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鏈運用區塊鏈技術於學習履歷之中,目前已有逾30所大專院校、教育機構採用圖靈證書發證,累計發出超過3000張證書,促使3000位學生擁有國際防偽數位歷程。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為避免學歷偽造問題影響到校譽與企業權益, 2015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開始著手「防偽學歷」後,便在美國東岸逐漸被各院校接受與採用。此風潮也吹向全球各地,如在教育部大刀闊斧推動 108 課綱將學習歷程設定為全國高中學生升學規則後,台灣也逐漸對學生學習履歷開啟重視。許多台灣大專院校以防偽及傳遞便利性為兩大考量規劃數位學歷,2020年因疫情影響加速推動並達成多方共識,驅動台灣教育體系加入數位學歷之列。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
台灣學習履歷聯盟(TEPA)成立
為此,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和圖靈鏈共同策劃發起學習履歷聯盟,隨後獲商總區塊鏈應用及發展研究所(BADI)和 AI 金融科技協會支持下,成立臺灣學習履歷聯盟 (TEPA)。
圖靈鏈執行長胡耀傑指出,聯盟成立主要之目的,為以中心一站式系統串連全臺大專院校學生之學習履歷,自大專院校之前溯源至國中高小以及幼兒園,記錄個人在各教育階段的學習成果,以真實呈現個人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與能力發展,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補強考試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建立完整零造假之人生履歷認證。如此一來,除有以利於臺灣人才在國內求職時與走向國際時大幅減少背景資歷驗證之流程,同時協助企業降低人才資歷驗證之時間與成本,加速適用人才之到位。
[CIO都在讀: 科技如何協助零售供應鏈 ]
紀錄學習履歷 加快資料申請速度
回顧2018年,圖靈鏈創辦人暨執行長胡耀傑在申請歐美研究所時,發現資格查驗流程非常繁複,除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外,也需要高中的成績單,且現行證書多仍仰賴紙本形式,以至於在蒐集證書上耗時費力又花錢。光是申請18家大學研究所的審查費用,即花費超過20萬元,也讓胡耀傑決定投入開發「圖靈證書(Turing Certs),而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竄改性等兩大特性的區塊鏈,變成為發展該解決方案的首選。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胡耀傑指出,當時構想是讓所有證書及履歷上鏈,讓校方抑或是求職的資方,在取得學生或求職者基本資料後,便能轉向鏈上找尋當事者相關資料,也能確保這些資料的真實性無虞。圖靈證書的主要客戶為教育機構,從與UC Berkeley法學院簽訂合約談後,目前已有逾30所大專院校、教育機構採用圖靈證書發證,累計發出超過3,000張證書,促使3,000位學生擁有國際防偽數位歷程。
圖靈證書具備三大特性,在防止偽造部分,因使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每一份證書100%真實性。其次,在快速查驗部分,學生可透過分享連結,讓人資單位隨時隨地一鍵驗證真偽,使人才篩選更便利、快捷。最後,在永久保存部分,可讓學生的學習歷程被妥善保存,省去紙本作業的不便,更減少資料保存之人力成本。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