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錫精密邁向智慧製造 坐穩全球前三大地位
面對全球追起智慧製造風潮,2016年盈錫精密啟動二次轉型計畫,大舉引進多元創新科技,也坐穩全球前3大精密固鎖螺帽專業研發製造廠的寶座。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刊期/2021.05
具備高品質、價格合理等特色的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向來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是隨著全球製造業吹起智慧製造的風潮,多數業者受限於數位化能力不足,逐漸難與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大型企業抗衡,所以行政院也將智慧智慧機械列為政府五大產業創新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將臺灣從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以創造就業並擴大整廠整線輸出,以強化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早在2006年即啟動第一波轉型升級計畫的盈錫精密,由於向來積極因應市場變化調整營運策略,且不吝嗇引進創新科技,目前已享受到邁向智慧製造的甜密果實。該公司已穩居全球前3大精密固鎖螺帽專業研發製造廠,堪為台灣製造業邁向智慧製造的典範。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
盈錫精密智慧製造推動聯盟顧問兼副召集人劉軒佑指出,面對少量、多樣化的趨勢,我們透過推動智慧製造的策略,打造生產可視化、聰明製造的新世代產線,可為客戶提供少量、多樣、高精度、高品質的精密零件,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也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穩健的雄厚基礎。
選擇根留台灣 強化產品價值
成立於1989年的盈錫精密,本著「永續、成長、卓越、誠懇」的經營策略,以品質至上、服務第一理念,邁向小零件成就大世界的目標,成為世界的零件供應重鎮。該公司注重每個生產製造的環節,不僅引進高精度的生產設備,更創立業界第一間「精密螺帽研發及檢測實驗室」,期盼達到零缺點、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目前盈錫精密已從傳統製造業走向高科技精密產業,在台中建立大規模的製造基地,以及全球七大行銷服務中心版圖。
盈錫精密的精密固鎖螺帽應用範圍非常廣,包含高速主軸、動力刀塔、滾珠螺桿、機械雙軌、數控分度盤等,最終會被使用在汽車、3C、醫療、綠能、航太等領域。回顧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盈錫精密義無反顧加入口罩國家隊之列,在短短25天時間內,共支援40人次支援政府建置92條口罩生產線。此外,也提供獎勵制度鼓勵參與口罩產線建置之員工,堪稱是台灣能抑制COVID-19疫情衝擊的背後功臣。
[CIO都在讀: 10個數位轉型成功案例 ]
劉軒佑表示,盈錫精密公司成長可分成四個階段,1989~1996年處於草創階段、1996~2005年處於成長階段,2005~2015年為第一次轉型、2016年至今則屬於第二次轉型。回顧第一次轉型,當政府鬆綁西進政策之後,多數台灣機械產業都因應成本考量,將生產線遷移到中國,以低廉人力、土地成本,強化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當時我們也面臨是否要轉移產線的抉擇。
在衡量產品競爭力與公司未來發展之後,盈錫精密決定選擇根留台灣,並且提出機台設備汰舊換新以及新廠擴建計畫,已走向高品質方式跳脫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其次,公司並且透過與技職體系緊密合作,建立綿密彈性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制度,提升技術與製造能量。最後,盈錫精密更採取台灣企業少見的品牌行銷概念,導入精品概念行銷精密螺帽與關鍵零組件、重塑品牌形象,最後順利成功打入各國市場以及國際知名工具機大廠。
二次轉型計畫 邁向智慧製造
隨著全球製造業版圖向亞洲國家移動,其低廉土地、人力成本等特性,對德國中小企業造成前所未有的營運挑戰。2013年德國政府為維持國家在製造業的領導地位,提出「工業4.0」的高科技計劃,即透過專案補助方式,提昇製造業的電腦化、數位化和智慧化,也開啟全球積極發展智慧製造的風潮。
以自有品牌精密螺帽與關鍵零組件行銷全球的盈錫精密,在積極參與各種展覽過程中,也察覺到智慧機械、智慧製造等議題興起,深入了解發現即是透過數位化工具協助,讓生產設備具備24小時運轉的能力,同時能滿足少量、多樣、高精度、高品質等市場需求,因此也決定在2016年啟動第二次轉型計畫,積極投入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等專案。
[CIO都在讀: 七步驟扭轉接手的IT部門 ]
劉軒佑表示,衡量公司運特性與未來發展需求,我們決定從最佳化生產線著手,同時在組織架構上也有很大改變。在最佳化生產線部分,首先導入高階加工與量測設備,即引進DMG與Mazak之五軸高階加工與車銑複合機台,強化高效率與高精度之製造能力,並且培養高階設備操作技術人才。其次,則是打造適合盈錫之智慧製造場域,即兼具量產製造以及少量多樣客製化製造的混線生產模式。最後,決定導入機聯網 (Skymars/SMB) 技術,掌握跨廠區機台即時稼動資訊,並透過以流程為基礎的資訊匯流整合,並有效運用大數據(Big data)分析進行決策支援與改善。
至於組織變革部分,盈錫精密也從育機電、擴資訊、強品保等三大面向著手,在育機電部分,除引進自動化生產單元與設備之外,也考量到日後發展少人化智慧工廠的需求,投入培養機電系統整合與維護技術能量。在擴資訊部分,提出資訊人才培育擴編計畫,也與資訊相關系所進行產學合作,培育系統發展與資料分析之專業人才。最後的強品保,則將隸屬研發部之品管課,擴編為品保部,引進可靠度分析技術,提升產品品級與穩定度之外,也建立一套品質管理體系制度,在企業內的應用監視、測量部分,能維持一定的公正與中立。
智慧機上盒加持 打造跨廠區機聯網
呈如前述,台灣產業數位化能力不足,生產資料多以紙本記錄,仰賴人工操作生產資料多以紙本記錄,仰賴人工操作,在無法及時掌握生產狀況下,根本不可能朝向智慧製造目標邁進。所以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智慧機上盒 (Smart Machine Box) 輔導計畫,透過與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協助台灣機械與製造業導入設備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與智慧化應用,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2017年盈錫精密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智機產業化推動計畫支持,於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協助下,在六個廠區導入超過150台智慧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建構可將跨廠區超過150台各式加工設備整合的機聯網(Skymars/SMB)。由於資料收集之後能與ERP系統串連,成為盈錫精密智慧製造的核心系統,對提升製造流程透明化帶來極大幫助。目前管理人員可即時遠端監控方式,掌握稼動率等生產資訊、警報異常履歷、進行刀具壽命管理與設備維護管理。
「以往我們要了解訂單生產進度,往往得打電話詢問產線人員,且得到資訊不一定準確。現在由於生產資訊是即時自動更新,完全沒有人為介入與操作,所以可掌握最即時的生產狀況,以及產線的稼動率等資訊。」劉軒佑解釋:「如此一來,管理者也可透過生產數位化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現行機台的製程能力、操作人員技術能力等資訊,作為日後後續改進的參考。」
成立智慧製造推動聯盟 滿足智慧製造需求
在參與經濟部智機產業化推動計畫時,盈錫精密也沒有忘記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在2017年與國立勤益科大、僑光科大、修平科大及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等合作,共同成立盈錫精密智慧製造推動聯盟。簡單來說,該公司希望整合產學研等三大面向的能量,進行資訊人才培育、引進創新科技、軟硬體異質系統整合,乃至於建立合理的生產流程等,實踐高品質、交期準的研發與製造服務。
劉軒佑說,先前提到在組織改造部分,即有擴資訊的計畫,所以在盈錫精密智慧製造推動聯盟中,每位成員都有著明確的分工與目標。如與僑光科大合作部分,即是培養資料分析與系統開發人才,而產線安裝感測器工作則是由勤益科大、修平科大等協助執行,而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則是協助我們整合機聯網。在緊密合作的分工制度下,我們數位轉型效果正逐步浮現。
四大模組 勾勒智慧製造願景
目前,盈錫精密的智慧製造虛實整合系統,共涵蓋跨廠區機聯網、製成品質大數據分析模組、量產製程自動化生產單元、線上刀具狀態監測模組。廠區機聯網整合6個廠區150台國內外不同廠牌、不同控制器之機台,透過機台參數與資訊的摘取、運算、分析,可即時掌握機台狀態、設備稼動資訊、人員嫁動資訊等。量產製程自動化生產單元可依據設備與製程特性,整合Robot、機台與自動化輸送料盤,提供全天候24小時連續性生產製造產能。
製成品質大數據分析模組部分,則是透過定期收集量測與機台參數資訊,進行製程能力分析,並透過互動式電子看板呈現分析結果,作為製程改善、機台穩定性評估、現場操作人員技術能力評估等依據。線上刀具狀態監測模組部分,則是透過外掛感測元件,讓舊有設備也能透過SMB加值,針對刀具監測與預警。
劉軒佑表示,在現有生產線朝向智慧化發展之外,2019年第四季我們也投入建置新一代的智慧製造少人化新廠,以人機協作的理念,打造符合智慧製造的產線與配置,期盼能在具備連續運轉、少人化配置等特性下,創造穩定、可靠智慧製造環境,奠定公司未來10年的強大競爭力。
值得一提,盈錫精密亦成立智慧製造決策中心,扮演鏈結行銷、研發、資材、生產製造、品保、倉儲、重要協力廠,以及提供即時資訊、即時異地同步溝通之數位化決策平台。此中心掌握盈錫精密數位化資訊匯流、實體工件物流、彈性製造流程等秘訣,讓營運團隊透過互動式的檢討,並可依決策需要取得彙整各種來源的資訊,實踐滿足客戶期待的交期、可靠的品質、驚喜的價值等多重目標。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