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與 AI 並重 發展智慧城市
臺北市府團隊將收集市民的回饋意見,持續優化市政服務與政策,擘畫臺北市的智慧城市發展藍圖,讓市民享受到更便利服務。
採訪/林振輝、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4.01
在 2023 智慧城市展中,臺北市政府願景館以「Smart Taipei ∞ Future Taipei」為主題,展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建築、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健康等 8 大智慧城市應用,展現臺北市公私協力推動智慧城市,結合創新科技兼容永續的成果。如智慧交通的無柵欄式停車場智慧管理,體驗結合停車、充電、繳費的智慧 AI 管理營運模式,智慧政府的臺北大數據中心則加入裸視 3D 技術,透過臺北城市儀表板供市府交叉比對資料。
此外,臺北市政府願景館也響應「淨零永續」議題,特別邀請工務局公園處、臺北市花卉產銷公司等,以室內植栽為願景館進行造景設計,展現臺北科技兼容永續的城市形象,為市民打造「宜居永續」的智慧城市。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趙式隆指出,全新臺北市府團隊是以「服務型政府」出發,確保政策能真正滿足民眾的需求,且透過收集市民的回饋意見,持續優化市政服務與政策,擘畫臺北市的智慧城市發展藍圖。此外,多年前臺北市政府已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未來將持續透過推動開放場域、建構公私協力機制,為公部門導入創新技術,奠定發展永續城市的能量。
推動數位平權 降低數位落差
根據國發會公布研究報告指出,預估 2025 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大於 20%),而人口密度最高的臺北市,早已正式進入超高齡化社會,65 歲以上長輩人口數已達 22%。在數位化時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數位工具,已成為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銀髮族來說仍然是難以跨越的高牆。
為落實數位平權,2023 年臺北市政府啟動「數位好幫手」計畫,涵蓋「厝邊數位好幫手」、「社區數位好幫手」、「青年數位好幫手」等子計畫。藉由和青年學子、社區里民、NGO 組織等人力資源合作,搭配數位服務據點及數位課程,提供數位弱勢族群學習機會,攜手實踐臺北市的數位平權 e 未來。其中,厝邊數位好幫手提供數位應用諮詢服務,即時協助市民解決使用數位工具的問題,幫助市民正確、安心地使用數位科技,目前已有 33 個數位服務據點開始提供服務。社區數位好幫手協助讓數位科技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社區關懷據點、協會、里辦公處的合作下,積極開設銀髮數位課程,內容涵蓋數位保健、臺北通 APP、資訊安全、手機拍照、行動支付、社群媒體、智慧家電、AR/VR等多樣化主題。青年數位好幫手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北一女中、開平餐飲學生各自組成,結合自身專長,陪伴、教導長輩們學習數位科技使用,讓青銀攜手走入數位新時代。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趙式隆說,過去幾年,各里辦公室、社會局、NGO 組織都針對銀髮族、新住民、原住民等,舉辦各種數位教學活動,期盼解決數位落差。而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舉辦推動「 數位好幫手」計畫目的,主要是希望實踐數位平權,讓數位弱勢民眾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提升整體預算的使用效益,如減少印製紙本消費券的成本。舉例來說,過去 3 年疫情期間,中央部會、地方政府等為帶動不同產業發展,持續推出 5 倍券、藝文券等,除數位版本之外,也考量到銀髮族、新住民對數位工具不熟悉,還會特別推出實體券。在此狀況下,我們得花費很多資源照顧 20% 左右的數位弱勢民眾,若能將 20% 減少到 2%,自然能大幅減少資源支出。
有別於其他單位舉辦的數位課程,目前數位好幫手計畫活動現場會有助教參與,協助確認銀髮族的學習狀況,以及回家後是否有持續練習。此計畫第一階段在 6 個行政區的里民活動中心舉辦,期盼 2024 年在預算通過議會審議之後,能在 12 個行政區舉辦,造福更多民眾。
重新檢視申辦流程 持續優化線上服務
回顧 2019 年底疫情爆發後,不光全球產業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也是各國全球各大城市共同邁進目標,臺北市長期推動智慧城市,自然也希望透過數位轉型讓市政服務推廣上更加聰明、貼近市民需求。臺北市走在世界的前端,並希望提供給市民更好、更便利也更安全的數位服務。為達成此目標,臺北市政府資訊局重新檢視過往的線上申辦流程,結果發現不少可以改善的項目。
「舉例來說,雖然台北市政府推動線上申辦多年,然若臺北市民打電話給業務承辦人員,詢問業務辦理事項與推薦申辦管道時,可能多數承辦人員都會建議市民到現場親辦。因為,要進行線上申辦時首先需要一張自然人憑證,證明申辦人員的身份。而自然人憑證只是第一步,大多數時候後續市民還得拍照或透過掃描方式,將相關證件與文件掃描上傳網站,整個流程非常複雜。」趙式隆解釋:「在此狀況下,承辦人員自然建議到現場處理比較省事,基本上民眾只要攜帶雙證件,大部分業務都能在現場立即處理,若有不足之處也能清楚知道需要哪些文件,對承辦人員、民眾比較省事。」
簡單來說,過往臺北市政府推出的線上申辦平臺,僅只是將實體申辦流程線上化,並沒有重新思考流程設計,以至於出現很多不合理的狀況。舉例而言,當市民利用自然人憑證驗證後,很多業務申辦過程中還需要再次上傳雙證件,此流程其實非常不合理,多數人員也不知道原因為何。所以在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規劃中,此類不合乎邏輯、造成市民困擾的設計將會逐步取消。
推出單一識別服務平臺 降低民眾不便、強化資安保護
過去臺北市市政服務方面,採用申辦方式是透過臨櫃或至各機關管理之網站,因此民眾身上會有多個帳密須個別管理。為創造更便民的 e 化環境,臺北市政府亦建置單一識別服務平臺,透過一組帳密開啟各項市政服務,也同步強化個資保護及資安防護層級。而單一識別服務平臺為線上市政服務帳號管理系統,民眾申辦帳戶時,會明確列舉、告知蒐集的(特定)目的,並徵得當事人同意提供基本資料。
值得一提,臺北市單一識別服務平臺系統具有嚴謹的資安架構,分為資料安全、系統安全及實體安全三面向。許多市政運行資料,考量政府施政透明或公益性,可做為開放資料,但若涉及個資則必須去識別化後始能開放。因此,該平臺資料安全是建立在公開金鑰認證基礎建設之上,資料傳輸與儲存都經過加密,同時保全資料的完整性,亦進行異地援備份。
系統安全則是在上線前完成壓力測試外,也透過源碼檢測、弱點掃描、滲透測試及 APP 資安檢測,並經由紅隊演練驗證資安防護之有效性。實體安全則是通過 ISO 27001 驗證,透過網路防火牆、應用程式防火牆、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防禦設備、入侵偵測防護系統、網域名稱安全過濾服務、端點防護偵測服務等措施強化縱深防禦。
接軌開源國際趨勢 推動臺北城市儀表板開源計畫
近年來,隨著數位科技迅速演進,並廣泛被應用在生活中,撰寫電腦程式早已自傳統開發者擴展至一般使用者。現今因電腦程式開發更趨普及,交流亦更趨熱絡,如何相互分享技術資訊與促進同儕合作,開放原始碼更漸漸成為重要的議題。有別於以往的小型社群,現今科技業各大巨頭也陸續擁抱開源軟體,因此臺北市政府也就取之社會,回饋予社會的精神,投入開源軟體發展與推廣。
為達到科技普惠、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先以「臺北城市儀表板開源計畫」作為首發,目的為全力支持開放原始碼,透過率先垂範,逐步將開源技術導入市政服務的一環,期望降低成本、提高政府經營效率,更期望藉此打造、激盪出跨縣市且更優質的數位公共服務。本次開源計畫不僅只是將臺北城市儀表板原始碼打包上傳外,更同步讓相關工法一併公開,才能有效讓有需要的任何人,在良好的基礎上做出更好的產品。未來,除臺北城市儀表板之外,資訊局更計畫將臺北通 APP,重新塑造為開源友善的版本,期望讓臺北通不僅只是臺北通,更期望成為各個地方政府的的城市 APP 的基石。
趙式隆表示,開源計畫從四大面向開始,持續經營並打造市政資訊系統的開源新動能。在資料面部分將發展開放資料與應用程式介面,工程面部分則推出開放原始碼與開發套件,在設計面部分則採取開放設計規範與前端視覺元件,至於參與面部分將透過在 GitHub 建立開源社群。未來,資訊局更計畫定期辦理「臺北程式設計節」活動,鼓勵政府及民間程式好手,一起參與競賽,讓開發成果再次開源回饋市民使用,從而使民眾參與政府施政,更加深化公私合作。
尋找合適場景 導入ChatGPT
ChatGPT 浪潮席捲全球,不光讓全球見識到生成式 AI 搭配大語言模型的潛力,也引爆各產業導入 AI 2.0 風潮。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的臺北市政府,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早在 2023 年初即要求資訊局評估引進 ChatGPT 可能性,目前已在不涉及資安、民眾個資等疑慮的狀況下,逐步整合在與市民相關的服務中。
如在 2023 年智慧城市展中的臺北願景館,即特別與 MomentX 運用微軟及 OpenAI 的 ChatGPT 技術,開發可語音互動的虛擬導覽員,讓民眾感受到生成式 AI 的強大力量。其次,臺北市立圖書館在推出全新的 Joy-Q樂讀會「親子同樂*青少年月讀一書」時,也結合 ChatGPT 技術與親子共讀模式,期盼帶領著青少年與家長們進入一場豐富多元的閱讀冒險旅程。
趙式隆指出,ChatGPT 與 Google 搜尋的最大差別,Google 會明白告知找不到,ChatGPT 則可能會編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所以ChatGPT 是給熟悉特定領域知識的使用者,一個可以省時間的數位工具,因此我們不能直接將該技術用於直接面對民眾的市政服務中,否則可能會衍生出極大的問題。如 1999 市民專線是要解決市民的問題,若在該系統中使用 ChatGPT,系統可能給出不確定的答案,基於對於民眾信賴保護的原則,最終仍需要人力篩選,拍板確認後方可作為對外最終回答。
在台北市政府資訊局規劃中,除與市政府討論運用 ChatGPT 使用規範之外,未來可能也會先運用已經上網的開放資料,訓練符合市政需求的 ChatGPT 服務。如此一來,可減少民眾自行查詢各種開放資料的時間,讓更多人享受到生成式 AI 帶來的便利性。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