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路管理見長的華電聯網通過 ISO 27001、ISO 27701 雙驗證,並且有經驗與技術能量豐富的資安顧問團隊,協助政府單位及企業強化整體資安防護力。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根據資安公司公布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全球資安事件頻傳,是過往的數倍以上,也凸顯出強化資安防護機制的重要性。
華電聯網觀察到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期間,對網管、資安等需求逐漸高漲。其關鍵在部署新網管系統時,可能會面臨新舊機型交替的困境,以及不同產業不同面向之設備考量,恐怕衍生出非預期的資安問題。在此狀況之下,企業應該尋找兼具網管與資安經驗值的夥伴,才能讓企業在跟隨科技變動的同時,具備有效管理設備應用和提供智慧化的服務規劃與選擇。
[ 推薦閱讀:如何選擇雲端物聯網平台 ]
華電聯網董事長陳國章說,多年前華電聯網已經察覺到資安即國安的趨勢,我們認為企業及政府都需要透過多元策略,保護網路連線的安全性。有鑑於此,華電聯網也透過多項策略協助政府和企業提升整體安全。首先在安全驗證部分,華電聯網在兩年前即通過 ISO 27001、ISO 27701 雙驗證,是首家獲得此雙驗證的系統整合商(SI),並且成立資安顧問團隊,協助政府單位及企業強化整體資安防護力、通過資安驗證。在 IT 基礎架構方面,則是建立零信任安全架構,以降低惡意程式入侵的機率。
邁向數位轉型之路 需克服四大痛點
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疫情所帶來的商業模式改變,利用數位科技替公司內部的管理達到更智慧化、數據化的運作模式,是現今社會的一個趨勢。數位轉型連動的是公司內部新舊系統對接串流以及資安維護上的需求,華電聯網看到企業在科技變化快速的情形下,常面臨資安、合規、Big data 運算,以及基礎環境複雜性日增的挑戰。因此,無論是系統的更新、新技術的導入,都是邁向數位轉型過程中的必經過程。
不過,在上雲或是佈置新的網路技術時,可能衍生出非預期漏洞或潛在的惡意行為,也讓網路架構的風險增加,以至於爆發敏感資料被竊取等事件。在網路管理有豐富經驗的華電聯網,觀察到市場有幾個明顯的需求與痛點。
副總經理楊祈煌指出,大量設備物聯網化,迫使企業內部網路架構必須不斷擴充升級但因環境中也同時存在大量傳統設備,以至於衍生出後續管理上的問題。因此,企業需要一套先進的網路管理工具,便於管理不同廠牌及不同技術範圍的網路設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再來,即企業希望在大量蒐集資料之後,快速啟動分析、預警等工作,並透過監控中心掌握設備狀況,降低管理工作負擔。在此狀況之下,整合性越高的管理機制、融合客戶日常的運作流程,甚至引入 AI 元素的 AIOps 網路管理,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工具。為此,華電聯網可提供客製化服務,助企業打造所需的網路管理工具,以便能快速找到問題所在處,而相關資料能透過可視化儀表板(Dashboard)與戰情室來呈現結果,此外,相關資料治理、資料分析、3D Dashboard 等智慧化需求也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由於所有連網設備都有資安疑慮,必須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管理。新世代網管系統可同時做到資產管理、資安記錄整合,大量節省 IT 人員處理繁瑣的資安稽核、報表整理、資安管理的議題。當發生資安異常狀況時,新世代網管系統可偵測再連動資安與網路設備,做到即時與快速反應,降低惡意程式對公司造成的衝擊。
推動 Ace for Any 提供多元化服務
為因應研究機構的市場報告,2021 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為 2,500 億美元,預期在 2028 年將增長到 5,700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2.7%。在行業別上,汽車、航空和國防等是智慧化最積極的產業,而石油、天然氣、機械設備商等亦迅速擴大智慧製造領域。華電聯網認為在智慧化趨勢下,企業必須有思維上的轉變,從硬體設備到人員培訓等都必須有進一步的精進。
因應市場的轉變,2021 年華電聯網轉型為聯網應用創新整合服務商,推動超乎想像(Ace for Any)的品牌核心理念,主要動機及目的在於看見市場趨勢從傳統的買賣行為轉為服務導向的模式,因此在借助數位科技轉型之外,也同時決定品牌重塑。增加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建立品牌價值以及跟上、下游廠商串聯,與客戶成為共同合作的夥伴。
「我們觀察到企業對資安管理需求日益強烈,如想在短時間內了解資安活動、可疑風險等訊息,因此對資產盤點、黑白名單、資安拓譜圖等網管系統需求非常強烈。」副總經理鄭炤仁解釋:「不光如此,企業也想透過大數據等工具,分析企業內部網路狀況、資訊安全、防禦能力、可疑行為等指標的設備,才能協助企業即時對風險行動提出對應的決策和防範,完善資安防禦工事。」
由於網路設備的管理工作艱鉅,加上電信、政府及企業等產業需求不同,華電聯網建議選擇功能完整的設備、管理範圍不限廠牌,以及具備完整 FCAPS(Fault、Configuration、Accounting、Performance、Security)五大網管功能,有助於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產品若能夠標準化和客製化兼具,在建置智慧網管系統也有更高的 CP 值。
鎖定5G應用 整體成績亮眼
隨著 5G 技術逐漸成熟,應用範圍也日益廣泛,根據 MIC 公布研究報告,預估 2022 年台灣通訊產業市值將達到 4.55 兆元,其中 5G 相關投資占比高達 45%。華電聯網很早就看好 5G 帶來的全新市場商機,已推出多元5G整合服務方案,且取得豐碩成果,如接受交通部委託制定 5G 車聯網產業標準、與工業局合作 5G 電信開放網路標準驗證平台,以利台灣廠商研發 5G 專網設備。此外,也與雙北市共同推動 5G 智慧杆聯盟、開發新北市與台南市的 5G 智慧園區應用、協助虎科大跟交通大學打造 5G 智慧校園應用,以及建置桃園機場 5G 沉浸式體驗區及 5G 智慧旅運空間服務等。
當物聯網的世代搭配 5G 專網技術,可應用在眾多領域之中,如透過 5G 網管智慧分析、5G 傳輸網路和 5G 資安等,配合公有雲、私有雲平台、影像辨識等技術,能實踐 5G 車聯網、智慧展演和智慧軌道等願景。在農業應用方面,亦能透過相關工具監控耕地的狀況,有助於減少病蟲害,並在天氣狀況不佳時,提早採取相關行動,達成提高農產品品質與增加產量。
當物聯網感測器要部署在室外時,就得具備價格不能太高,又必須擁有高耐用度、可靠度、安全等特性。因此華電聯網是從設計階段開始,就透過與合作夥伴合作,在晶片中埋入資安憑證管理,以讓物聯網感測器具備安全性。以過去一年為例,華電聯網協助製造業在工廠中設置 5G 或 Wi-Fi 等基礎環境,以滿足新形態的應用需求;在提供高安全性解決方案之外,也透過顧問團隊協助建置,以邊緣運算搭配混合雲等架構打造全新的網路環境。
Cyber Monitor 最佳化網路管理最佳工具
耕耘電信、政府、企業市場多年,華電聯網深知用戶面對複雜且龐大網路架構,希望能做到網路管理可視性及快速處理發生故障,並可能潛在風險超前部署,降低成本、強化效益、增進服務品質。為此,華電聯網運用累積多時的經驗與技術能量,推出一套自主研發的智慧網管 Cyber Monitor,可達成障礙分析、即早預警,與作業自動化等多項效益,目前已大量用在各大電信、交通、企業客戶等領域,可協助最佳化網路管理服務。
在基礎網路管理上,華電聯網自行研發的 Cyber Monitor,已通過電信環境的嚴格要求,符合電信等級 5M(FCAPS)管理規範,且能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營運需求。這項工具最大特色之一,在於能管理不同廠牌的網路設備,無論是 IT、資安、OT 等設備均可納管,且能提供 Big data 分析模組,進而透過蒐集網路流量、分析網路異常流量,快速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此外,Cyber Monitor 也能整合原廠的 AIOps,提供客戶 AI 分析模組,做到事前預測的預警、快速根因確認、修復建議等進階功能。
「市面上網管工具非常多,華電聯網最大競爭優勢在於具備客製化整合能力,所以可以創造差異化,以因應多變的客戶需求。」楊祈煌解釋:「我們在提供功能強大的 Cyber Monitor 管理工具之外,也能依照客戶需求提供額外客製化開發服務,滿足不同產業用戶的獨特需求,所以才能在眾多專案勝出,取得客戶的信賴。」
鎖定四大領域 搶攻智慧物聯
由於華電聯網自行規劃物聯網產品的能力,當發生故障等狀況時,可帶回自主分析,提供維運、強化自身系統需求,因此在台灣累積不少成功案例。以協助機場/鐵路建置 IP 網路骨幹的網管系統為例,華電聯網安裝自行建置的 Cyber Monitor 網管系統,在提供最基本監視全台灣骨幹網路設備狀況之外,還可提供預測功能,並搭配安全性管理功能,當有駭客或惡意員工偷改網路設備參數,或者有人多次嘗試登入失敗時,都會留下紀錄與提供安全性警報等。
除此之外,華電聯網也曾經協助五都的國中小學建置 Wi-Fi AP 和校園網路,總共約兩萬台網路設備和數十萬網路用戶。當用戶反映網路變慢時,華電聯網透過 Cyber Monitor 平台,可在短時間內查清楚該用戶的訊號強度及流量紀錄、漫遊歷程及相關 Wi-Fi AP 的負載率等,幫助管理者找出根本原因。
資深技術經理吳俊杰說,在 Cyber Monitor 之外,我們也導入 Big data 分析平台,強化使用者行為分析。如有可疑的連線從國外嘗試連入,被前端的防火牆抵擋時,華電聯網可統計防火牆中的數據,強化整體防護效益。不光如此,當發生流量滿載時,我們也能協助了解哪個用戶、應用程式佔用頻寬,當發現是異常流量時,也可使用網管系統封鎖可疑的 IP 位址。
在華電聯網規劃中,未來將專注 5G 資通訊、智慧應用、資訊安全、數位媒體四大領域,提供規劃設計、建置維運服務,滿足政府、電信與企業客戶數位轉型需求,並持續發展跨域技術整合與支援團隊、累積專業厚實自主研發能力以及往智慧物聯的方向前進。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