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泉錫博士曾任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法務部資訊處長,現為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決策系兼任副教授。
文/陳泉錫(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
國際上有超過7500個智庫,較為知名的如美國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等。這些智庫對執政者決策選擇、公民社會重要觀念形成均產生重大影響;台灣亦有多個由政府注資成立的財團法人如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生產力中心等,以執行政府賦予的法定任務為主,可歸為廣義智庫。由民間自主設立之智庫目前有:台灣經濟研究院、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等。關注領域多數著重在經濟發展、外交國防、民意調查等,在資訊領域的民間智庫則付之闕如。
成立資訊智庫,提供國家資訊長程策略建言
台灣IT產業占資本(證券)市場比重達50.4%,為世界各國之冠(證交所2015),顯見台灣經濟對於IT產業的倚重,但我國政府部門中卻迄未設置策劃國家資訊長程策略,帶動民間資訊產業發展的IT主管官署。再由於行政院於八十七年四月頒布“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業務委外作業實施辦法”宣示我國政府資訊採委外政策,政府各機關重大新興資訊業務以採整體委外作業為原則。自此,我國政府資訊人力配置與資訊機構之設置受到嚴格之限制。近二十年來政府機關(構)資訊人員在人力不足之情況下,角色逐漸由資訊技術人員轉變為資訊採購行政人員,造成政府資訊人員技術主控能力消失,策略規劃人員養成困難,而形成資訊國力之減損及政府巨大的資安風險。
在政府機關資訊人力嚴重不足、資訊政策規劃人才短缺之情境下,台灣許多政府高階資訊主管或資深規劃管理人員在退休後,其雖能力及經驗雖處於巔峰卻無以貢獻所長(由於政府對於領有退休待遇之人員再任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實是整體資訊國力的浪費。若能將這些高階退休資訊主管或資深系統規劃人員加以整編並納入民間軟硬體技術專才,籌組一個民間自主成立的「資訊智庫」,扮演政府資訊政策規畫建言及協力之角色,相信對於我國整體資訊策略擘劃及協助資訊產業發展會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
資訊智庫的貢獻效益
資訊智庫運作方式可從三個層面發揮貢獻,闡述如下:
1.對於政府規劃中之資訊政策提出針砭
退休資訊主管或資深資訊規劃人才均在政府部門服務多年,深諳政府的資訊管理需求與困境,能夠在政府資訊政策形成前提供切合實際之針貶意見,補強政府目前資訊策略人才不足之困境,發揮民間智庫之公益效益
2.接受政府之委託,評估資訊政策(方案)之可行性或研擬政策施行之策略
資訊智庫集合各部會實務經驗豐富的資訊主管及民間技術專才,可協助政府部門對於擬定的資訊政策在推動前先就效益面、時程面、技術面、法規面等不同面向進行可行性評估,提供相對客觀、務實的建議供政府參考。同樣,如政府政策已定,需要規劃具體可行之施行規劃及時程、成本估算,亦是智庫可以協助之角色。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LINE,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3.協同政府機關或民間企業審訂適切之委外需求文件(RFP)
政府部門由於過度委外資訊人力嚴重短缺,除了早期設置且組織規模較為完整的資訊部門如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台北市資訊局等機關外,甚多政資訊部門無法有合度之資訊人力做好資訊專案RFP之完整規劃,可能造成專案資安防護不足、需求不明等衍生的合約爭議。智庫可依不同領域專案之需要,指派熟悉該領域之智庫人員協助RFP之審查、補強。同樣,民間企業因經濟規模無成立資訊部門或無充足之資訊人力時,智庫亦可提供同樣之服務。
資訊智庫運作宜定位為非營利之社團法人,並應維持其獨立性。為簡化行政管理作業,初期運作可先於中華民國電腦學會下設置“數位轉型委員會”執行智庫功能,俟運作順利規模成長後再行考量是否單獨成立社團法人。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