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庭嘉
早期帆宣在意設備正常運作與否,偏重自動化設備狀態檢測機制;後來追求製程品質的精進、機台故障的預防,於是循序推動智動化、智能化,AI 應用程度日益深厚。
帆宣推動服務模式創新從自動化、智動化到智能化
成立於 1988 年的帆宣,早期從無塵室手套的代理銷售起家,爾後逐步將營運觸角擴及系統、工程、研發,於湖口、頭份、善化及台南科學園區設立工廠,投入客製化設備的組裝製造;現階段員工總數逾 3,900 人,專業技術人力佔比甚高。
發展迄今,帆宣可從頭到尾涵蓋整地、土建、無塵室、管線興建、設備安裝維護、耗材供應等一條龍服務,累計參與多座整廠統包、半導體晶圓廠無塵室、光電廠無塵室工程,以及十多座生技醫療廠的無塵室工程,可謂成果斐然。
帆宣集團宜眾資訊副總經理張庭嘉表示,回顧工業革命與生產力發展歷程,以往生產力 1.0、2.0和 3.0,分別代表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創新密集等產業階段,目前生產力 4.0則為智慧密集產業階段,係以智慧自動化為基礎,運用物聯網、智慧機器人、大數據及精實管理技術,推動智慧製造與智慧服務之聯網服務製造系統。
「進入智慧營運時代,大數據中心的角色十分重要,」張庭嘉說,其關鍵在於整合內部與外部資訊,幫助決策者進行企業營運決策;以帆宣為例,便倚靠大數據中心機制形成生產設計決策,帶動整個營運平台的運轉,重要性不言可喻。
透過數據採集及智能監控加速業務創新
她強調介於 ERP 系統到 MES 系統的來回運作歷程,是創造偉大企業的核心所在;主要是因為,透過產線數據整合與分析,不僅達成智慧生產目標,還能回饋到研發、設計和工程,形成良好正向循環,挹注不斷優化產品品質、增進客戶滿意度的動能。
近年進入生產力 4.0 階段,帆宣奠基過往智慧製造、智慧基礎建設的整合服務經驗,輔以對 AI、大數據、資料中心及 IoT 等技術的掌握,擴大提供智慧城市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回顧帆宣的智慧製造發展歷程,係從自動化、智動化再到智能化,堪稱是一套 AI 應用的實踐典範。在一開始自動化階段,公司只關心設備能否正常運作,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OEE);緊接著進入智動化階段,開始關心流程順暢與否,故著手收集電壓、電流、溫度等設備重要參數,藉以精進製程品質。
直到近幾年,帆宣逐步邁向智能化新局,不再以精進製程品質為滿足,期望進達到預測性保養目的、避免無預警停機,為此帆宣開始投入 AI,讓自己具備預估設備元件壽命的能力。
張庭嘉坦言,在建立預測性保養功能過程,她深刻體會到 AI 發展的困難性,往往為了達到老闆的任務交付,須設法在極小的點創造績效,但若將這個點往前往後延伸,整個環節 End-to-End 其實都未達到 AI-Ready 程度。因此帆宣立基在 MES 整合、設備自動化、流程監控、大數據分析等關鍵支柱,進一步致力實踐智慧工廠願景,透過數據採集及智能感知設備的監控,加速產業創新,讓 AI 應用不再淪於片段。
帆宣定義的「智慧工廠」,為運用ICT硬體、軟體與系統整合技術,使工廠生產行為具有感測連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虛實系統整合且具人機協同作業等特色,隨著爾後一路發展,帆宣智慧工廠底蘊日趨厚實,因而將相關技術與經驗打包為完整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實際運用在客戶場域,締造不少頗具看頭的案例。
看精彩現場影音>>>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LINE,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