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孫培然·彙整/CIO編輯室
當前國際的智慧醫療評量,美國 HIMSS 與 Newsweek 的評量具有相當知名度與信譽,本篇特別來討論一下 此兩大評量方式。
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的成立宗旨,主要是為了要提升全球醫療機構資訊化建設和應用水準,推動資訊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提高病人安全以及改善醫療服務品質。
[ 推薦閱讀:建構醫療資訊系統標準交換環境,朝向數據新應用 ]
基於前述目標,HIMSS 訂定了一套整個評量醫療機構實施電子病歷水準的模型,簡稱為 EMRAM 模型。EMRAM 模型對醫療機構的資訊化評比分數,又稱 EMRAM 評量指標,可以從 0~7 共 8 個等級來評定,最高等級就是 HIMSS EMRAM 7,目標是希望能提高病人安全、改善醫療品質、提升效率和可靠性。
由於每一個等級的 EMRAM 評量指標代表不同的資訊化建設水準和成熟度,每一個等級都會依照不同的評定水準去做評定,所以 EMRAM 評量指標除了可以用來說明所代表的資訊化成熟度和相應的應用領域外,使用 EMRAM 評量指標,可以幫助醫療機構了解其資訊化水準和相對位置。
HIMSS EMRAM 規範與認證
HIMSS EMRAM 評量規範首先是從實際應用功能來要求,每一個級別所要求的應用必須實際上線運作,否則就無法達到標準。其次就是功能面的落實,也就是要達到一個級別的前提是,所有更低級別的功能都必須實現。比如說要到 7,就是 0~6 都要完成才算。最後還有一個要求,就是 3~6 級必須至少有一個科室或護理站實施,例如神經外科護理站。如果在滿足前述的規範後,有更好的成果,就可以加分。
HIMSS EMRAM 評量規範特別強調,評審委員的遴選要求非常嚴謹,必須具有 HIMSS Analytics 專業背景,或是醫院通過 HIMSS EMRAM 7 級的專家來擔任。評審成員中必須至少有一名為 HIMSS Analytics 的專業評審委員,如果有專家曾經為接受評量的醫院提供顧問諮詢,就不能參加該次的正式評審委員,以避免瓜田李下。
HIMSS EMRAM 的認證流程,首先必須要提供自評表。醫院可以直接到 HIMSS 官網,填寫醫院的相關基本資料以及自評表,然後提交至 EMRAM 評分系統,系統會根據填寫的資料自動計算得分,如果達到 6 級分以上,就可以申請 EMRAM 6 級的現場評審,必須要先通過 6 級評審,醫院才可以申請 7 級的現場評審。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HIMSS EMRAM 會根據醫院規模、地理分佈和系統複雜程度安排評估,6 級的評審通常會有 2~3 名委員來進行評審,評審時間為 1~2 天。如果是 7 級,通常會有 3~5 個評審委員,審查時間通常是 3~5 天,全面詳實評估醫院資訊系統的基礎建設和應用情況。
HIMSS EMRAM 現場評審的重點,會實地檢視護理站或檢查單位的無紙化應用其況,並確認資料傳輸及應用,是否符合資訊安全規範;檢查臨床作業流程是否都有做到閉環管理,還有就是醫療智慧化管理是否充分應用數據管理,如相關的資料是不是有結構化,最後則是檢測病歷結構化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是否有達到最高水準。
數位健康指標
接著要談的是美國另外一個叫做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DHI)的評量重點。數位健康指標的評比,主要是用來衡量數位健康生態系統的進展情況。數位健康生態系統是用來連結臨床醫師、醫療照護團隊和民眾,讓他們可以在安全和隱私的環境中,隨時使用數位工具來管理健康與保健方面的資料。
在營運和照顧服務的過程當中,會就已達成的相關成效來進行衡量。衡量的成果會根據數據的充分解析轉化成實證,以支持決策和照護服務提升品質、安全性和永續性績效。
數位健康指標的目的,是希望能建立進階的數位健康生態系統,利用數位工具來管理個人健康,可以讓個人及臨床醫療團隊在安全隱私環境中進行聯繫,在需要時提供即時照護支援,並且以資料和真實證據提供的資訊結果,來驅動營運流程,以實現卓越品質、安全和永續的成果。
數位健康指標的評量評級可以分四個構面,第一是資訊交互運作能力(Interoperability),不同的資訊系統、裝置和應用系統,在組織、區域和國家範圍內可以做到即時無縫接軌的資料交互傳遞。
第二是以人為本的健康照護(Person-Enabled Health),利用數位技術支援個人健康和保健目標的自我管理,而且能依據個人獨特的生活環境、偏好以及健康需求選擇而形成。
第三是預測性的結果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能將醫療保健的資料轉化為知識,做為個人健康團隊和醫療保健系統的決策依據,以此建立個人化的醫療服務和預測風險,以獲得最佳的照顧成效。
第四個構面是治理和從業人員(Governance & Workforce),要確保資料的隱私、安全與管理永續發展。透過穩健的資料管理、政策和決策程序,支持數位醫療保健系統的高績效。
數位健康指標的評量分為兩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根據前述的四大構面大約 100 多個指標問項進行調查。為了促成快速含有區別性的回答,回答選項包括未啟用(0%)、最低限度啟用(1~25%)、稍微啟用(26~49%)、大量啟用(50~94%)、完全啟用(95~100%),由醫院自評。
第二階段是數位健康評量,採用線上視訊方式訪談,包括醫療、護理、資訊等等相關單位都要出席進行簡報,並回答達成的相關成效。評分規則將分數範圍設定為 0~400 分,如果有達到第 6 級或第 7 級的醫院將獲得額外加分。350 分以上為高於全球水準,160~349 分就是符合全球水準,如果低於 160 分為為低於全球水準。整個數位評量流程從啟動到完成,大概要兩個月的時間。
美國 Newsweek 全球智慧醫院評選
美國 Newsweek的全球智慧醫院評選,這個評選在台灣醫療界造成轟動,因為智慧醫療雖然在台灣醫療界相當興盛,但也只有台中榮總在 2022 年得到這個殊榮,所以台灣醫療界對這個評比非常的重視。
美國 Newsweek 全球智慧醫院評選是由 Statista 和 Newsweek 共同合作舉辦,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醫院在全球數位化轉型的透明度。每個被提名的醫院都經過非常嚴格的審查,除了會使用案面研究,也會透過電腦雜誌、書籍、文件,以及網際網路搜尋等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品質保證,評選標準包括醫院在數位轉型方面的領導能力,以確保獲獎醫院展現在數位轉型中的領導作用。
智慧醫院的排名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國際線上調查,醫院管理者和醫護人員會被要求推薦全球領先的智慧醫院。第二個步驟是國際醫院調查,了解評估醫院對數位科技的實施和使用,並由資訊主管或高階主管來進行驗證。第三個步驟是案面研究,每一家指定的醫院必須要進行案面研究跟驗證,確認醫院的智慧醫療成效。
[ 推薦閱讀:孫培然專欄所有文章 ]
智慧醫院的評分模式,第一個評量基準是網上調查,會透過電子郵件邀請數千名國際知名醫院管理者和醫護專業人員來參與,用線上問卷調查全球智慧醫院的聲譽,以及推薦聲譽較佳的醫院,聲譽評分佔總分的 95%。第二個評量基準是醫院數位技術調查,透過問卷直接調查醫院的數位技術情況,佔總分的 5%。
有關推薦聲譽的標準及權重方面。國際推薦權重為 50%,本國推薦權重為 45%,不允許推薦自己的雇主或醫院。評選者除了要針對醫院進行排名外,還要針對電子功能(Electronic functionalities)、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數位影像(Digital Imaging)、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Robotics)等項目,提出最優秀的突出項目。
醫院調查則涵蓋五個主要類別,分別是電子功能,是評估醫院資訊系統的實施情況;遠距醫療,是評估實施遠距會診的技術及相關設備的應用情況;數位影像,是評估使用 VR/AR 技術支援病人的診斷及治療的情況;人工智慧,是評估醫院用人工智慧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的情況;機器人技術,是評估使用手術機器人的實施和評估情況。參與評選的醫院需要至少回答三個類別的實施情況。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