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冠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資訊中心副主任)
全球醫療資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醫療院所如何透過標準化的醫療數據交換機制來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效率,已成為醫療院所推動智慧醫療的重要課題。臺灣已經於今年3月12日正式啟動「臺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它是採用 FHIR (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CQL (Clinical Quality Language)及 SMART on FHIR 等技術,打造更智慧、更具互操作性的醫療環境。本文將深入探討該平台的架構、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視角。
臺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架構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主導的「臺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整合國際醫療標準與技術,以改善醫療數據互通性為主要核心。該平台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技術:
- FHIR (快捷式健康照護互操作性資源):提供結構化、標準化的醫療數據交換機制。
- CQL (臨床品質語言):用於定義臨床決策支持(CDS)與臨床品質測量(CQM)。
- SMART on FHIR:可讓第三方開發者基於 FHIR 標準,開發可跨系統運行的醫療相關應用系統。
- 術語標準(SNOMED CT、LOINC、RxNorm):確保醫療語義的一致性。
透過這些標準核心技術,醫療院所資訊數據將能夠與國際接軌,實現醫療數據的進行標準交換與互通應用。
FHIR 應用與挑戰
FHIR 作為 HL7 國際標準之一,其核心目標是提升醫療資訊的可讀性、可擴展性與互通性。臺灣目前已經建立多個 FHIR Implementation Guide (IG),例如:
- 台灣核心實作指引(TW Core IG):提供國內醫療資訊交換的標準框架。
- 健保申報 FHIR IG:用於保險理賠與臨床數據交換。
- 電子病歷交換 IG:涵蓋門診病歷、檢查報告、影像數據等內容。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挑戰,最大問題於 (1) 資訊系統整合困難,因為現有醫院醫療資訊系統(Healthcar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仍使用舊版 HL7 V2 標準,與 FHIR 的無縫對接需要進行技術轉換,其此是標準適應性問題,因為 FHIR 雖具高度彈性,但如何根據醫療院所臨床實際需求進行最佳化仍要進行相關標準化擬定。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最後則是隱私與資安性問題,因為 FHIR 的 API 介面開放性高,因此需加強身份驗證與存取權限控管,才能讓整個數據傳輸與管控符合資訊與隱私規範,才能有效保護病人相健康與臨床醫療數據。
國際上,美國 CMS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已強制要求醫療保險公司使用 FHIR 標準來提供患者數據存取權限,這對國內的健保資訊標準化提供實際案例進行推動參考依據。
CQL 與臨床決策支持(CDS)
CQL 是 HL7 推出的高級語言,專門用於臨床決策支持與品質測量。目前國內已經將 CQL 整合至 Rule Library,並應用於:
- 健保給付規則驗證:如慢性病連續處方、癌症用藥審查等。
- 臨床診斷建議:透過 CDS Hooks,根據患者病歷提供即時診療建議。
- 自動化臨床品質評估(eCQM):例如透過 CQL 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目前美國 AHRQ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已開發 CQL-based CDS 工具,用於提升臨床診療決策應用,國內醫療院所可借鏡相關經驗進行相關開發。
SMART on FHIR:打造未來醫療應用生態系
SMART on FHIR 允許第三方應用程式透過 FHIR API 存取 EHR (電子病歷系統),實現個人化醫療服務。例如:
- 糖尿病管理應用:自動讀取患者血糖數據,提供個性化建議。
- 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工具:分析患者歷史數據,提供預測性診斷。
- 遠距醫療與監測:結合穿戴裝置,實現居家健康監測。
國外的 EPIC、Cerner 等大型 EHR 供應商已全面支持 SMART on FHIR,並建立應用程式市集(App Gallery),國內可以建立類似機制,推動產業創新應用發展。
未來展望與結論
臺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的啟動,標誌著國內智慧醫療邁入新紀元。然而,為了真正落地應用,仍需從以下幾點著手:
- 國內政府政策支持與法規完善:推動相關法規,確保 FHIR、CQL、SMART on FHIR 能夠符合法規應用於醫療場域。
- 產業跨領域合作:鼓勵醫療院所、保險公司、科技產業共同參與標準制定與應用開發。
- 教育與人才培育:加強醫療院所資訊人員的標準化技術培訓,以確保後續推動與開發符合相關標準。
- 國際標準接軌:鼓勵產業積極參與 HL7、FHIR 加速器計畫(如 Da Vinci Project),提升國內在國際醫療資訊領域的影響力。
[ 閱讀更多 黃冠凱 的專欄文章 ]
後疫情時代來臨,造就全球智慧醫療浪潮正席捲而來,台灣醫療產業透過標準化與創新應用,就可以於數位健康時代站穩腳步,提升全民醫療服務品質與可及性,並且打造雙贏模式。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