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植全公司的數位轉型DNA 樹立最佳化一切的文化與SOP
這次高峰對談除了唐余對談外,還有盛會第二天由CIO協進會理事長盛敏成主持,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與Gartner大中華區資深合夥人龔培元與談的「疫情對產業帶來的機會與挑戰」高峰對談,以下即為精采對談摘要。
盛:請兩位專家為大家分享一下疫情對不同產業的影響分析?
詹:資策會MIC作為政府智庫,在兩個月前便開始進行COVID-19後對IT產業衝擊或總體環境變化的研析。首先在政治方面我們看到了幾個現象,包括國際政治體制重構、政府權力體制改變等。在經濟方面我們看到全球供應鏈的斷鏈,今後會漸漸形成全球性的短鏈革命,進而引發成本提升、價格高漲的問題,以及民眾經濟信心的大幅衰退。
再就消費面來看,消費行為也為之改變,一時之間電商、宅經濟、在家休閒、遊戲及電影娛樂大興,原本實體行業莫不思考如何大幅加速線上銷售,或許數位轉型乃至自動化及工業4.0能趁此疫情而得加速或提升。至於科技方面,居家辦公模式一方面讓企業開始思考員工如何交流溝通與管理,以及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等問題。最後在生活型態方面,莫過於從生活習慣、人際互動模式,再到聚會與空間使用模式都有很大的改變。
龔:Gartner大致將這個疫情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個月較短期的回應期(Response),這期間優先活動包括因應大流行的準備、遠端存取、員工保護與通訊管理;第二階段則進為期2-4個月中期的復原期(Recover),企業優先的活動包括辦公室工作與設施管理、成本最佳化、技術準備就緒等;第三階段則是最長期(為期4個月以上)的重建期(Restore),相關優先活動不外數位轉型、自適性治理等。至於安全與網安則是貫穿三個時期的優先活動。
基本上三個階段,全球不同區域是處於不同步調的,當整個大中華區逐漸進展到重建期時,美國才剛剛進入恢復期,南美洲則仍處在回應期裡。不論如何,疫情造各種層面結構性的改變,包括辦公習慣、業務模式及社交距離的改變。大家最終都會進入到重建期,其中數位轉型技術將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而且轉型的速度只會加快。凡是趁此疫情落實數位轉型的公司,勢必會在疫情過後的業界勝出。
盛:經此一「疫」,各種產業真正影響最大的面向為何?
詹:我覺得第一件事當然要先關心自身業務受到多大的衝擊,要怎麼存活,然後持續營運日本稻盛和夫治理下的京瓷歷經7年毫無生意卻仍能存活,他給我們的一個啟發就是要未雨綢繆。第二是在這個過程中怎麼加速轉型,我們最近出了一本書《數位轉型力》,強調除了數位力之外,數位轉型力恐怕是當前更重要的,唯有如才能變成一個兼具彈性快速的數位企業。第三個在於如何讓這樣子的經驗,能夠變成公司的一個文化,甚至在心態上、基礎設施上能讓這樣子的DNA能夠加速嵌入到每個員工身上。
龔:針對數位轉型力,Gartner提供四個面向的長期結構性變更計畫,第一是營收與營運風險管理計畫,思考的重點包括企業在疫後的轉型力道是否能加速;是否考量展開供應鏈的供給;如何維持並加速開發新產品,以因應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如何加速全方位的自動化,亦即透過流程自動化機器人(RPA)及智慧業務流程管理(BPM)實現營運自動化。
第二是成本含義與影響管理計畫,成本最佳化屬基本盤操作,重點在於成本結構的最佳化,透過系統來將最佳化決定變成一個公司文化、體制及SOP。第三是信譽、社會責任與品牌風險管理計畫,趁此疫情可將公司商業品牌轉變成關懷社會的品牌。第四是健康與安全管理計畫,企業應擬定有效的溝通計畫,並能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可以結構化建立上下皆清楚的標準SOP來因應。
盛:麻煩兩位專家分析一下台灣本地產業景氣的趨勢,以及科技產業的投資走向
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分析,今年全球經濟萎縮會達到和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程度。當前各國政府都在思考如何在控制疫情與重啟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像美國幾個州在解封後又引發確診數的增加,所以各對此莫不戒慎恐懼。也因為如此,當前IT投資會比較保守。
不過我們也看到許多科技投資仍在持續進行,首先就是資訊安全,隨著居家辦公成為主流,資訊安全變得加重要。第二個就是5G,各國莫不加速地進行。第三個就是AI,其涉及的應用領域非常廣,從圖像辦識到自然語言處理,再到人機協作等都需要AI。接下來,舉凡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辦公,甚至智慧電商等都會被加速投資。
龔:Gartner看到疫後整個產業結構的變化會發生五種不同的結局,亦即調整(Rescale)、改造(Reinvent)、恢復(Return)、縮減(Reduce)及退場(Retire)。如果未來業務呈現縮減的態勢的話,應思考移轉到可以成長的地方,應該把危機當成一個重新調整的好時機點。
不論如何,進入到復原期或重建期之後,有幾個技術點值得公司關注。第一個是數位行銷,雖然它不是什麼新東西,但隨著疫情期間社交距離的擴大與社交媒體的更加活躍,我們應重新考慮這方面的投資。第二個是居家辦公或遠距辦公,我們應藉此機會將數位化辦公環境建立起來,並透過有效的追蹤、監控與管理機制來提升整體生產力。第三個是不同的溝通管道,同把當前熱門的AI、機器學習及5G等技術與基礎設施加速導進來,進而強化公司的業務洞悉力、自動化、數位轉型力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