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宏文
最近我訪問前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郭守仁,談彰基如何從一家地方小醫院,蛻變為管理九家醫院的台灣大型醫療集團,彰基還將醫療服務經驗外銷到中國及東南亞等地,這種結合醫療與資通訊產業打國際杯的經驗,是台灣醫電整合(Bio-ICT)的示範案例,很值得再多加詳述。
郭守仁醫師曾任彰基副院長、院長及協同總院長,在他任內,彰基結合台灣科技廠商,從掛號、等候、看診、住院與病床都採智慧醫療設備,把彰基醫療體系打造成智慧醫療院區。
有了這些創新醫療,彰基進一步思考將經驗外銷變現,以「彰基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口號,吸引眾多中國大陸醫院前來取經,統計過去大陸醫院來台取經的案例中,有一半都是透過彰基體系。
如今,大陸醫療服務已有明顯進展,兩岸交流也因政治因素降溫,但彰基持續將經驗複製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及印尼等地,過去與彰基合作的廠商,也將各種智慧醫療與服務相關的資通訊與醫材產業,與彰基醫療服務一起進軍東南亞市場。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郭守仁說,過去台灣醫院有半數以上的醫療器材及藥品皆從國外進口,尤其高貴的醫療設備儀器皆來自歐美日。後來,員林基督教醫院便著手發展國內最早的智慧醫院,並與工業電腦龍頭研華公司合作,發展出許多智慧醫療技術與服務系統,如今這些累積多年的經驗已可以外銷,成為協助東南亞提升醫療現代化的重要利器。
郭守仁認為,台灣資通訊等電子業很強大,結合醫療與科技的 Bio-ICT,除了滿足台灣民眾需求的服務,也協助台灣醫療產業走向國際市場。因此,台灣不只半導體等電子業是護國神山,智慧醫療也可以透過服務及管理的外銷出口,成為另一個護國神山。
目前郭守仁還擔任大洸醫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推動「醫指付」的數位支付平台,如今國內已有約 150 家醫院採用,擁有 145 萬會員,每個月支付金額達六億元,並且有大型醫學中心也因採用醫指付而每年省下一億元左右的成本,能夠產生這些效益也來自整合 ICT 的技術。
郭守仁說,當年彰基要將醫療服務輸出海外時,內部也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把別人教會了,不是反過來和台灣競爭嗎?但事實上,台灣不去,其他國家也會去,機會就被別人拿走。而且,教別人的同時,彰基也不斷進步,不用擔心別人追上來,只怕自己不往前進。
當年在研華協助彰基發展智慧醫院、如今是慧誠智醫總經理的余金樹說,最近他頻頻飛往東南亞,因為東南亞市場目前蓬勃發展,台灣有很好的發展機會。他認為,整個東南亞的醫療 ICT 應用大概落後台灣 5 年,所有當地的需求及應用,台灣都已發展在前,可以直接給他們答案,不需要再摸索。
他也認為,醫療與科技的整合,是台灣醫療服務大幅提升水準的關鍵,也是目前外銷海外被客戶看中的重點。不管是偏鄉要加強醫療、醫護人員不足、用藥安全,或是手術要更成功,都可以靠資訊科技(IT)來提升。
[ 閱讀所有林宏文的專欄文章 ]
電子與醫療是集合台灣最多優秀人才的兩個產業,過去最優秀的人才,在大學入學時,都選擇醫學系與電機系為第一志願。不過,對比兩個行業,電子業一直以世界市場為目標,因此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可以說根本看不到極限;但台灣的醫學及醫療服務,大部分都無法拓展到海外,因此相對來看,醫療生技從業人員發展就受到限制,兩個產業的格局也因此存有巨大差異。
前陣子在社交網站上看到一段影片,一位從歐洲來台灣的朋友,提到他在台灣醫院看病的經驗。他沒有健保,是採自費,花了新台幣 2,000 多元,他說大約 60 歐元的費用,比他在歐洲看醫生還要便宜,而且他稱讚在台灣看病的體驗非常好,因為醫生都會講流利英文,讓溝通完全沒障礙。
這位外國朋友的感受很真實,台灣醫生素質確實都很高,求學過程都讀原文書,英文能力因此都不差。但是,其他國家不一定最優秀的人才去當醫生,十幾年前我在大陸唸書,曾半夜送一位同學去急診室,那次折騰我一整個晚上的驚魂記,讓我對兩岸醫生素質及醫院管理,有很深刻的對比和體認。
台灣優秀的醫生每個都是人才,但若只能困在台灣,無法出國比賽,是很可惜的事。因此,當我看到彰基將醫療服務外銷到海外,而且還有相關產業跟著外銷,我認為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事。
不過,醫生再優秀,一天也只有 24 小時,醫術再好,能夠治病或開刀的能量有限,因此要靠醫療整合資通訊,透過資訊科技擴大影響力,讓醫生睡覺時也可以救人。台灣擁有那麼強的科技實力,若能滿足世界上對智慧醫療的更多需求,將是未來台灣產業發展最大的亮點。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