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 實現數位韌性願景
數位產業署依照智慧國家方案 DIGI+ 2.0 政策,透過基盤、創新、治理、包容等四大策略,整合應用、軟基盤、硬基盤等三大應用,超前部署產業的數位轉型,期盼實現 2025 年數位經濟規模達 6.5 兆元,數位經濟占 GDP 至 29.9% 的願景。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回顧過去臺灣經濟發展 50 年來的歷程,行政院為因應全球經濟環境變化,都是透過推動基礎硬體建設方式,作為帶動臺灣整體經濟成長的動能。其中,最著名案例,莫過於 1973 年行政院面對全球通膨、油價高漲等衝擊,提出近 57 億美元的十項建設計畫,其中有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一項能源建設,如臺灣南北高速公路、臺中港、北迴鐵路等,讓臺灣一舉成為備受世界關注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隨著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在催生數位經濟蓬勃發展之外,也帶動產業朝跨世代、跨境、跨領域、跨虛實等趨勢,翻轉全球產業格局。正因如此,現今全球先進國家已將數位經濟視為國家社會進步暨經濟轉型的主調,為此 2016 年行政院提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跳脫傳統偏重硬體建 設的思維,推動網路安全、 數位文創、科研設施等軟性基礎建設,並以「5G 發展驅動臺灣數位轉型與全球定位」為策略,建構支持臺灣未來 10 年的數位轉型與發展。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說, 「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從 2017 年正式啟動,並於 2024 年首度將數位建設納入國家「公共建設計畫」 ,數位部已規劃將 T-Road 變成數位公共建設。 現今公部門的跨部會資料交換,已可透過 T-Road 系統進行,可確保不會跟對外服務的外網重疊,在資安或者是隱私保護,都比較有保障。特別是 2023 年 T-Road 系統曾經執行有六千元發送專案的經驗,因為涉及到相當多部會之間的安全資料交換, 當數位部規劃此成為數位公共建設,未來不管是地方或者中央要介接,都可享受到安全與便利的資料交換環境。
數位發展部推動數位建設 全力提升臺灣數位經濟產值
儘管數位經濟浪潮席捲全球,且臺灣在全球資通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不過主要著重在硬體設備製造領域,整體發展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首先,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21 年臺灣在數位服務(資訊軟體與服務)占數位產業(軟體及硬體)比重僅約 10.93%,相較於美國的 90%、韓國的 30% 以上,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其次,臺灣資服產業規模不大,9 成以上屬中小微企業,加上大多以專案性質開發,不易積累技術能力促進數據互通互連。最後,臺灣多數資料泰半儲存於各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業者,需要一套更有效率整合利用的方式。
因此,數位發展部負責的「數位建設」,期望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與普及下,讓每個人都能不受教育、經濟、區域、身心等因素限制,透過多元管道享受經濟、方便、安全又貼心的優質數位服務。其中,數位產業署依照智慧國家方案 DIGI+2.0 的政策,從程式碼、數據、算力等著手,透過基盤、創新、治理、包容等四大策略,整合應用、軟基盤、硬基盤等三大應用,超前部署產業的數位轉型。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呂正華指出,在數位基盤方面,因應 5G 時代來臨,將促進 5G 專網垂直應用軟體開發、完善先進網路建設,提升偏鄉 5G 應用機會與效能,全面推動超高速、安全寬頻服務的普及應用。在數位創新部分,以雲端平台驅動重點領域產業轉型、推升數位軟體的創新與應用、發展資料創新加值產業,打造臺灣成為「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進而吸引國際大廠來臺設立創新實驗室。
在數位治理上,全面提升各級政府人員數位素養或資料決策能力,改善政府數位施政效能及服務品質,活絡資料多元創新應用,發展以資料為核心的智慧政府;以及全面提升數位科技包容度,創造高齡及偏鄉人口數位機會。同時為落實數位教育平權,將在重點偏鄉學校落實 5G 遠距科技教學示範點、建立數位人才滾動調查與技能分級認證機制,強化跨域人才培育等。
全力扶植新創發展 活絡整體經濟能量
因應數位經濟浪潮,2019 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出版「衡量數位轉型;未來發展藍圖」 (Measur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Roadmap for the Future)研究報告,為決策者提供「持續數位化」政策架構中不同面向的關鍵指標,以確認相關政策的關聯性,掌握數位經濟活動的發展與規劃之重要方向。該組織將教育、創新、貿易、經濟及社會產出等不同領域與其相 應的數位政策議題對應比較,以對當前數位轉型的狀態提出新的見 解,評估轉型之落差,並產出政策藍圖。
過去幾年在政府推動多種政策下,吸引眾多國際加速器中心進駐,讓臺灣新創充滿活力,儘管整體規模小、但有體質佳的優點。除新創崛起之外,不少資服業者也透過轉型方式發展創新業務,而傳統 ICT 大廠也加入扶植新創之列,透過資源挹注方式,為公司長遠發展融入新能量。
「目前臺灣資服產業與 AI 等,正進入大航海時代。從疫情走到通膨,我們明顯感受到企業應變能力較疫情前提升。由於上雲可增加營運彈性、敏捷及降低成本,也加重企業對資服產業的依賴性。」呂正華解釋:「若資服業者可協助企業將傳統肥大又分散的資料庫優化,在開源軟體架構下,導入各項智慧分析,在商業應用所需時,透過數據中臺取得資料,精簡化資料取得流程,將可擴大混合雲規模,對於微服務需求也勢必提高。 」
持續推動 RISE 計畫 打造臺灣數位產業 2035
為積極推動數位產業發展,數位產業署透過推動韌性(Resilience)、整合(Integration)、安全(Security)、賦權(Empowerment)的 RISE 旭升計畫,推動社會共榮、加速產業轉型、強化應變韌性等,實現強化全民數位韌性的目標。在數位經濟浪潮下,數位產業署更積極以數位科技為基礎,運用 New Opportunity(科技與數位、綠色創新轉型)、New Foundation(建構數據、人才與數位基礎設施)、New Landscape(數位產業創新與商模再造)等 3N 策略,打造臺灣數位產業 2035,實現包容性數位成長、韌性的數位社會、數位的大國戰略等願景。
呂正華說,在數位產業署規劃的臺灣數位產業 2035 發展目標,是要推動產業基盤轉型、建構數位信任環境、扶植新興科技產業、永續數位韌性臺灣。要達成此目標,首先是設定發展目標與路徑,即是以臺灣數位發展衡量指標,瞭解發展現況與後續相關風險。其次是建立數位發展衡量指標,運用明確、具體可執行 方式,提出數位臺灣 2035 指引方向與路徑。最後,建構全民參與國際鏈結交流平台,透過與各利害關係人、公民社群等,以循證、開放的政策溝通途徑,形成策略議題發展機制,系統性規劃數位臺灣十年發展願景。
[ 推薦閱讀:【專訪】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趙式隆 ]
有鑑於數位科技發展快速,對經濟、社會、產業、環境等各面向影響廣泛,數位產業署已成立 DIGITAL+數位創新補助平台,透過「獎勵」與「補助」的方式,聚焦推動數位相關產業創新加值,鼓勵資訊軟體服務企業自提升內部研發能量,並持續運用新興或具技術突破價值之數位科技項目,開發具市場應用價值之解決方案,進而開拓國內外市場通路、擴散知名度。根據數位產業署提供資料顯示,該平台將透過一般型計畫、主題型計畫等兩大面向著手,提供獎勵、補助等協助,期促成軟體及資訊服務業者自主提升技術或強化產品及服務能量,加速帶動臺灣產業及社會數位轉型。
值得一提,數位產業在推動 RISE 計畫之外,也關注到生成式 AI 應用(Generative AI)、區塊鏈技術之應用 (BlockChain )、ESG 淨零轉型與數位產業、Software 軟體策略(含開源軟體)等議題。目前正透過舉辦關鍵知識分享會等作法,期盼達成政策行動共識後,將相關做法融入臺灣數位產業 2035 發展策略中。
推動產業基盤轉型 實踐 2030 年資服+AI 邁向未來
前面提到,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與命脈,其產業類型橫跨各行各業,彼此之間的經濟實力亦極為懸殊。為協助產業接軌數位經濟浪潮,臺灣數位產業 2035 發展目標之一正是要推動產業基盤轉型,其中做法之一即是以雲端應用作為核心,透過跨部會政策規劃與評估,協調必要資源,並促進公私協力推動跨行業、跨領域之產業轉型,實踐 2030 年資服+AI 邁向未來的目標,普及產業數位轉型的目標。
產業基盤轉型將從強化基盤、創新服務、拓展市場及海外布局等三大面向著手,在強化基盤部分,首先是推動公私協力數位基建,打造轉型所需軟體共通元件、資安合規及互連機制,降低軟體重複投資、加速產業創新。其次則是數位服務採購環境再造,透過完善數位採購治理,推動優質認證之雲端服務與創新產品/服務進入政府市場。
呂正華指出,在創新服務部分,將從「技術創新及服務轉型」著手,強化微服務、容器化應用,發展輕量速效、領域整合數位雲服務。其次,亦會推動高齡科技產業,透過公私協力提供照顧高齡者的數位工具與資源服務,推動照顧服務數位升級。至於拓展市場及海外布局方面,同樣是從兩大策略著手,首先是推動各行各業數位轉型,拓展雲市集至社創組織、合作社、照護醫療等不同行業領域,擴大數位服務商機。在促成跨國合作海外試煉部分,將協助軟體新創爭取國際合作,推動資服業者打造跨國應用生態,進行海外試煉、展示。
值得一提,數位產業署已制定數位政府推動、數位生態防護、數據公益利他、數位科技普惠、共融數位轉型、軟體鏈結輸出、數位政府推動等六大策略,全力助攻軟體創新發展。特別是數產署、證交所協力合作,推動助攻國際市場、媒合國際創投等兩大策略,全力推動軟體產業發展,至今整體成效非常卓越。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