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顧問角色 助企業用科技提升競爭力
數位轉型研究院將從扮演第三方顧問服務的角色,協助企業評估轉型方向,引進合適工具、規劃轉型流程,為臺灣產業升級盡一份心力。
採訪/林振輝、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3.08
面對商業環境、消費者需求快速轉變,許多企業開始運用創新科技啟動轉型計畫,2020 年初爆發的 COVID-19 疫情,更加快全球推動數位轉型的浪潮。根據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指出數位轉型是運用數位科技掌握環境變化,如總體環境、市場供給與需求、顧客的行為與喜好等。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指出,疫情爆發後,催生全球推動數位轉型的浪潮,但背後也有眾多挑戰需要克服。我們成立數位轉型研究院的目標,是協助企業運用 IT 資訊科技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如改善生產流程、創造最佳客戶體驗等等。數位轉型研究院將從扮演第三方顧問服務的角色,協助企業評估轉型方向,引進合適工具、規劃轉型流程,為臺灣產業升級盡一份心力。
數位崩解現象不容忽視 產業轉型速度加快
根據 IMD 公布 2023 數位漩渦(Digital Vortex)報告指出,隨著數位漩渦時代的來臨,渦漩內圈對產業影響越大,其中又以科技產品與服務業、 教育、金融服務、通訊服務,及專業服務業影響最大也越容易產生數位崩解(Digital Disruption)現象,發生的速度也越快。在此趨勢之下,前述產業創造的新創公司也會越來越多,其中又以音樂、通訊、軟體、資料、貨幣等可數位化服務的創新公司最多。
因應數位漩渦帶來的衝擊,各產業推動數位轉型速度也愈來愈快,而採取方法也不盡相同。如 OpenAI 基金會秉持「以最可能造福人類的方式推進數位智慧」精神研發出 ChatGPT (GPT-3.5),其具備可流暢地回應問題、解方程式、 寫作(如學術文章、詩、劇本)、考試、撰寫程式碼等,為 AI 應用帶來全新的應用領域。
林玉凡表示,至於金融業亦逐步走向生活理財科技業,從早期無時間限制的網路銀行,走向無實體存摺的數位銀行、無實體分行的純網銀,現今純網銀不只是服務線上化,更是破壞式創新。最明顯案例莫過於 LINE Bank 結合 LINE Score 用戶評分,加速車險方案設計,而樂天銀行結合用戶於電商的行為模式投放廣告,點擊率增加 778%、轉換率增加 356%。
參與媒體轉型計畫 劇本創作轉型參考範例
除前述漩渦內圈的產業外,IMD 亦認為數位漩渦外的產業,如零售、媒體與娛樂、觀光旅遊、消費性商品、醫療等,五年內亦將開始面臨數位轉型挑戰,所以許多業者都加快推動轉型的速度。如過往星巴克在超過 80 個國家中,僅不到 50% 消費者使用星巴克 App,其中又僅 8 個國家開放客戶透過 App 訂購和支付。 因應數位時代的浪潮,星巴克選擇積極擴大 App 使用範疇,根據用看重數位營收,根據 2018 年 eMarketer 調查,星巴克 App 已擁 2,340 萬用戶,擊敗 Apple Pay、Google Pay,成為全美最受歡迎支付 App,也讓該公司在 2019 年度股價更大漲逾四成。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林玉凡說,各行各業轉型都需要數位轉型,只是採用方法、流程,以及想要達成目標迥異。如 2019 年備受好評的臺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臺灣以大數據協助國內知名的專業編劇人建立田野調查的首例,透過網路社群對「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多元觀點分析,協助跨編劇、電視臺、製作人、服務設計與資料分析團隊(資策會)的跨界合作。因此,在 PTT 上被評為幾乎「零負評」的淚噴大戲,且劇本也被收錄原創劇本資料庫中,堪為後續劇本創作轉型的參考。
根據資策會提供資料顯示,此大數據工具發展雛形是從發展知識圖譜、人物脈絡、多元觀點、專業術語、群眾偏好等面向著手,在資料判讀部分,則是從抓取媒體粉絲頁留言,取得留言內容 223,065 筆、TOP10 重度使用者觀點文章逾千篇等,藉此作為劇本創作的基礎參考。
致力運用 ICT 工具 助產業降低疫情衝擊
綜觀疫情對臺灣企業衝擊非常廣泛且深,如展演空間年營業額下降 58%,工商展覽籌辦年營業額下降 52%。而現今進入後疫情時代,更各行各業更陷入人才不足的困境,臺灣企業缺工率達 36%。在前述衝擊之外,也帶動對創新科技、資料的重視,如 Instagram、Meta、Apple、Google 開發出 COVID-19 傳播追蹤工具。只是在遠距醫療和 AI 技術等關注,但全球仍有高達 90% 醫師不知道如何利用相關醫療數據,主要原因為「無法蒐集到具有品質的資料」。
因應前述挑戰,數位轉型研究院致力運用 ICT 工具,從不同應用情境著手,降低新冠肺炎對社會衝擊影響。如因應遠距上班需求,特別成立遠距上班軟體工具網站,擴增近 400 種軟體工具資訊,滿足不同產業的使用需求。在智慧用電部分,則擴增 30 種節能減碳工具與智慧用電節能服務平台,讓新北市示範社區創造年節省 19 億度電的優異成績。在智慧醫療部分,與慈濟醫院攜手合作方式,透過整合商之器、NVIDIA 等工具,共同打造 AI Medical 智慧乳癌篩檢中心,守護花東婦女健康。
「在資料治理部分,透過 Open API 搭配透過資料聯測機制,輔導近 30 間新創業者,貢獻 546 支 API 上架,賦能近千家企業應用,帶動多元服務創新。 」林玉凡解釋:「數位轉型研究院定位在協助服務產業數位轉型、建構數位產業跨域典範,從顧問服務、數位生態、數位出海等三大面向著手,期盼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數位轉型與服務設計創新機構。」
從數位優化著手 穩健邁向數位轉型
隨著全球吹起數位轉型的浪潮下,各產業都陷入各種人才不足的困境,也引發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根據近期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 DX(數位轉型)報告指出,2025 ~ 2030 年數位衝擊將導致日本經濟損失每年達到 12 兆日圓,而數位科技人才缺額將由約 17 萬擴大到約 43 萬,最終導致科技預算將有 90% 花在系統維護上。至於臺灣部分,產業若再不轉型升級,同樣面臨 2030 年數位斷崖的困境,根據主計總處預估未來 10 年約有 30 萬技術專業人員退休,約是現今的 3 倍以上,將導致生產力及隱性知識斷層。
臺灣製造業數位轉型挑戰,在於現今營運模式以接單生產為主,面對少量多樣、急單等趨勢挑戰,業界亟需一套敏捷轉型的方法、加速跨界合作,快速回應市場。然而數位轉型並非一簇可及,首先應該從裝置聯網、數據判讀的數位優化階段著手,讓全廠區設備都具備串連、相互串連的功能後,再透過收集大量生產資訊後,運用 ML、AI 技術進行分析,找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與排除, 達到提升稼動率等問題。
[ 推薦閱讀:後疫情時代的數位轉型關鍵心法 ─ 資料庫篇 ]
林玉凡說,製造業的數位轉型階段則是將重心放在營運決策、商模創新兩部分,首先是多數製造業缺少跨廠/跨國雲端整合應用與自動化布局、測試工具, 亦須面對資訊外流等議題,自然無法因應市場變化做出決策。另外,製造業系統也多是屬於資訊孤島的狀態,彼此之間欠約串接機制,遑論與跨供應鏈業者之間建立合適的資料連結。因此,本會成立數位轉型學堂(ACE School),發展方法和工具,內部培育出逾 300 位技術顧問,協助企業評估合適方案,建立一套可整合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打造可串連跨界服務生態整合與商模發展的資訊系統。
打造 ACE 數位轉型學堂
資策會認為數位轉型必須從「面」角度出發,所以透過整合數轉院、軟體院、資安所、教研所、產研所及科法所等跨部門資源,打造數位轉型學堂,助企業縮短學習曲線,真正實現數位科技與商業流程的整合。體認數位轉型需更多跨域倡議等能力,ACE 學堂發展出三種顧問專家包含 Architecter 架構師、Curator 策展者、Evangelist 倡議者,藉以協助企業釐清當下營運現狀,找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或期待滿足的需求,並以此規劃最適當的數位策略和行動方案,按部就班加以落實,進而穩步朝向轉型升級目標邁進。
「本會在培養 ACE 專家顧問之外,也透過與電電公會、中華軟協、智慧運輸協會、數位經濟協會、加工出口區電電公會、文化科技聯盟等產業公協會合作,提供會員之數位轉型服務,至今已服務累積擴散 12 個產業公協會,逾 750 位會員廠商、累積培訓 100 位 CDxO 等,共創造超過 60 個本土企業轉型案例。」林玉凡解釋:「過去因應資策會轉型第三方顧問任務,全會所累積的數位轉型成功案例非常多元,涵蓋機械、金屬、能源、運輸、資通訊、金融、觀光、光電材料、醫療等,未來我們會持續與各產業公協會合作,協助更多產業進行數位與淨零排碳雙轉型與培育轉型人才。」
因應 ESG 浪潮,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正參與及深耕國際標準化組織 AFACT 暨 N/CEFACT 計畫,並成立「永續發展暨循環經濟工作小組,結合臺灣廠商推動碳盤查/碳稅之提案,形成臺灣參與國際議題之專業團隊,助產業啟動碳盤查等工作,全力推動永續與淨零轉型。另外,數位轉型研究院建議電子資訊業導入企業產品或服務碳含量計算機制,盤整產品製程關鍵碳排能源等類別資訊,奠基產業對於碳盤查與碳中和轉型科學 基礎,作為碳排之量化依據。
三大面向著手 推動監理科技轉型
為因應國際監理科技發展趨勢,金管會為協助臺灣基榮產業建立有效且精準的監理機制,鼓勵銀行業積極推動 API 申報機制整合內部自動化,以發揮整體自動化申報最大綜效,有助於實現自動化智慧法定報表申報機制,邁向監理科技新紀元。
資策會認為金管會對運用創新金融科技作法大致上分為兩個面向,如中央存保公司建置純網銀 API 數位申報機制,讓金管會可藉此即時監控純網銀的營運情況、流動性風險等。其次,集保結算建置票券數位監理平臺、採用 API 申報,並同步介接聯徵中心、櫃買中心等 外部單資料,讓資料更完整。此外,也積極透過如科技黑客松/全球金融創新聯盟 GFIN 活動,掌握國際的金融科技法規、技術新創和實證。
展望未來,針對金管會推動監理數位化轉型的相關措施,林玉凡建議可思考強化技術與沙盒實證,因為新興科技推動仍須透過實證檢視技術投入營運之可行性,建議可透過如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企業進行聯合實證,或藉由數位沙盒機制提供新興科技實證機會和需要調適的技術與環境議題。此外,鑒於數位世代來臨,若政府能領軍建立資料共享的數位信任環境,將可讓金融服務之數位化發展與資料共享關係能更為緊密,才能創造可信賴的金融資料共享環境。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