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年的 Web 2.0 一樣,邁向 Web 3.0 是必然的趨勢。
文/蔡孟凌(睿科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
讓我們回溯一下當年的狀況,從 2004 年以網路使用者為中心的 Web2.0 開始。當時,不少新創公司掌握商機、成功出線,紛紛搶佔新興市場。根據資策會的統計數據指出,光是 2006 年就有幾十億美金投入美國與亞洲市場。還記得當初 Google 以天價併購 YouTube、無名小站也被 Yahoo 高價收購仍讓許多人記憶猶新,如今18年過去,我們看到有更多平台在市場上各自佔據一個山頭,就當大家正各自插旗的時候,其實 Web3.0 的世界已在這十多年間悄然形成。
[ 推薦閱讀:成功創建NFT品牌代幣的關鍵 ]
2008 年金融海嘯讓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對資本和政府感到懷疑時,同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的人在網路上發布《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讓大家彷彿從中心化的金融框架中找出一條生路,於是開始有了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應用。而隨著近年來新科技和硬體的提升,區塊鏈的項目也從當初貨幣交換、資料儲存,來到智能合約、、與物聯網的結合等,更多的落地應用產品和商業模式應運而生。
[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下載 ]
傳統產業可能對於「區塊鏈」一詞相對陌生,不過我們可以從「數位轉型」來看,或許就會容易理解許多。
這幾年企業對於雲端運算、Big data 分析、虛擬實境、數位體驗等科技已不再陌生,也很清楚「運用新興科技驅動數位轉型」是一個重要的商業策略。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調查發現,數位轉型成功的企業不僅「利潤平均增長率」是其他企業的兩倍,更有機會可以「延續所創造的價值」。
然而,推動這樣商業策略的企業,卻只有 35% 真正地達到數位轉型的目標。這是怎麼回事?他們遇到什麼問題?
本文將從產業的角度出發,檢視在數位轉型、踏入 Web3.0 的過程中企業會遇到的問題,並嘗試提供解決方式給讀者參考。
企業應用的挑戰
儘管我們看到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演變快速,建立許多生態系和商業模式,然而目前 Web3.0 的應用數量仍遠低於 Web2.0,這是因為面臨許多技術上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
1. 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Scalability )不足
缺乏可擴展性是區塊鏈面臨最大的限制之一,目前大多數的區塊鏈仍無法達到 Web2.0 可擴展性的水準。例如每當以太坊區塊鏈收到更多流量時,相關的成本和交易時間都會大幅增加。
以太坊開發社群這幾年來致力推展「以太坊 2.0」(Ethereum 2.0),將原本的 PoW(算力驗證)轉換為 PoS (持有驗證),透過把當前支付給礦工的優先費用,轉而支付給執行層上由驗證者控制的地址,希望可以帶來更加節能、多樣化、分散性與抗脆弱的共識參與。
當然目前還有其他公鏈可以處理更多交易、提供更高的每秒交易量(TPS),但這通常也衍生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相容性等問題,建議企業在選擇公鏈時可以就其可擴展性、跨鏈支援性、生態系的成熟度等進行考慮。例如以發行 NFT 而言,除了要慎選「項目方」外,對於 NFT 後續的賦能,和如何持續為企業創造數位獲客、價值再造、跨領域的商業模式,都是需要考量的方向。
2. 數據隱私回到用戶手中
在 Web2.0 的時代,由社交媒體、網路社群組成,讓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交流互動。進入到 Web3.0 後,透過去中心化的網絡提供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區塊鏈技術讓「數據隱私」和「數據所有權」回到個人,讓第三方對用戶間的控制降到最低。也就是 Web3.0 是透過點對點通訊、支付、服務和市場提供基礎,而「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在這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站在產業角度,我們需要思考,過去以掌握用戶資訊和服務狀況為企業營運的核心價值,而在 Web 3.0 時代到來,由於「數據隱私」和「數據所有權」已經回到用戶手中,那麼企業營運的核心價值勢必也將跟著改變。
數位轉型並不是拯救企業的萬靈丹,也無法一體適用所有的產業,我們需要了解如何善用數位科技的新力量,讓企業在這波浪潮中走向下一波成長曲線。
3. 專業人才短缺
數位轉型最終執行的還是「人」,然而我們也發現目前區塊鏈面臨人才短缺,這是由於區塊鏈技術發展時間才 10 多年,不少人是透過自學而成,再加上此類專業人才過於年輕也造成企業管理上的問題。因此企業若可以保有既有的專業人才,並同時協助整體員工改變思維和提升技能,便能將企業帶向轉型道路。
另外,在技術提升上,也可以尋求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商合作,目前有一些開發商已經開發屬於 Web2.0 企業的 API,讓傳統產業可以用更低成本和不影響既有的組織架構下,順利轉換到 Web3.0 的應用場景。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當整個世代邁向 Web3.0 是必然的趨勢,那麼企業要不要轉型就成為了一種「價值選擇」。就像當初的手機從功能型轉換到智慧型,站在手機業者的角度而言,功能型的手機一樣可以拍照、傳訊息、打電話,但如果要因應趨勢轉型為智慧型手機,不管從人才、軟硬體設施都要大幅度的變動,勢必會面臨組織改造、企業文化等衝擊。反觀站在使用者和科技應用的角度,有許多的應用程式只能運行在智慧型手機上,甚至有更多的軟硬體只支援新一代的手機。同樣地,Web3.0 雖然還正在建構階段,這時間點正是企業可以來建構、部署、多方驗證新構想,以加速企業轉型進程,並且在新的世代中搶得先機。
[ 閱讀所有蔡孟凌的文章 ]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得知使用者一旦進入平台後,在平台正常持續運作的前提下,使用者的黏著度高達九成,僅有約一成的用戶會轉換平台,因此「搶得時間的優勢」可以使企業可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得以持續成長與創新,以創造新世代的數位經濟。
在下一期的專欄中,我們將針對企業在轉型上的商業模式進一步的分析,分享幾種落地應用的模式。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