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業界 AI 研發與臨床驗證大挑戰(二)
當醫療院所已經建置數據平台與確認臨床醫療數據優先推動項目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進行跨院際間醫療資訊交換的機制。
文/黃冠凱(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本文從如何建立跨院際間醫療資訊交換的機制與實務做法、規格與標準進行相關探討。
跨院際間醫療資訊交換的機制與實務做法?規格與標準?
目前台灣的 FHIR 聯測分為七個領域,主要是由:
- 病人基本資料互通、
- 生理量測數據、
- 處方用藥及文件打包、
- 影像、結構化影像報告、AI 標記與影像檢查流程、
- 數位病理影像與結構化報告、
- 基因體標記與
- 緊急醫療救護等,
[ 參與 CIO Taiwan 年度盛事 2023 CIO 大調查,就從填寫問卷開始!(survey.cio.com.tw) ]
並且可以從病人個人基本資料分為不同情境,包括院內檢查流程的身分確認、服務機構間聯絡,以及雲端個人健康紀錄(PHR)系統等使用進行聯測。
而整個聯測過程是依照嚴謹步驟,從整個確認標準、測試案例準備與系統實作,可以讓醫療院所與資訊廠商藉由聯測過程,測試整個醫療院所與資訊廠商的資訊互通能力,並且我們可以從聯測目的,讓參與開發者代表實際面對面進行資料交換與互通性資料測試,從中檢視醫療資訊系統所產生數據與 FHIR 標準伺服器是否能進行互通與交換,促進整個醫療院所、資訊廠商與學術界開發的產品符合 FHIR 標準。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另外若醫療院所與資訊廠商採用 FHIR 進行系統架構開發,則可以從中得知 FHIR 概念是將個人健康資料分解成不同數據元進行儲存,這是一種基於網路技術,跟之前我們熟知的 HL7 v3 標準更具有全面且專業性模組架構,因此可以讓系統開發人員更容易開發遠程醫療應用相關模型,此外 FHIR 也支援 RESTful 網頁架構,也適合於行動裝置應用程式研發,它是一種架構於 HTTP 的程式語法。若整個醫療資訊系統依照 FHIR 架構設計且用 HTTP 協定,可以獲得跟其他系統互相操作性。另外 FHIR 也可以進行 HL7 標準轉換,有助於減少基於之前標準造成系統間轉換研發時間,因為 FHIR 和 HL7 標準臨床架構(CDA)已經有存在轉換結構,其他標準或是其他模組系統則需要研發相對應專業模組來進行處理轉換以符合實際 FHIR 格式需求。
所以從 FHIR 數據標準來看,每個數據元都有一個標籤(tag),就如同網站上的每個網頁都有一個網址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FHIR 的標籤當作一個唯一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這個是可以使 FHIR Browser Application 都可以讀取,FHIR 格式也可以選擇 JSON 或 XML 用於數據表達,也因為有統一格式,所以系統開發者只要依照格式進行讀取相關數據資料,並且將這些資料加入系統,就可以在不同醫療院所與單位進行數據資料分享、決策、分析與提供整合病人完善照護機制資訊。
[ 推薦閱讀:醫療 AI 研發與臨床驗證大挑戰(1) ─ 醫療臨床數據標準化 ]
而從臨床數據資料轉換為 FHIR 標準格式資料型態來看,因為整個資料具有標準化、格式化且一致性,因此可以作為外部驗證之數據,提供跨醫療院所與醫療單位使用,而整個建立流程步驟是從:
- 盤點院內資料內容與結構,
- 對應到 FHIR 資源,
- 設計對應的結構與格式,
- 建立格式轉換程式,並將利用 FHIR composition 資源,建立完整資料內容。
最後當開發者使用 composition 來連接來自不同臨床單位的記錄,其中預期包括患者資訊、醫療機構詳細資料、醫療日期、疾病診斷、個人付款金額、健康保險點數、藥物處方內容、癌症登錄資料、癌症處置、癌症相關用藥、檢驗報告資料、影像資料與病理報告等,這些都是要跟醫療院所臨床醫護團隊進行後續討論,決定相關臨床資料開發,並且依照 mCODE 架構進行設計,以符合醫療院所臨床醫護團隊實際需求。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