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與暉(Pure Storage 大中華區技術總監)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來到1億7千多萬,隨著近期台灣第一線醫療戰況緊繃,面臨病患數量驟增以及時間壓縮的多重壓力,醫療照護系統承受著嚴峻考驗,政府甚至緊急頒布了「醫療應變策略」,停止或延後任何非緊急醫療服務,目的就是為了保全醫療量能,全力對抗疫情。如今疫情大敵當前,台灣醫療機構正面臨大量資料工作負載與醫療系統整合上的挑戰,筆者從儲存與資料應用的專業觀點出發,希望能夠為正在這場戰役中拚搏的台灣醫療產業帶來一些幫助。
過去這段時間受到疫情影響,如同絕大多數的產業,醫療業也加速了轉型的腳步,大數據、雲端和AI分析也成為這場防疫戰爭中相當重要的武器。然而,光是武器強大還不夠,使用者等級也必須隨之提升,有能力操控並且懂得善用,才能將攻擊力量充分發揮出來。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一般來說,醫療環境中的資料來源,從病患的收治表單與線上掛號資料,到醫師的醫囑、處方、檢驗結果和診斷影像等,每一名病患皆會累積一定程度的電子醫療記錄,加上醫師透過穿戴式醫療裝置(wearable devices)以及醫療物聯網(IoT)平台蒐集病患資料,甚至是遠距醫療會採用的AI輔助診斷相關技術,將患者資料上傳至雲端並進行分析,大量數位資料持續累積,勢必將加重醫療系統的負荷。因此,醫院的資訊系統效能必需持續提升,以確保資料的穩定性,提升其運用效率,並且能夠持續穩定的蒐集、儲存、分析與管理大量資料,才能有助於醫療機構提供更快速靈活、更個人化的療程,進而改善病患就醫體驗,並且在緊要關頭做出最正確即時的判斷。
過去,醫療資料的儲存與管理相對單純,醫療機構基本上就是將資料鎖在檔案櫃中,將電腦實體隔離(air gap),確保其無法連上網際網路,徹底保護資料,免受駭客侵擾。然而這樣的作法會增加成本與複雜性,尤其是紙本資料的歸檔保存,通常需要占用很大的實體儲存空間。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IT採購趨勢 ]
現今,台灣醫療資訊化程度其實已有相當水準,然而距離醫療的數位轉型卻還有一段路要走,根本上必須先在觀念與思維上有所突破與改變,好比傳統就醫問診的方式,因為疫情影響受到侷限,大家不得不開始思考或採用其他的醫療模式給予病患妥善治療,可以說,疫情某方面更迫切的開啟了人們對於醫療如何能更完善被實踐出來的想像。
疫情大敵當前,醫療數位轉型迫在眉睫,相信堅強的資料儲存架構能從根本上減輕醫療產業的負荷,幫助醫院更為妥善的運用資料來回應醫療現況、提升績效,為工作人員提供現代化資料體驗,更為病患提供更好的醫療。現在,該是讓醫療數位轉型落地實踐的時候了!
醫療資料靈活運用 三大特性缺一不可
IDC曾預估2025年時,全球所產生的資料量將達到175ZB,而資料量的暴增也將產生資料安全疑虞。因此,在醫療數位化的過程中,若想要善用這些資料,同時又希望符合隱私法規,避免侵犯病患隱私或威脅醫院內部網路安全,醫療機構就必需多加思考如何部署靈活又安全的儲存解決方案,並且以能充分達到這三大特性為目標:安全性、可用性、高效能。
●特性一:安全性(Security)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警告,醫療機構已成為駭客的主要目標,隨時都可能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其中最常見的威脅之一就是勒索病毒。這類攻擊會封鎖受害者的資料,並要求支付一筆可觀的贖金來救回資料,而且還無法保證付完錢後,駭客就會兌現承諾將資料歸還,例如2019年台灣醫療院所遭受大規模勒索病毒攻擊,就造成數十家醫院應用系統檔案被加密。這樣的狀況,一旦發生在疫情緊張的非常時期,恐怕直接危及病患的性命。
從資料儲存的觀點來看,醫療機構必須建構強韌的IT架構,藉由資料保護、備份軟體整合與高效復原功能這三大面向來進行強化,才能有效防範勒索軟體。妥善的備份解決方案可以為資料製作快照,加速資料復原時間,駭客也無法刪除、篡改或加密快照,因此可用來復原組織的電腦系統,將勒索病毒攻擊所造成的停機時間降至最低。
●特性二:可用性(Availability)
傳統儲存解決方案很難負荷龐大的電子醫療記錄,無法滿足醫療組織複雜的儲存需求。當醫療機構需要整合企業內部的儲存系統與雲端平台時,就必須建置一套能夠跨越不同雲端作業環境的架構,擁有高穩定性,能夠確保任何狀況下服務不間斷、系統不停機,具備高達99.9999%可用性的現代化資料儲存解決方案。
醫學的進步,來自於持續不斷累積的大量醫療資料。隨著資料量增加,醫療機構對於資料儲存的需求勢必將不斷成長,因此可以視需求彈性升級與擴充、並滿足多樣化需求的資料儲存解決方案,就成為主流的趨勢。不僅如此,若能提升醫療資料減量比,大幅縮減儲存空間使用率,使得資料中心空間得以被充分利用,運作效能大幅提高,將有助於重要資源投入醫療組織的關鍵任務中,幫助醫療從業人員更有效率的使用資料,亦能夠成功降低整體營運成本。
擁有符合自身需求的資料儲存平台,並依據需求量購買所需的儲存服務,不僅可為醫療組織省下大筆的資本支出,還能妥善運用資料提升效能,為病患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也為醫療人員帶來良好的現代化資料使用體驗。
●特性三:效能(Performance)
醫療人員每日都需處理大量的病患資料,並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精準判斷,提供病患最全面且正確的醫療服務,因此可以說「速度」對於醫療產業在資料效能的表現上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關鍵特性,讓各單位人員能減少資料載入及等待的時間,提升醫師看診效率,使行政人員更有效率的運用資料,減少加班需求也提高工作效率,將節省下來的時間成本投入於醫院的關鍵工作中。
此外,在智慧醫療的發展過程中,人工智慧(AI)於醫療領域的應用重要性與日俱增。對於醫療產業來說,能夠利用人工智慧分析出最佳醫療建議甚至預測病情,是醫學界一直以來的願景,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景,就必須累積大量的醫療資料,並藉由機器學習與高速運算,進一步協助醫療領域以更快的速度分析、利用並發展AI,加強臨床上的醫療應用。擁有高效能的儲存設備,不僅能夠大幅提升AI核心實驗室的研究效率,讓資源更能夠充分被運用,更能幫助醫療機構走在AI醫療應用發展趨勢的前端。
[CIO都在讀: 導入微服務重構現代化HIS架構 ]
發揮資料的力量 化危機為轉機
台灣擁有世界上最進步的醫療體系,疫情所帶來挑戰雖然艱難,卻促使我們用全新的思維看待問題,從方方面面積極去解決問題。穩定、安全且高效能的儲存系統,能加速龐大資料的蒐集、規整與利用,將可優化AI在醫療領域上的應用,使醫療人員能夠更迅速的發掘病患的病癥,加速醫療研究與臨床應用發展,藉由現代化資料體驗,相信能為醫療帶來嶄新的突破機會,提供給病人更完善的服務,危機亦能成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