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ed Hat
不久前,資料庫仍被視為龐大的單體式系統,從未想過會拆解為微服務和進行容器化。隨著技術與觀念快速變遷,雖然將資料庫容器化可能不如容器化應用程式容易,不過其可帶來的效益更具重要性。資料庫需要容器化提供的敏捷性、可攜性和可擴展性,因此企業也正採取行動,並善用這些優勢。
Red Hat 近期贊助 Gartner Peer Insights 進行一項研究,藉由訪談全球 200 位技術領導者,了解企業如何在容器和 Kubernetes 上使用資料庫,以及企業正考慮採用何種技術部署這些工作負載。本文將分享報告中的關鍵洞察,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擊連結閱讀完整報告。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容器與 Kubernetes 採用率正在上升,且適用於各式各樣的應用情境
絕大多數受訪者已經在容器上運作資料庫,69% 受訪者表示進入採用中期或進階階段,其中的 4% 受訪者認為其企業已有明顯進展,而剩餘 65% 受訪者認為仍介於中間,意即已開始採用,但尚未以成熟方式使用容器上的資料庫。
此外,由於現在有許多工具可協助降低採用挑戰,前述數字預計將持續成長。Kubernetes Operators 和 Helm 圖表有助於自動執行 day-1 和 day-2 的營運作業,如安裝、配置、更新、升級,以及管理應用程式的生命週期,大幅簡化企業採用與持續維護的流程。
[ 推薦下載: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PDF ]
然而,受訪者採用 Kubernetes Operators 和 Helm 圖表的原因各不相同。三分之二(67%)受訪者將其用於運作或交易(transaction)應用情境,為調查中收到最多回應的選項;65% 受訪者則是在容器和 Kubernetes 上使用資料庫進行資料分析、發展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與首要原因不相上下。另外,部分受訪者(37%)使用容器將部署在虛擬機(VM)或裸機伺服器上的傳統資料庫現代化。(表1)
混合部署方法
企業採取多種方法在容器上部署資料庫,有 61% 受訪者採用雲端供應商的資料庫即服務(DBaaS)產品,為本調查中最受歡迎的方法。資料庫即服務是基於 API 的雲端服務模型,由服務供應商負責所需的資料庫物理基礎架構和伺服器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資源,其中包括效能配置,可從根本簡化管理。緊隨 DBaaS 產品之後的方法是部署雲原生資料庫如 Crunchy Data,Couchbase,MongoDB 等,有 52% 受訪者表示使用前述產品。
[ 推薦閱讀:低碼程式與公民開發者 ]
針對企業在兩年後預計如何取用資料庫,受訪者回答雖類似,但計劃部署雲原生資料庫及使用獨立資料庫供應商 DBaaS 產品的受訪者皆呈現上升趨勢,預計連網至容器和 Kubernetes 外資料庫的受訪者則逐漸減少,顯示更多企業希望在容器和 Kubernetes 上採用資料庫。
資料庫無處不在,且延伸至邊緣
邊緣運算持續為企業提供全新視野和體驗。由於重要資料相關決策也將在邊緣進行,為兼顧隱私、安全及合規性,企業正重新考慮資料儲存的位置。
大多數受訪者(63%)目前正在部署或預期在邊緣容器和 Kubernetes 上部署資料庫。計劃在邊緣容器和 Kubernetes 上部署資料庫的受訪者中,近四分之三(74%)會將其用於邊緣資料分析或 AI/ML 推論。相較之下,僅 18% 受訪者表示需要運作/交易資料庫以執行邊緣應用。
企業展現對混合方法的需求
就雲原生應用程式而言,資料庫和資料分析不可或缺,因其可加速資料擷取、儲存、處理和分析,而容器化資料庫現也成為應用程式的隨選公用服務。
Kubernetes 使用者經常混合使用多種方法,將資料服務整合至其叢集中。這些方式包含雲端資料庫、直接透過 Kubernetes 部署的資料庫,以及連網至叢集外運行資料服務的虛擬機。總結而言,能夠有效執行前述三種方法的平台將成為提供開發者敏捷性的關鍵。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