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孟凌
當歐美各國紛紛出手壓制加密貨幣的同時,亞洲卻是採取擁抱和開放的態度,這當中代表的是什麼?監管態度的差異對產業的影響又是什麼?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突襲式的一口氣起訴 Coinbase 和幣安,直球開戰全球前兩大交易所,無疑是丟下一顆震撼彈。當今世界各國對於加密貨幣的問題一直很頭痛,如何同時兼顧監管面又可以保有產業的發展,各國都有自己在盤算的政治和經濟因素。
同時間,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委員會(EcoFin)在今年 5 月 16 日全票通過 MiCA 法案,這是號稱全球最全面的加密貨幣監管法規,監管對象包含加密貨幣、加密貨幣發行人及服務商。涵蓋所有形式的代幣發行、穩定幣發行、加密資產服務(如交易和託管),以及加密貨幣領域新的市場濫用規則,而這項法律的簽署被視為歐盟加強對加密貨幣行業監管的重要一步。
反觀歐美國家紛紛祭出強力的監管手段,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則採積極擁抱的態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鼓勵產業創新,並試著去理解虛擬資產這類的金融新科技,採取「單一執照架構 PS Act」,並建立監管沙盒制度。香港在今年 6 月 1 日《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指引》正式生效,這一舉措顯示了香港對虛擬資產行業的支持和開放態度。
當亞洲國家採取擁抱和開放的態度對待加密貨幣時,對全球產業鏈的發展勢必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會發生「監管套利」的狀況。所謂的監管套利是指不同的監管框架,除了阻礙生態系統的有效監督和發展,各執法機構之間缺乏協調,導致執法不一致;另一方面,監管態度較為開放的區域,因此可能會吸引了眾多加密貨幣企業和創新者到亞洲地區發展。許多企業和新創公司會選擇在亞洲建立業務,以利用該地區開放的監管環境和市場潛力。這種吸引力促使更多的資金和投資流入亞洲的加密貨幣項目,推動了該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競爭力。
其次,亞洲國家的開放態度還促進了區域內的技術交流和合作。不同國家之間分享經驗和知識、加強合作,有助於推動技術和創新的跨國合作項目,更可以建立更強大和穩健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
此外,亞洲國家的擁抱態度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加密貨幣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包括區塊鏈開發人員、數據分析師、市場行銷等。這為亞洲地區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吸引了許多人才投身於這個新興領域。同時,加密貨幣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增長,例如數位支付、資訊安全和區塊鏈技術服務等。
最後,亞洲國家的開放態度有助於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加密貨幣技術在金融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促進金融包容等。亞洲國家的開放態度促使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開始探索和應用這些技術,推動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並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然而,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最後勢必可能還是得走向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保護。綜觀全球的監管態度和產業發展,我認為可以歸納出以下三點結論,供大家參考:
一、使用去中心化思維建構全球加密貨幣監管共識
各國政府如同去中化網路的節點,同步與同時取得共識,建構一致規範,強化情資共享與司法互助的便利性與即時性,始得達到有效監管目的。
二、從相互理解與合作的方式尋求加密貨幣生態的監管藍圖
隨著加密貨幣產業逐漸成熟,為維持相關產業的健全發展,許多區塊鏈或加密貨幣相關專業社群亦扮演輔助監管的重要角色。
政府單位與加密貨幣圈(幣圈)與區塊鏈技術圈(鏈圈)進行相互理解,與專業社群攜手合作,從永續發展的觀點,尋求雙贏的監管藍圖。
三、政府應積極扮演形塑加密貨幣生態信任基礎的角色
應將所有加密貨幣生態面向納入監管思維,由區分風險控管的立場,積極鼓勵具正向性與安全性的加密貨幣等發展,同時打擊具風險加密貨幣及商家(例如未登記之個人幣商、混幣服務商)等,取得指引加密貨幣生態發展的主導地位。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