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碳的大趨勢下,企業如何布局碳排放及碳中和等策略,是近來最受關注的議題。最近我看到貿聯控股公司宣布與臺大實驗林合作復育森林的計畫,在南投水里 2 公頃林地上種植 3,000 株樹苗,個人覺得這對電子製造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示範,此外植樹對企業碳權又有什麼助益,這些都很值得進一步分析理解。
貿聯是連接器領導大廠,總部設在美國加州,創辦人梁華哲、鄧劍華來自台灣,26年來已成為全球電動車線束龍頭品牌。此外,貿聯今年完成併購德商 LEONI AG 旗下工業應用事業群,全球生產據點由原本17個增加到32個。此次貿聯宣布在台灣植樹進行節能減碳,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小事情,但我認為有幾個層面值得分析探討。
首先,貿聯種了這些樹,在減碳上有多少貢獻?以實際減碳量來看,此次是在 2 公頃林地種植 3,000 棵樹,以每公頃森林每年固碳量 12.5 噸計算,預計在未來 20 年吸收二氧化碳總量約達 500 噸。
[ 閱讀所有林宏文的文章 ]
至於在碳中和的實績上,以 500 噸碳排放量來算,目前貿聯台北據點每年因為用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約 12 噸計算,相當於未來 40 年碳排放總量會被這片森林吸收,間接也宣告貿聯集團台北據點已達成碳中和。
在眾多上市櫃公司中,貿聯並非是第一家植樹育林的企業。今年三月,玉山銀行也宣布與台灣大學攜手,每年在玉山台大實驗林種植一萬棵樹,連續10年要種 10 萬棵台灣最重要的針葉五木。
不過,玉山銀行屬於金融業,貿聯則是電子製造業,除了台灣,貿聯還有遍布全球的32個據點,這種生產及營運基地滿天下的情況,正是台灣電子業的縮影,貿聯如何推動減碳節能的經驗,可以給許多電子業參考。
其實,以種樹取得碳權抵換碳排放量的做法,在歐美已非常普遍,但台灣因尚未有一個明確、可以與全球接軌的碳權憑證制度,目前林務局還在制定法律中,因此即使台灣公司想要種樹,卻又不確定碳權能不能抵換下,願意像玉山銀或貿聯這樣純粹愛地球、愛台灣的公司確實不多,多數企業仍在觀望,要等到碳權制度更明確後才願意做。
[ 推薦下載: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PDF ]
在貿聯和台灣林務局及臺大實驗林的溝通過程中,發現在企業贊助復育森林上,其實已有很成熟的行政流程,但無法吸引大多數台灣企業共襄盛舉,原因正是台灣碳權制度還不確定。
不過,貿聯推動這個植樹復育森林計畫,目的是希望給集團旗下歐、美、亞洲所有據點一個示範,指引出一條達成碳中和的途徑,未來再把台灣經驗複製到其他據點。
除了這次的植樹計畫外,貿聯也很早就展開節能減碳行動。從 2018 年起,貿聯持續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除美國總部及中國常州廠採用再生能源外,昆山、深圳及馬來西亞據點也都有自建太陽能發電系統,統計至 2021 年,使用再生能源比例約達集團總用電量 6%。
此外貿聯也預計,今年下半年歐洲2個廠區斯洛伐克及塞爾維亞,都將啟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年發電量 10 萬度,佔集團總量 0.2%,另外正在擴建新廠房的常州廠,也將在明年開始太陽能發電 10 萬度;興建中的台南廠更以綠建築為設計標準,太陽能屋頂為基本設施,預計 2024 年起貢獻發電量約 30 萬度,佔集團總量 0.6%。
至於設定未來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上,因為今年新併購案加入15個生產據點,貿聯正重新彙整全球據點的資料,包括當地的綠電資源、可供電額度,另依每個據點的實際用電模式及規模,規劃使用再生能源比例目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除了植樹育林外,貿聯正加緊進行包括採購綠電、取得碳權憑證抵減碳排量等做法,而且進度已明顯超前。貿聯原本的碳排放減量目標為,2030 年碳排放密度較 2020 年排放密度降低 42%,統計至今年第一季已降低 36%,預計明年就可以提前達成原本 2030 年減碳目標,等於是提前7年完成。
若對比國內其他耗電量大且碳排放高的產業,像是能源密集產業如半導體,或是碳排放密集的鋼鐵與石化業,貿聯低耗能、低碳排放量的生產特性,有助於貿聯更經濟、更快速地達成淨零轉型。
貿聯董事長梁華哲也指出,貿聯在綠電與碳排淨零等布局,都是因為對永續發展有高度重視,因此相關節能減碳計畫都全力推動,並獲得董事會支持,持續向碳中和甚至淨零排放而努力。
最後,大家可能都會有興趣了解,到底貿聯種了這些樹,總共要花多少錢?根據臺大實驗林的公定價,每公頃 20 年 180 萬,這次合作認養 2 公頃森林,貿聯共投入 360 萬。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把 360 萬元花在碳權還不明確的地方,看起來並不划算,但做這件事真的沒有效益嗎?我認為,永續發展已是無法逆轉的大趨勢,雖然很多制度尚未健全,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仔細想想,這些植樹一定會對環境帶來正面助益,也實際帶來減碳效果,只待未來碳權立法通過後,就能夠被明確定義。而且更重要的是,貿聯或玉山銀以更前瞻性的作法,贏得社會正面評價,這種企業形象的提升,顯然也遠比 360 萬元要高出許多。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