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醫療有成 創造最佳就醫體驗
國泰綜合醫院發展智慧醫療過程中,除在AI技術外,也非常重視病人的就醫體驗。透過病人的就醫旅程以及痛點,陸續推出多項創新服務。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刊期/2020.10
在AI、物聯網科技持續進步下,全球醫療院所都積極投入智慧醫療發展,除可提供病人更佳醫療服務外,也能維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在台灣醫療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的國泰綜合醫院,在2019年第三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上,便展出腸道內視鏡影像AI系統、智慧病房、細胞治療等7項特色醫療,其中腸道內視鏡影像AI系統可協助醫師在檢查時,以每秒30次的頻率偵測腸道並標示出息肉,目前息肉偵測率高達97%以上。
國泰綜合醫院行政副院長林朝祥說,近來為AI、Big data 技術興起,正被廣泛運用到全球各行各業,醫療產業亦紛紛颳起一股運用AI協助醫師早期判讀偵測疾病的開發風潮。早從10多年起,國泰綜合醫院就導入整合性的醫療資訊即時系統(iMMIS)、無線射頻辨識裝置(RFID)技術等,於手術室病人動態追蹤、疫苗冰箱溫度監控及智慧化療給藥等作業。近兩年隨著新的技術、軟硬體發展等更臻成熟,我們在智慧醫療發展上足見明顯成果,包括病人、醫護及行政管理等3個層面的智慧醫療開發與運用,多達16項。
分析病人真正需求 最佳化就醫體驗
秉持「關懷社會,回饋社會」精神,霖園集團國泰人壽公司創辦國泰綜合醫院,並於197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啟用,目前已是台灣首屈一指的醫學中心,病床數量已超過800床。為免病患舟車勞累,該院更陸續成立新竹分院與汐止分院、內湖國泰診所,形成兼具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診所等四個等級的國泰醫療網,肩負著照顧北台灣廣大民眾的健康。近年來更積極導入ICT資通訊技術,朝向行動化、智慧化及電子病歷化邁進,包括電子病歷、行動智慧化療給藥等。並於2016年起更與國合會合作,協助巴拉圭進行為期四年的巴拉圭醫療資訊系統提升計畫,對於穩固邦誼盡一份心力。
國泰綜合醫院發展智慧醫療過程中,除在AI技術的開發與運用外,非常重視病人的就醫體驗。為最佳化病人就醫體驗,該醫院聘請專業顧問公司實地盤點病人的就醫旅程以及痛點,進行使用者經驗UX (User Experience),以及使用者介面UI (User Interface)的最佳化設計。目前國泰綜合醫院已自行開發新版行動服務APP、設置快捷自助繳費機,及建置智慧病房等,顯示對病人就醫體驗的重視。
林朝祥指出,我們由院長室、醫護團隊與資訊部組成醫療資訊小組,透過跨團隊溝通協調、每月定期開會討論,每季提報醫療資訊管理委員會,確保智慧醫療系統開發運作更順暢。在行動服務APP部分,於掛號服務最佳化,由舊版的5步驟縮減為3步驟,而快捷掛號甚至能1鍵完成。至於線上進度查詢,由舊版的候診、領藥等服務,增加抽血、X光及檢驗報告等,共可提供5項服務。另外,也新增多元服務包括個人化登入/提醒、慢箋預約、行動繳費、醫訊衛教。
此外,以往病患每逢尖峰時間,排隊批價得等10分鐘以上,長期下來也讓民眾抱怨連連。自2019年4月國泰綜合醫院導入客製化的自助繳費機,具備操作介面簡便、機台小巧,使用繳費機只需10秒、三步驟,且友善高齡族群,透過圖示、聲音提示輔助,大幅提升繳費流暢性;持信用卡、悠遊卡或手機行動支付都能快速繳費,也能避免找零錢等麻煩。2020年,總院、汐止、新竹等三院的統計使用率達33%,至於近1年使用人次為392,565。
融合多項方案 重新定義智慧病房
國泰綜合醫院打造的智慧病房,涵蓋智慧床邊系統、護理隨身智能手機、電子床頭卡、護理站電子白板等。智慧床邊系統功能相當多,如即時用藥紀錄與指導、一鍵式呼叫鈴服務、個人化組合式互動護理指導等特色功能,及病人就醫旅程滿意度調查,其中,一鍵式呼叫鈴服務涵蓋點滴更換、床單更換、病室清潔、送藥通知、下床協助等,護理師不需與病人對話就可知道病人需求,且還能透過隨身智慧手機傳送護理囑言給病人。
至於個人化組合式互動護理指導,則是依據護理師推播及病人點選的護理指導主動搜尋相關主題資訊推薦給病人,如病人點閱認識糖尿病,床邊系統會自動推播糖尿病飲食、糖尿病與運動、胰島素注射等成套的相關衛教資訊。在此同時,護理師也能透過隨身智慧手機得知病人關心的主題,進而給予更精準全面的護理指導。在病人就醫旅程滿意度調查部分,可讓病人即時回饋各醫療處置的意見,助醫療團隊在第一時間處理病人意見。
而電子床頭卡則能直接與HIS系統對接,可確保更新資訊不漏接,讓照護更完善也更有效率。這套方案採用節能的9.7吋彩色電子紙材質,掛在床頭即使夜間也不影響病人休息,同時兼顧醫護查房需求。
考量到護理站就像病房的指揮中心,需以最快的速度獲取病人、醫療團隊及儀器設備的動向等重要訊息,以往都是由護理師將資料手寫於護理站白版,但常有資料未更新或錯誤的問題。國泰綜合醫院開發的護理站電子白板,則是將這些重要訊息依照醫療團隊的需求,由系統匯整後自動帶入,功能多元且及時、正確,並且也加入該院新創的「儀器設備動態」及「動態消防逃生模組」。
「儀器設備動態可將每一床使用的儀器設備標註在地圖中,同時也顯示借出及借入的狀態,使護理師能最快掌握動態,在最短時間找到病房需要的儀器設備。」林朝祥解釋:「動態消防逃生模組更可依發生地點顯示最正確的逃生路線,同時也標註疏散時需要輪椅及推床的數量,使醫療人員在發生緊急狀況下能以最快的速度正確因應。」
運用AI技術協助 揪出大腸癌
隨著台灣民眾飲食西化,大腸癌位居台灣10大癌症之首,而定期進行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則有助於在癌症初期察覺。隨著AI技術成熟,2018年10月開始,國泰綜合醫院攜手國內新創團隊雲象科技,共同開發大腸內視鏡影像AI、病理影像AI、肺部電腦斷層(LDCT及CT)之電腦輔助判讀系統,目前大腸內視鏡影像AI已有階段性成果。
由於國泰綜合醫院每年超過5000例大腸內視鏡檢查,資料量大且累積迅速,為輔助醫師判讀與提升醫療品質,已使用22萬張以上經醫師標註與篩選後的訓練資料集。
林朝祥指出,目前大腸內視鏡影像AI可於病人受檢時同步以每秒30次頻率偵測腸道,並用綠色框線顯示息肉位置搭配聲響提醒,大幅降低檢查可能的疏漏,以利醫師判斷合適治療方式,目前已有高達97%的息肉偵測準確率,預計最快年底可送審TFDA,明年上旬可啟動臨床試驗以驗證AI確效。
善用智慧技術 提升醫院管理績效
在為病人創造更好醫療服務之外,國泰綜合醫院也積極運用智慧技術,發展醫材UDI管理系統、住院醫師排班系統、醫師學員評量回饋系統等,以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效能。為了提升病人安全,與廠商共同建置醫材UDI管理系統,除應國際法規趨勢,針對高風險、植入型醫材,採1物1碼「身分證式」的UDI編碼,將過往人工盤點、核對效期及追蹤不良品,轉為刷條碼控管批號、效期與庫存管理。該醫院於2018年第四季從心導管室開始導入此系統,目前已經推展到內視鏡室及手術室,有效提升全院的醫材庫存管理效率以及病人安全。
在住院醫師排班系統部分,則是配合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所設計,除可進行排班,提示上班時間在法規規範的工時以內,系統還設定同級醫師方可進行換班,以進行人力管理,確保病人照護品質。此外,除了電腦版,國泰綜合醫院也設計APP版,以讓住院醫師排班、換班更便利,充份簡化排班流程,縮短排班時間,兼具智慧化與行動化。
林朝祥說,臨床醫師除面對繁重的醫療工作,教學、研究也是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國泰綜合醫院的西醫臨床教師約有270名,包含住院醫師、PGY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等學員每年約250名,龐大教師與學員要透過人工管理實屬不易。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學評量回饋,對新一代醫師的養成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醫師學員評量回饋系統除有電腦版,也設計了APP版,在提升評量的完整性、便利性、時效性之外,同時也加強了豐富性。
HIS歷經三次改版 滿足四大醫療院所
長期以來,國泰綜合醫院一直致力於運用資訊科技,提昇醫療品質促進病人安全。目前該院使用的醫療資訊系統,是2003年以JAVA程式語言開發的Web-Base多層式醫療資訊系統,目前已歷經三次大改版。這套HIS系統包括超過80個次系統,功能完整,透過縱向及橫向的整合提供一個完整解決方案,整合門急住、醫療影像(PACS)、護理系統(NIS)、檢驗系統(LIS)及醫療品質等周邊系統。
林朝祥表示,國泰醫療網涵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等四級醫院,我們是以同樣架構、同一套程式碼,讓HIS能於四種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運作。如此一來,當同一病患在各院區內的看診時,就醫資料皆可以即時方式取得,達成國泰醫療網對病人無縫隙的醫療照護。
在國泰綜合醫院規劃中,將在前述厚實的資訊平台上面,持續引進IOT、Big data 及AI等新科技,發展各種智慧醫療,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管理效能。期盼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致力建構一個提供全人照護的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