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科技歸納出三個關鍵趨勢,突破現有儲存設備與IT技術,幫助企業獲得差異化優勢。
文/廖仁祥(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
為了在企業中發揮策略性價值,儲存設備的創新必須涵蓋多功能層面,從單純的數據儲存與移轉到全面性的數據管理。
戴爾科技集團儲存技術長團隊在2019年研究了超過90項關鍵技術,列舉出在未來5至10年能協助儲存設備擴展多功能層面的創新技術。
趨勢一:機器學習與CPU效能開啟全新儲存設備與數據管理方式
今年,我們將看到諸多克服串流數據挑戰的全新方式,包括採用容器式基礎架構以及軟體定義的儲存技術。製造、網路安全、自駕車、公共安全以及醫療等產業的客戶,都希望能建置將數據視為串流而非拆分成獨立檔案或物件的應用程式。
擷取與處理串流數據之時,會面臨諸多挑戰,且限制了傳統IT與儲存系統。由於串流工作負載隨時有變化,因此儲存容量與運算能力必須擁有足夠的彈性。有鑒於此,儲存設備需具備能即時提供自動擴充的智慧型功能。
倘若把一切看成數據串流,我們就能重播事件數據(Event Data),如同在支援錄影功能的電視上重播現場轉播的體育節目,可以立即暫停、回放並重播畫面。目前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無法突破常規,將數據看待成串流,並進行擷取、重播,以及歸檔。透過賦予數據這些功能,企業將更容易建置各種應用,進而促成許多過去從未想到的全新情境。
Dataset Management 協助解決數據生命週期難題
現今迎來的全新數據管理模式,協助企業更妥善管理分散在本地端與雲端儲存孤島上的數據。
數據集管理(Dataset Management)是一個持續發展不同方式與技術的領域,協助企業更有效地在運用與管理數據生命週期。此核心關鍵在於數據儲存須透明化,並讓客戶能輕易地找到。科技產業一向擅長於儲存模塊類、檔案,以及物件型態的數據,有時還將這些數據統合成數據湖(Data Lake)。數據集管理是數據湖演進的成果,讓客戶在本地端與雲端的環境中能立即找到想要的數據並使用。
數據集管理對於如媒體娛樂、醫療、保險等產業意義深遠,這些產業經常將數據儲存在不同系統與平台,包含能產生原始數據以及導出整個專案數據的裝置或儀器。客戶希望能在數據儲存設備中進行搜尋,藉以建立客製化的工作流程。舉例來說,我們許多媒體娛樂產業的客戶正運用數據集管理來串連多個資產管理數據庫,並標記數據集,再將數據轉移至對應的資料中心,進行特效處理或是數位後製,撥出之後最終歸檔。
目前,傳統管理非結構化數據的方法僅能做到上述的程度。由於機器學習和高效能CPU等新技術的進步,我們看到2020年數據集管理的重要性將持續提升,為企業從傳統目錄與資料夾的世界,跨入數據與元數據時代之際,提供承前啟後的角色。
趨勢二:儲存架構與使用將轉為軟體定義
我們將陸續看到許多全新設計的儲存設備,讓儲存與運算之間的界線更加模糊。
我們的一些客戶要求傳統SAN能具備更多彈性,希望運算功能更接近儲存核心,以支援各種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並降低運作複雜度。
隨著虛擬化技術更深地整合至儲存陣列中,應用程式可以直接在相同的系統上運作,並透過標準工具進行管理。此功能適合需要儲存及數據密集型操作,以數據為中心的應用程式,如分析應用程式、密集型資料庫應用程式。此外,也包含要求低交易延遲且涉及大量數據的工作負載。
以傳統觀念來看這並不是超融合基礎架構,而是利用現有的基礎架構與流程並使之交互操作,同時提供更高的部署彈性,以滿足客戶的特定運行環境與應用需求。未來將出現更多的使用情境,如在終端裝置或私有雲環境中執行AI與機器學習、分析以及各種工作負載等。此外,也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並簡化IT團隊與應用程式管理者的工作流程,不必總是依賴儲存設備管理員進行配置及管理底層的儲存系統。
軟體定義基礎架構不再僅用於超大規模系統
軟體定義基礎架構(SDI)逐漸成為企業資料中心的選項之一,用於增強傳統SAN與HCI環境。長久以來在超大規模系統上,傳統企業已經準備好運用SDI重新部署特定的工作負載,藉以因應傳統三層式SAN無法提供的儲存容量與運算能力。
客戶希望在大規模環境中具備靈活性,以及能單獨擴充儲存與運算效能的彈性,適用於需要整合如資料庫等多重高效能或一般工作負載。當企業考慮整合策略時,他們將面臨傳統SAN的許多限制以及無法預測的效能、成本,以及各種雲端服務的局限性。因此SDI成為高度可行的替代方案,在特定工作負載上能取代傳統SAN與HCI。
趨勢三:高效能物件儲存將邁入主流
隨著物件逐漸從平價且深層冷儲存(Cold Storage)或歸檔,演變至現代化的雲原生儲存平台,效能是眾多企業的考量因素。
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對高效能物件儲存的需求是該趨勢上升的原因之一。而數據分析也帶動大量需求,而我們也將看到不同產業的企業都朝此方向發展。
快閃與NVMe儲存裝置的效能不斷增強,為物件式平台創造大量機會,支援各種需要速度與接近無限規模的應用,如分析、ADAS、物聯網、雲原生應用程式開發等。傳統物件儲存的速度不足以因應ADAS工作負載,然而全快閃儲存讓情況有所改變。
採用自動分層技術的快閃式物件儲存提供企業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擁有petabyte甚至是exabyte數據規模的客戶。快閃式物件儲存將企業需要的數據移到快閃層,並運行分析和各種高效能應用,完成之後再將數據移至冷儲存層或歸檔。
物件發展方向持續朝向快閃儲存與NVMe,因此我們認為傳統儲存在檔案型NAS的物件,像是圖像、記錄檔以及機器產生的數據,將帶來更大的物件儲存需求。
隨著科技創新步伐持續加速,儲存與數據管理的可能性也隨之擴展。倘若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科技史上最大的轉變,那麼想像一下科技在未來10年會有什麼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