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服務科學暨創新國際研討會
永續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而 ESG 的落實則更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各項經濟活動。無論是製造業,還是醫療業,各產業正積極融入服務科學的應用,從多方面推動 ESG,以打造一個環境友善的循環經濟。
文/丁友庭
台灣服務科學會(Service Science Society of Taiwan, S3TW)從 2011 年創立以來,不斷深根於匯聚全球產學相關能量,提升跨領域學術研究,並積極培育人才來幫助產業創新,從而增進社會幸福與永續發展。於 7 月 23 日至 26 日,台灣服務科學會與輔仁大學管理學院服務設計研究中心在輔仁大學國璽樓共同舉辦了「服務科學暨創新國際研討會」。在研討會期間,特別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盼能從服務科學的角度出發,為台灣的產業注入 ESG 發展動能。
響應「臺灣 2050 淨零排放」的政策,各個領域的企業正積極加入淨零轉型的行列。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根據 IEA 的 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3 的報告,全球投資再生能源已超過 1.7 兆,而電動車銷售量也比 2018 年提高六倍。
永續發展相關法規的制定正促使產業界更加積極推動 ESG。例如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對國際貿易產生極大影響,這導致許多國際企業開始擬定內部相關應對政策。在科技與法規的影響下,簡又新董事長強調,永續發展的推動正從內部的合規轉向外部的價值行動,許多企業正採取更多元管道與對話來共同落實 ESG。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為了減少資源的耗損,市場出現了許多共享模式的租借平台,如 Airbnb 與 Uber。密西根大學教授 Saif Benjaafar 指出,雖然共享模式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率,並降低購買和擁有產品的成本,但仍會面臨共享模式的營運管理困境。GoShare 即是一個很貼切的台灣案例,雖然它為市場帶來更靈活的選擇,但並不是每個城市都可租借。由此可見,區域性的政策仍是影響了共享租借平台的運作與普及度。
綜觀產業界響應 ESG 的行動,服務科學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擁有資訊管理博士背景的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表示,服務系統正是推動環境永續的催化劑,特別是在醫療、交通、金融與教育的領域。從產品一開始的設計、產製、使用,到最後回收處理的階段,企業都需要謹慎評估每個階段對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社會經濟影響等方面的影響。
ESG 轉型之浪推動了循環經濟,也進一步為企業的營運模式帶來新契機。除了強化內部員工的環境永續意識之外,企業也需建置一個從上至下的整合評估系統。巨大集團經理劉家傑指出,從材料到包裝,再到產品生命週期,巨大集團與供應鏈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努力減少整個製造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 推薦文章:資訊長的 ESG 執掌以及相關系統導入現況 ]
而全球頂尖 ICT 公司之一的宏碁(ACER),除了致力於打造一個硬體、軟體和服務相互融合的系統之外,也正積極執行 ESG 政策與淨零策略。宏碁公司永續長劉靜靜表示,從設計到取得原料產製、包裝出貨、維修翻新、與後續電腦和電磁的回收,宏碁集團盼可以透過這一系列的服務,為市場創造出一個永續的循環經濟。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分享,有別於其他產業,ESG 的落實讓醫院有更永續的管理,醫院雖然不產製產品,但醫療照護的服務系統卻是與 ESG 環環相扣。當醫院更有效管理能源與醫療用品時,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且幫助醫院系統與健康照護更佳化,同時也能回饋社會,為國家帶來更大的益處。
然而,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關於隱私、偏見、以及安全性的議題。在服務科學暨創新國際研討會中,許多前瞻性的研究也對現今產業界的 AI 趨勢帶來正面的回饋。透過服務科學會的平台,讓學界與業界可以在一起找到實際落實 ESG 策略。
台灣服務科學學會理事長黃三益表示,學會透過每年的國際研討會幫助學界與業界可以與國際接軌,並建立一個產、學、研究機構之間的關係網,為未來培育更多人才。馬來西亞服務科學學會理事長 Norani Nordin 提及,馬來西亞服務科學學會也正積極地透過研究、教育、與社群,促進產業和政府之間提升對服務科學的應用。日本服務科學學會理事長 Masaaki Mochimaru 強調,其學會也正透過社會科學與工程學,為產業界找尋技術性解決方案,並幫助學界與業界可以進一步的合作。
服務科學正成為產業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三位服務科學學會理事長皆表示,盼未來能在亞洲地區有更多產學界的交流與合作,以提供給產業界研發人員更多可執行的服務科學應用方案。在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服務科學的前瞻性研究將為產業提供了新方向,一同共創循環經濟,落實 ESG。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