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各國日益重視 ESG,伊頓建議企業適時引進新一代數位化技術,有助於掌握碳排放的精準度。而伊頓專注在能源管理領域已超過百年以上,能扮演企業在 ESG 轉型過程中的最佳夥伴。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在全球天氣異常日益頻繁下,加上在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中,印度、中國等排碳大國,在歐美國家的壓力下,被迫宣布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後,讓 ESG 成為各國產業必須重視的議題。
如在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下,企業經常面臨不同利害關係人索取各種永續 ESG 資訊,然多數公司仍使用手動流程或電子表格,收集、統計、管理、呈報等各種資料,不僅浪費寶貴時間,也對永續部門帶來極大壓力。伊頓認為企業若能適時引進新一代數位化技術,則能有助於大幅改善企業掌握碳排放的精準度,同時達成促進協作、降低誤報風險的目的。
伊頓台灣與菲律賓總經理宮鴻華指出,企業應該針對自身 ESG 報告或碳足跡盤查,從環境、人力資源、供應鏈、財務等不同領域,整合各種資料與訊息,才能制定合宜的 ESG 政策。
伊頓專注在能源管理領域已超過百年以上,且設有「永續長」由執行副總領導企業能源轉型;在最新的能源調查中,探討數位化與能源轉型的關係,結果發現企業若能將營運優化和能源轉型積極結合,對於資產密集型和電力關鍵型的產業,可藉此轉型方式克服 ESG 挑戰,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和社會目標。
再生能源發電量暴增 考驗電網韌性
在實踐淨零碳排的趨勢下,伊頓預期未來 15 年,世界一半的電力將來自再生資源。 這背後代表會有越來越多的分散式能源出現,更多家庭、企業和社區將能夠透過生產和銷售再生能源,以及使用自身產出的能源,因此需要一套可管理和優化電力的系統。伊頓很早就觀察到此趨勢,所以早已採用「電網無所不在」的方式進行能源轉型,持續幫助客戶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將更多再生能源、儲能和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等,加入現有的能源結構之中,讓整體電網具備可持續性和彈性,同時達到降低能源成本支出的目的。
台灣身為地球的一份子,近幾年也同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從發電自由化到售電自由化,讓新能源發電併入台電全台電網之中,亦需仰賴更多穩定的智慧電網協助,才能促使眾多綠能發電等,能安全、穩定地成為供電力量,同時滿足企業用電大戶與民生用電的需求。為此,伊頓推出的 Brightlayer,也能協助產業優化電網性能和可靠性、整合可再生能源、遵守法規和規劃未來的軟體應用程式。
宮鴻華說,伊頓 Brightlayer 有專屬資料中心套件,可助企業進行容量規劃及 3D 可視化管理,並預測潛在問題且加以解決。其中,VCOM 透過 3D 建模技術可協助企業落實維運可視化目標,達到降低營運成本、加速資料中心的創新。而透過虛實整合方式,改善基礎設施能源使用效率、實現對設備的數位化遠端管理。這套解決方案的應用領域有三大部分,首先在電力供應中心部分,可優化電網性能和可靠性、整合可再生能源、遵守法規和規劃未來的軟體應用程式。
其次,在資料中心方面,能用於分散式基礎設施管理和資料中心營運的軟體應用程式組合,可整合資料、監控基礎設施、推動運營價值和性能、預測維護,以及維護安全。最後,在工業用電密集場域部分,透過智慧電源管理可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與安全性,以及優化營運的目標。
資料中心耗電量高 推動能源轉型迫在眉睫
隨著 Google、微軟等大廠紛紛台灣建置大型資料中心,讓能源議題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因為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大,成為國家能源轉型不容忽視的挑戰。根據國際能源署公布的報告顯示,2021 年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量達 2,200 至 3,200 億度,約占全球用電量 0.9% 至 1.3%。2021 年台灣總用電量 2,830 億度,推估資料中心耗用約 37 億度,接近全年太陽光電總發電量 50%,高於風力發電總量。
特別是現今全球消費者對網路的需求很大,如連網、工作、購物、遊戲、串流媒體、社群媒體等,會產生更多的數位資料,自然需要更多資料中心才能滿足各種需求,這也代表需要更多電力和更強大備援系統,才能達到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目標。在滿足全球對能源和資料需求下,資料中心需要更智慧、更有效和可控的電源管理,才能兼顧商業需求與能源轉型需求。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有 50% 資料中心正在尋求增加可再生能源,另有 47% 資料中心希望改善儲能,37% 資料中心希望將產生電力賣回電網賺錢。因此,新能源商業模式是改善資料中心電力管理的重要關鍵,唯有重塑資料中心的電力基礎設施,才能達到推動永續發展的目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傳統電力是從公用事業公司流向消費者,現今在再生能源蓬勃發展的當下,電力將在越來越多的分散式可再生資源和邊緣電力負載之間流動,如何確保整體電網的穩定變得非常重要。」宮鴻華解釋:「我們建議企業應該抓住能源轉型的新機會,藉由改造 UPS 加速邁向低碳未來,同時還可能產生新的營收。因為,電力具有雙向流動的潛力,資料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企業可從能源轉型中受益。」
面對 ESG 浪潮,伊頓建議企業應該從數位轉型著手,就是將傳統營運技術(OT)和現代資訊技術(IT)整合,在提升整體競爭之外,也可實踐財務和營運卓越的目標。儘管數位轉型已是多數企業的優先事項,只是現今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需要在營運團隊高層的支持下,才能達到提升數位化能力、加速採用數位化技術的目的。
宮鴻華表示,工廠的運作系統可分為製造與廠務兩類,製造系統負責生產,而廠務系統監控製造過程中的水、電等各種能源使用與管理。這幾年興起的智慧化概念,即是將此兩大系統升級,如透過可視化工具的協助,讓管理者可輕鬆掌握製造現場中的機台狀態,並降低工廠對人力依賴、提升產線效能。因此,企業在推動轉型過程中,必須要整合 OT 與 IT 兩大系統,並運用系統軟體進行智慧化管理,才能達成提高品質、如期交貨的目標。伊頓建議企業應該打造更安全具彈性的關鍵基礎設施,確保更有效率的電力管理,並對網路安全服務採用長期生命週期管理方法,才能克服 OT 網路安全人才缺口,打造能因應 ESG、法規挑戰的新世代能源系統。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