傳統方式搬移,無法配合工廠運作僅能停機48小時的要求。除了遵循微軟官方建議的執行作法,英華達和宏碁資訊也共同研究如何縮短停機時間,包括尋找工具、租用設備及臨時線路。
陳亮吉協理表示:「我們對移轉毫無經驗,搬移過程有許多需要調整的配套作業及工具軟體輔助,都是透過宏碁資訊的協助才找到合適的方法,當我們碰到工具軟體的使用問題時,與原廠關係緊密且配合度高的宏碁資訊都能快速與原廠確認如何改善及調整。」
三次演練排除地轉雲障礙
英華達在機房搬移上雲前總共進行三次演練。第一次是確認工具軟體的功能性,第二次是驗證搬移時程可否達到48小時完成的目標,從中找出障礙點再進行調整。直到第三次驗證演練才最終定案,包括各個應用系統使用什麼方案搬移、如何調整及如何執行分批作業,並規劃因應搬移不順利的備案。
由於本次搬移的系統多為套裝軟體,在不同時期導入並運行於不同作業系統,事前作業至為關鍵,例如:SAP原本運行於Unix平台就要先移轉至Linux平台再上雲;此外,各個應用系統原本搭配的作業系統版本並不相同,亦需以不同手法搬移。另一個棘手之處則在應用系統本身,由於版本過舊,上雲後的運作效能必然會受影響,因而要先升級到兼容雲服務的版本,才能進行搬移。
備份作業也是重點之一,英華達的每套系統都配備各自的資料庫,如果只備份虛擬機,擔憂會有資料遺漏不全的狀況,所幸原先在地端使用的Commvault可在雲端沿用,只需轉換授權而不浪費既有投資,再加上委外託管的資褓儲存本身就是Commvault代理商,雙方都對這項工具非常熟悉,知道有哪些功能可以做到哪些事,溝通更精準、更有效率。
上雲後的分工優勢與資安效益
目前,英華達在公有雲的基礎架構、應用系統及資料庫管理都是委外由宏碁資訊負責,企業資訊處的任務則是專注在系統服務核心並進行應用開發,協助公司提升營運效率,創造服務來支援各部門對外產生營收。
陳亮吉協理說:「上雲後不僅實現了營運成本、營運韌性、人力資源、發展趨勢這四個目標,還能滿足我們的客戶及供應鏈愈來愈看重的ESG (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指標。值得一提的是,資安防護能力的提升與相關作業及投資負擔的減輕,則是讓我們很有感的附加效益。」
Microsoft Azure本身提供第一線的安全防護機制,無需額外購置太多資安解決方案,造成使用及管理的困擾;若是遭遇攻擊,微軟和宏碁資訊都會主動通知英華達,以便根據事件及狀況儘快進行修正。
此外,宏碁資訊也為英華達量身打造資安機制,包括內部系統只能透過跳板機進入雲端、內部服務多重區隔化,針對少數對外系統如供應商入口網站或是對客戶的B2B、EDI系統,則規劃閘道、Web應用程式防火牆等防護機制。同時,資褓儲存配合宏碁資訊的規劃,每年與英華達進行系統還原演練,確保英華達系統的營運韌性。
上雲是英華達邁向智慧製造的第一步,後續行動已經接續展開,包括在雲端建立數據中台,整合包括ERP、工廠、OT等各個資料來源,運用AI進行加值應用,例如:讓各個工廠即時掌握各家客戶產品的生產狀況及數據。
陳朝龍處長表示:「透過這次的機房上雲專案,讓我們更能了解雲端有哪些服務及應用的機會,熟練及掌握雲端的使用狀況。未來在雲端運行的應用會愈來愈多如AI,穩定運作的雲端機房將是我們快速開發新服務,實現智慧製造的最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