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公有雲服務 可降低全球能耗 88%
淨零排放與 ESG 已不是單純的道德口號,更是影響企業營運的重要指標。尤其歐盟即將在 2023 年 10 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臺灣企業應該加速引進碳盤查工具,才能接軌 ESG 浪潮,避免陷入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隨著地球暖化影響日益嚴重,在 2022 年落幕的 COP 27 大會上,各國政府再次確認 2050 淨零碳盤的目標。這代表減碳行動已刻不容緩,淨零排放與 ESG 已不是單純的道德口號,更是影響企業營運的重要指標。根據 Forrester Consulting 公布研究報告指出,有高達 81% 企業因無法落實 ESG 目標而受負面影響,其中又以營運風險增加(43%)、財務風險增加(38%)、損害企業名譽(30%)等為前三大主因。
向來非常注重全球氣候議題的歐盟,宣布將在 2023年 10 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 2026 年 1 月正式上路,進口商需完成採購相對應的憑證,產品才能進入歐盟。此計畫期管制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等五大高碳排產業(出刊後增加氫化學品),未來將擴大管制有機化學產業、聚合物相關產業,預估臺灣廠商每年要付給歐盟的稅額恐超過 2,600 億元,這代表有效管控企業的 ESG 數據,並擬定完善 ESG 策略,已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
中冠資訊技術開發處協理陳信杰指出,中冠資訊身為中鋼公司(CSC)百分之百轉投資的子公司,擅長提供各式自動化、智慧化的資訊服務,已協助眾多客戶成功導入整體資訊系統,透過永續發展創造共榮願景。我們累積多年經驗與技術能量,此次在 AWS 平臺上建置一站式碳盤查解決方案,結合能源、計畫、監督、控制與業務等功能,並提供數據監控以及警報通知,輔助企業加速從碳盤查到淨零,成功達到綠色數位轉型。
金管會推動碳盤查 2029 年須完成查證
因應全球吹起的淨零碳排浪潮,2022 年 3 月行政院也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將會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等兩大治理基礎,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在此基礎下,金管會因應氣候衝擊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等政策,也發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規劃於第一波優先適用對象為鋼鐵及水泥業,2023 年需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2027 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 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的查證。金管會期盼透過上市櫃公司串聯供應鏈,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
企業實施永續轉型可分成三階段,第一期前期建置階段工作重點,為「還沒開始規劃或不知道如何執行」、「正開始草擬方向或計畫」。第二階段的導入發展階段工作重點,為「開始規劃永續專責單位或人員」、「開始小範圍執行特定專案」、「部分單位開始改變工作模式」、「以通過法遵及碳盤查為目標」。第三階段的成熟轉型階段,「已設置永續專責單位人員」、「所有部門都開始展開轉型」、「以通過國際認證及節能減碳為目標」。
中冠資訊決策應用系統處協理孫勝義表示,企業推動綠色轉型藍圖必須從三步驟著手,分別是碳揭露、碳足跡、碳中和。碳揭露部分要落實溫室氣體盤查的工作,內容涵蓋確認溫室氣體盤查、邊界及基準年、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第三方查證等。第二步驟的碳足跡內容為做好生命週期分析,即是將碳排放量結合產品、生命週期分配至各產品,掌握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狀況。最後階段的碳中和,則是要做到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內容為碳排放數據加上成本計算,轉換為內部碳定價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找出淨零碳排的目標及可行路徑。
善用自動化機制 避免耗時、耗工
若仔細分析企業面臨溫室氣體盤查要求的挑戰,在於欠缺足夠專業人才、合適工具,以至於連第一階段的碳盤查工作都難以落實。現今企業最常見第一個挑戰,在於大部分企業都採取手工方式彙整全廠數據,再填入相對應的報表中,不僅費時、費工,且難以保證不會有人為錯誤發生。第二項挑戰,則是專案人員得在不同報表中填入各種數據,經常發生同一份資料重複填報狀況,且也會經常出現自己製作的公式,被團隊其他人改動的狀況,以至於無法正確呈現完整的資訊。第三點,當 ESG 團隊有人員異動的狀況時,也會影響到後續碳盤查的工作,加上資料保存、數據證明等都是大問題,恐怕難以獲得國際單位的認可。最後,則是若營運單位要立刻知道全廠的製程碳排數據時,專案團隊也難以即時提供正確、可信的資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根據研究顯示,數位轉型、雲端應用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企業資料中心上雲,可協助全球碳排放減少 10 億公噸,同時達到永續發展。所以我們在 AWS 平臺上建置一站式碳盤查解決方案,助企業建立完整的綠色供應鏈。」陳信杰解釋:「此碳盤查雲平臺主打從初期的碳盤查,到後期的減碳等都適用,除可自動化收集資料外,也能與戰情資料中心整合,讓永續發展團隊可隨時取用碳排係數,加速企業淨零排放。」
中冠碳盤查四大特色 助企業掌握碳排放狀況
市面上有不少碳盤查工具,中冠資訊碳盤查平臺有四大特色,首先是靈活客製,能與異質系統或供應鏈廠商的資料交互應用。其次,則是可自動計算,自動算溫室氣體排放量,並產出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清冊。第三點則是係數更新,可持續提供常用排放源/GWP 等係數資料庫更新服務。最後一項則是數據保存,可完成留存佐證資料及歷史數據,讓未來查證及分析更容易。
陳信杰說,引進中冠資訊碳盤查平臺能為企業帶來四大功能,首先是工廠導入自動化、智慧化,可支撐基礎數據自動收集。其次,則是享有盤查流程系統化與自動計算,有效降低人工及錯誤率。第三點則是能佐證資料及盤查數據保存,可隨時供內外部查證調閱。第四點則是提供圖表分析、直覺快速,可發掘趨勢及可改善之場域。碳管理透過數位化管理優勢非常多,可實時展現多面向且美觀的企業綠色焦點看板,輔助管理者全面衡量、分析、制定減少碳排放方案。
引進數位化技術的碳管理系統,能顯示歷史數據及佐證資料,讓企業清楚比較碳排放量的差異,找出公司內部的碳排放熱點,並透過多種統計圖表輔助,規劃一套可行的減碳目標及路徑,加速從碳盤查到淨零,邁向綠色轉型之旅。
根據 IDC 研究報告指出,若 2025 年全球基礎設施於使用 100% 再生能源,比傳統本地資料中心的碳足跡減少 88%,因此建議中小企業應該提早部署碳盤查以及上雲計畫,才可以維持產品的競爭力,避免被產業鏈淘汰掉。
● 結合能源、計劃、監督、控制與業務彈性於一體的管理平台,同時即時多面向的企業綠色焦點看板。
● 輔助管理者全面衡量、分析、制定減少碳排放方案,掌握能源及碳排放 Big data,助攻製造及工廠邁向淨零碳排。
● 蒐集管理產線及產品碳排資料,透過建立相關排碳強度資料來推動全供應鏈及製程減碳,尋找減碳重點,訂定減碳方針。
● 廠內相同製程之不同工廠間的標竿比較,更能有效鑑別減碳策略與方向。
● 倘若將製程溫室氣體盤查作業自動化,透過資訊系統自動取得活動數據,再搭配適當之排碳係數與各產品的產品類別規則,可即時得到產品碳足跡與製程排放量,對於企業長期建置與利用產品碳足跡資訊,有莫大幫助。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