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大平台整合資訊 健保資料加速 AI 應用
臺灣將於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佔總人口比例逾 20%。為減緩醫療支出壓力,健保署規劃新台幣 4.5 億元預算建置「家醫大平台」,透過整合數位資訊與分級醫療,打造臺灣專屬的疾病風險預測模型,及早介入打造解方。
採訪/林振輝、施鑫澤 文/鄭宜芬·刊期/2024.09
預防醫學逐年受重視,健保署推動數位醫療解決方案,透過分級醫療與整合數位資訊,改變醫療院所與民眾就醫模式,進行數位轉型的同時帶動科技產業鏈發展。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為達到總統賴清德宣示的 8 年「888 計畫」,將資源或執行重點放在疾病前期,及早發現風險並介入治療,才是真正能減少醫療支出的最佳解方。
健保署將家醫計畫升級為「大家醫計畫」,今年(2024 年)起以家醫計畫為基礎,與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方案整合,今年收案人數約 627 萬人。並自 8 月起將醫院也納入家醫體系,啟動「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半年預算規模達 3.5 億元。
此計畫透過「家醫大平台」整合民眾的健保資料、穿戴式裝置生理資料和生活型態資料,導入數位照顧模式,以利醫事人員客製化病人照護計畫,讓病人強化自我照顧能力,來擴大服務涵蓋率,進而改善健康狀態。平台預計今年底前完工,之後還會逐漸最佳化。
家醫大平台 三階段功能
一、資料歸戶
如何讓疾病初期的照護變得更好,首要之務是整合資訊與服務。石崇良表示,家醫大平台的第一步是個人歸戶。健保署將與疾管署、國健署整合,將民眾就醫健保資料、慢性病管理、成人健檢、自費檢查、疫苗施打、癌症篩檢、BC 肝篩檢等項目進行資料整合,未來更進一步規劃升級家庭歸戶,「從個人歸戶、資料歸戶,最後做到真正的家庭醫師的概念、家庭的概念,就是全家歸戶。」
二、資料互動
歸戶後的資料將回饋給個人使用,透過「健康存摺」將數字做視覺化呈現,讓民眾掌握健康狀況更有感;同時,資料也透過雲端藥歷提供給醫療端使用,無論大醫院或是小診所,醫師都能查閱病人的所有疾病與就醫資料,宛如「病歷帶著走」,不再受限地域限制。
三、加值服務
由於三高造成近 20% 的臺灣民眾疾病負荷。健保署運用其健康資料管理優勢,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之研究量能,借助 Google Cloud 的雲端算力資源、AI 工具和資料處理工具等,啟動慢性病風險管理「AI 醫療照護研究計畫」,共同打造臺灣專屬的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計畫初期優先試行糖尿病管理,運用人工智慧建構疾病風險分級及預測模型,結合大家醫計畫,以創新模式建構以民眾為中心的整合式全人健康照護,並立基此研究成果,逐步擴展至三高風險預測,目標降低整體臺灣疾病負擔。疾病風險分級之後,還可進入大家醫計畫的個案管理,依照風險分級給予收案費、個案管理費、風險降低的獎勵回饋金等。改善國人病程惡化狀況,等於間接幫健保省下治療費用。
混和雲模式 宛如 Digital Twin
家醫大平台展開為期四年的計畫,納入醫院體系後如何建立互動模式?石崇良透露目前已經開始設計,明年(2025 年)會有多種示範,讓診所的次世代醫療系統(HIS)雲端化,以利跟家醫大平台雲端對接,交換資料。未來無論民眾到哪裡就醫,資料庫皆可更新,健保資料也可下載傳送回醫院端 HIS 系統,讓醫師免於耗時進入健保資料庫查詢。而家醫大平台的資料也能傳到其他醫療院所的雲端平台,省卻地端電腦更新的麻煩。
健保大資料庫基本架構是私有雲,存放國人從出生以來的所有檢驗或就醫資料;家醫大平台則是另外一個子系統的運用端,獨立建置與健保大資料庫隔開,宛如前端的處理人或中台,可形容是 Digital Twin,主要存放近半年的新資料,便於快速使用。若需要詳細的資料時,再到健保大資料庫調出完整的資料即可。此模式將私有雲與公有雲整合在一起,讓同一個 API 可以對接,分區存放以提升使用效率。
次世代 HIS 整合醫療院所資料
資訊整合是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基礎,面對全臺醫療院所 HIS 版本各異的現象,衛福部推動次世代 HIS 計畫,其架構主要有三層概念,底下是各院自己的 HIS 架構,中間是共通層(common layer),最上面是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石崇良表示,此系統起初規劃由健保署推動,由於診所的資訊相對醫院落後,但也相對單純,較少提供住院與施行手術,大多僅是門診功能,使用的藥品品項也相對少很多。而民眾到診所就醫的人數居多,比例超過一半,且各家診所的樣態與差異性不大,主要的是三種作業系統:西醫、牙醫與中醫,架構共通性高,容易執行,因此先從全臺 2 萬家診所做起。
相較之下,全臺醫院雖僅 400 多家,但複雜性跟層次落差大,有科別齊全的醫學中心,也有精神科等特定專科醫院,IT 部門能力落差頗大,導致規格統一的難度也提高。因此,最後決定由衛福部資訊處推動。
對於 IT 團隊能力強的醫學中心,政府僅須訂定 FHIR(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標準要求,各院即可配合執行;能力中等的區域醫院有自己的資訊團隊,但還需要一些政府的協助,由輔導團隊指導後即能建構;地區醫院則沒有專責的資訊人才,通常是外包給廠商。為應對這樣的落差,衛福部的策略是先協助能力中等的部立醫院建立模板,釋出後讓能力較弱的醫院對接 SaaS,待所有醫院都上雲便有助於減低成本。另健保署也規劃協助診所建置雲端 HIS,協助基層院所由地端系統升級為雲端,強化資訊系統韌性。
國際趨勢 FHIR 建構醫院資料格式新標準
然而,即使各家醫院的申報檔、檢驗檔等所有檔案都上傳到健保資料庫,若格式不統一,使用起來容易綁手綁腳。且同一個檢驗項目,各家醫院採用的單位或名稱也可能不同,例如驗血糖時有的稱空腹血糖,有的叫 AC 血糖,也會影響作業流程。
為接軌國際趨勢,衛福部 2022 年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由 EEC(電子病歷)改為 FHIR交換平台,改善健保署、國健署、疾管署、地方衛生所等政府單位與醫院系統彼此不相通的困境,改善醫療資訊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直接導入 FHIR 快速整合。
[ 推薦閱讀:【專訪】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 ]
健保資料加值 加速 AI 應用
健保自 1995 年開辦迄今累積近 30 年就醫申報資料,包括結構化資料超過 800 億筆,影像資料超過 70 億筆,為重要且深具價值之巨量資料庫 ,為發展醫療巨量資料 AI 應用之最佳基礎,許多學者或科技業供應商期盼利用資料庫進行分析研究,達到數位治理目標。然而,僅靠去識別化仍不夠,要如何活用資料同時保有安全與隱私呢?
石崇良表示,健保資料庫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申報資料,包括病人做了哪些檢查、治療或手術;第二類是影像資料;第三類是檢驗報告資料。以往最常運用的是申報資料,主要用於計算醫療資源耗用情形,近年有影像資料後,促進 AI 醫療發展,例如宏碁智醫聯手臺大醫院合作開發「VeriSee AMD」眼科 AI 篩檢軟體、聯手臺中榮民總醫院合作的「VeriOsteo OP」智骨篩,皆已成功取得 TFDA 許可證,還有臺大醫院今年(2024 年)發表世界首創的「胰臟癌人工智慧 CT 診斷輔助系統」皆有所成就。健保署樂於分享健保資料庫以利業界研發,而且不須連結其他的個資,對個人隱私的侵犯較少。
但使用健保資料庫也有其挑戰性,也就是只用健保的資料還不足以做到很好的研究或研發,例如想要研究特定基因族群罹病的風險,就須要串檔,如癌症登記檔、死亡檔、戶籍資料等,還要串接交叉分析,此時個資面臨侵犯或外洩的風險就提高了。
醫藥領域的數位轉型如何保護病人資料的使用極為敏感與重要,衛福部擬定獨立專法「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規範哪些權限使用者可以串檔、如何執行才安全;或是民眾若有疑慮,皆可以查詢甚至退出,健保署都會予以協助,預計 9 月會期進行立法,明年(2025年) 8 月上路。
AI 應用首重一體適用性與節省成本
除了應對超高齡化社會,醫療缺工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臺灣發展智慧醫療應用多,其中生成式 AI 有助減低醫療人力成本支出。石崇良建議,醫院若有能力發展 AI,可優先用於改善服務、作業程序與診療品質。
他同時提醒,發展 AI 後能否成為商業模式、被別人所運用,以及將系統搬給別人使用的時候,也需要留意差異。例如,醫院推動 AI 的目標為何?若是對院內用於改善項目,需考慮成本效益,是要自己投入研發還是購入別人的產品;若是自己研發後欲商業化釋出給別人用,從中技轉或者收取服務費,那麼在發展 AI 的時候,從資料的格式與驗證的時候,就必須考量到其他醫院的差異性,如此才有利於各家使用。
另外,醫療院所發展 AI 也須注意健保有條件給付,第一個是「多少人可以用?」;第二個是「改善的是效率還是臨床結果?」,若是節省醫院本身的營運成本,較不適合由健保來付,但若能節省醫療支出的成本,健保就可以考慮給付,予以鼓勵。
臺灣發展智慧醫療有所成就,健保署 2023 年與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簽署 MOU,目標改善醫事人員工作流程、病人就醫經驗或病人旅程、醫院經營管理等。石崇良建議,醫院若欲發展智慧醫療,應參考國際標準,以期達標。
發展智慧醫療跟國際接軌的另一重點,是評估能否解決現有的醫療困境,例如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大、薪水與付出不成比例,導致護理缺工現象難解。若醫院導入智慧服務能讓護理人員的負擔降低,羅致人才便會更容易,值得發展智慧醫療,不僅有立刻的回饋,也是優先導入的著力點。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