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呈欣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 2023 年發表的《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 Report 2023)的最高的十大系統性風險,不論是短期(2年)或者長期(10年),半數以上都是與氣候環境(包括氣候變遷、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等)與社會有關議題,相較於經濟層面的風險已經從十大風險當中除名。對上述十大風險敏感的相關產業要特別注意可能產生的骨牌性效應的影響。
[ 推薦閱讀:面對ESG浪潮 IT如何做好角色扮演 ]
無獨有偶,BIS(2020)發表《綠天鵝報告》(The Green Swan)也同樣強調氣候變遷、水資源枯竭造成的影響。還有社會問題,可能會導致經濟與政治動盪而產生負的外部效果(Negative Externality),這也使得企業必須要考慮這些系統性風險造成的影響。然而,許多國家甚至國際的監管機構的監管變革,認為應該在氣候變遷、人權議題和公司治理層面上發揮重要作用,也加強監管力度來要求企業更重視 ESG 議題。另外一方面,企業執行 ESG,對於報酬、企業價值與聲譽有相關。很多研究報告顯示,投資人與監理機關也認為「企業在 ESG 績效」與「企業財務表現」,有存在高度正相關。
為了兼顧企業在 ESG 的風險與價值,特別在疫情過後,投資市場都在討論「用投資改變世界」,並認同「投資應該在得到財務回報的同時來為社會服務」,這已經形成重視積極影響力(Positive Impact)與避免負面影響力(Negative Impact)的影響力投資方式,這就是責任投資意識提升,以此來監督資金流向與投資方式透明度。
影響力投資將引領世界
喬治塞拉芬(George Serafeim)在 2020 年《衡量公司產生的真正影響》提到,當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是 ESG,所有人都採取有利於社會的行為來讓公司提高 ESG 績效時,這時企業將因為員工投入程度高而造成生產力提升,或者因為客戶滿意度與忠誠度提升而造成銷售增加,這將造成企業真正的正向影響力而造就新的競爭優勢。同樣的,這樣的企業將吸引到「影響力投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針對投資的光譜有提出定義如下列的圖。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參考圖1,除了「財務目標(Profit)」的投資報酬之外,「影響力目標(Purpose)」從最左邊的「致富(Doing Well)」、到「致富且行善(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到最右邊的「行善(Doing Good)」來說明投資的光譜。對應到上圖最左邊的「傳統投資(Classic Investing)」時不考慮影響力目標,但是積極追求財務目標上的良好報酬率,此時甚至可能對世界造成傷害;到開始放入 ESG 的「責任投資(Responsible Investing)」時在影響力目標中避免在投資過程中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再到「永續投資(Sustainable Investing)」時在影響力目標中追求有益並在多種面向上對世界做出正面影響、與「主題性投資(Thematic Investing)」到「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時在影響力目標中追求持續解決環境上、社會上的問題,並對人類重大議題產生正面的實質影響,相對於可能不積極追求財務目標上的良好報酬率。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定義:除了財務報酬外,投資要同時追求明確且可衡量的環境或社會影響力。
永續投資風潮下公司的行動
金管會近期與全世界接軌監理精神,要求企業整合 ESG 因素來做「ESG Investing」,也就是重視「財務目標(Profit)」的報酬率之外,更重視「影響力目標(Purpose)」的影響力。
除了主管機關的監理之外,分辨公司目前面對的「投資方」是屬於上面提及的那種類型,辨別公司目前被投資方看待的角色,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永續投資需要IT大力支持
過去企業常認為永續發展會犧牲成本,McKinsey(2019)報告認為,很多企業透過完善管理自然資源,和減少浪費,將可以提高營運效率,以此大幅降低成本。企業強而有力的 ESG 願景可以吸引並留住優質員工,這也提高員工整體的原動力與生產力,這都與財務表現明顯有關。該報告又指出,因為企業未用力執行 ESG 而有罰則,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利潤面臨政府干預風險,而且這類的罰則將愈來多高。企業若能在永續議題上,預先因應及時調整,在面對政府不斷強化的監管,也可以降低遭受罰則的外部干預造成的風險與損失。除此以外,企業也要整合 ESG 以減少在環境、社會的 ESG 外部成本。
[ 推薦閱讀:林呈欣專欄所有文章 ]
歐盟執委會鼓勵企業多做 ESG,在 2019 年提出,企業執行 ESG 具有雙重重大性,包含財務重大性與環境社會重大性,也就是在環境、社會與企業之間的雙向影響。由於 ESG 相關因素不僅僅會對企業的商業價值造成重大影響,企業的行動也會對 ESG 各領域和社會大眾造成重大影響,因此 ESG 要在永續報告書揭露。
Fidelity ESG Study(2021)調查指出,ESG 投資將可得到長期財務目標以及環境與社會的影響力目標,造成機構投資人最關心的前三項是降低風險、正向影響以及滿足利害關係人需求。這樣的永續投資需要做到精準預測,此時企業需要運用數位資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建立企業的數位能力並做好數位轉型。CIO 善用大數據來提昇公司價值與降低公司風險。也可運用鼓勵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永續金融,來協助企業取得更多融資機會。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