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大家都在喊工業4.0,其實醫療也有4.0。從1.0的消毒殺菌,到2.0的顯微治療,進入由CT、MRI及導航儀的引導治療3.0,到了醫療4.0,其實跟工業4.0剛好不謀而合,強調的都是行動平台、物聯網(IoT)、雲端運算,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的應用。所以重構HIS最佳化再造的目標,其實就是希望以行動平台、IoT、AI、大數據及雲端運算為基礎,再加上5G通訊技術來建成醫療4.0,應用資訊科技來降低病人風險,提升服務效能。
精實流程才能改變使用者行為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要精實醫療流程,因為很多人工化作業在規劃變成電腦化時,往往只是做到「電腦人工化」,例如護理人員到病房量血壓,如果還是用紙本記錄,回到護理站才用電腦登打,就只是把電腦系統當成文書處理,並沒有整合到作業流程中。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所以要做到精實醫療流程,應該是運用資訊科技做到「就源輸入」。以前面的量血壓為例,應該是量完血壓後,就能夠自動上傳或連接到行動護理車。所以HIS在最佳化再造時,一定要重新檢視醫療作業流程,透過IoT及AI等資訊科技的介入,達到精實醫療。
常言道:「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最佳化整個醫院的流程時,首先要以病人安全為中心來思考,做到全面性的整合最佳化,系統本身還必須要符合健保及評鑑的病人安全標準規範,重新檢視並精實作業流程,讓流程自動化,提升整體效能,如應用AI來支援臨床決策輔助系統(CDSS),並善用條碼、行動裝置、事件驅動,IoT及AI輔助流程運行。
也因此現在的作業流程必須要改變,必須要做到標準化、資訊化、自動化,以達到閉環管理。舉例來說,以前批價櫃檯會有很多人大排長龍,現在病人只要拿著批價的處方箋,透過手機或是自動繳費機掃條碼,就可以直接做到線上支付,就不需要這樣大排長龍,要透過資訊化來改造流程,才能讓作業流程變得順暢。
以中藥調劑為例,臺灣的中藥調劑大部分屬於科學中藥,也就是會磨成粉狀裝成罐子,但這麼做對藥師調配藥品會是一大挑戰,因為只要藥師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調劑錯誤,因為藥品名稱都很像,瓶子又長得一樣。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LINE,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因此針對中藥調劑流程做了智慧化,當藥師要去調劑中藥時,藥師只要刷處方箋上的條碼,就能知道即將要調劑的是哪些藥,等藥師刷藥罐上的條碼,如果藥罐要裝的藥不是這張處方箋裡面的藥方,就會有警告讓藥師知道藥品調錯了,讓藥師可以馬上更正。病人如果對藥品不瞭解,也可以透過刷QR Code,查找用藥須知、相關副作用等,這些都是因為資訊科技而出現的改變。
此外,中藥常常需要秤重,比如說處方箋寫的是50公克,藥師的磅秤會連接到電腦自動計算,算出藥品目前的重量是多少,假設呈現的重量不是50公克,系統就會告訴藥師重量不符。每一個調劑都要刷藥罐瓶身,記錄相關的批號和效期,假設這個中藥已經過期了,系統就會告訴藥師效期已經過了,不能再調配給病人。如果發現某一批中藥有農藥殘餘,一樣可以通過批號去追溯這些藥曾經調劑給哪些病人。
其實這些資訊化作業就IT技術而言並不難,但是很實用。如主治醫師每天早上巡房時,跟著主治醫師的住院醫師現在都得抱著一大堆的紙本病歷,但導入資訊化後,我們就設計了一個醫師行動查房系統,把所有病人的病歷資料整合在平板上,不管是生理量測、病歷記錄,甚至交班事項、累積報告,都可以透過平板查詢。
這個平板等於也是醫師的行動助理,醫師可以看到病人的生理數據(TPR)趨勢、I/O記錄、疼痛指數及其他更詳細的資料,病人目前的病兆,醫師不只可以一目瞭然,還可以掌握病人病情的治療過程,包括檢驗報告、用過哪些抗生素等,都能夠完整的呈現在平板的儀表板上,如果醫師覺得哪個報告有異常狀況,只要點選就可以看到更細節資料,可以省去以前抱著厚厚的紙本查房的麻煩。
如此一來,才能完全改變之前還沒有資訊化時的人工行為。所以資訊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去改變使用者的行為,透過精實流程才能達到真正的資訊化,而不會變成電腦人工化。
閉環管理避免人為錯誤
記得醫院接受 HIMSS 7 國際認證時,評鑑委員非常重視臨床流程的「閉環管理」(Closed-Loop management),主要就是希望做精實流程,善用條碼讓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為輸入任何資料。以藥品的即時驗證跟查核為例,醫師在開完醫囑以後,藥師會去審查醫師開的藥是否超過劑量或者有不合宜的項目,確定無誤後,才會送到智慧化調劑設備列印條碼,讓藥師開始調劑並加以封裝,再透過傳送人員傳送到護理站,護理師再透過掃描條碼做到三讀五對,才會將藥物送給病人,所有的給藥過程都可以隨時監控進度。
一旦藥師覺得有疑慮,就可透過系統跟醫師進行雙向溝通,並且把藥師的疑慮跟問題記錄在電腦上,有助於日後的查詢,就不會像以前直接打電話找醫師,或者溝通完以後,完全沒有記錄,衍生各種問題。
在早期的給藥流程,還會出現一種狀況,就是護理人員拿藥給病人後,回到護理站輸入給藥完成後,卻發現醫囑不見了。為什麼?因為已經被醫師刪掉了。所以整個資訊化必須要結合流程,做到就源輸入才能達到即時性。所以給藥時要有三個步驟,第一個先刷自己的識別證,再刷病人的條碼,再來就是刷處方箋的條碼,三者完全符合當然就過,如果不對,系統就會警告給藥錯誤。
除了要防止給藥錯誤外,有一些重要資訊也可以更主動提醒。如遇到比較高危險的藥品,系統也會提示給護理人員要注意安全。刷藥品條碼時,系統也會秀出藥品外觀,讓相關人員做雙重確認,做到一個整個流程跟系統化的整合。
事件驅動化被動為主動
要以微服務重構現代化HIS架構,是因為現在HIS大部分都屬於被動式的請求驅動,也就是我們講的「拉(pull)」,微服務架構則是強調主動式的事件驅動,是要用「推(push)」的。在整個醫療情境裡有很多的需求,可以應用到事件驅動的概念。比如說,病人服用高警訊藥品時,系統可以先發出一個提示,告訴所有相關人員,提示病人有服用高警訊藥品。系統只要透過事件驅動 (event driven),寫成一個訊息佇列(Message Queue),與這種藥品相關的人員,只要訂閱這個訊息,系統就會隨時的告訴你,某些人有服用什麼藥品要特別謹慎。
另外,會關心用藥過敏記錄的人員,只要有訂閱相關事件驅動的訊息,一旦有病人在服用藥物以後產生不良反應,此時就會形成一個事件驅動,系統會把這個事件存在訊息佇列,讓訂閱者就可以收到訊息,就不需要不停的去「拉」,查詢某個藥品有沒有發生藥物不良反應,這種請求驅動的方式,不但會很麻煩,而且會造成整個資訊化硬體的資源損耗。
透過事件驅動的概念,讓不同的系統跟系統之間主動溝通,而不是被動的等使用者去問有沒有這些資料。比如說病人身上可能會連接五六種醫療儀器設備,就可以針對報告出現異常值,寫成一個事件驅動的訊息佇列,醫師如果想要關心某個病人會有什麼危險值,就可以立即收到相關訊息,知道要去哪個設備撈病人的資料,而不是到每一個設備去撈有沒有異常的資料,會相當的曠日廢時。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LINE,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另外,可以規範出一個規則引擎(Rule Engine),得出病人的檢驗值是否危及生命,一旦發生則系統立即發出事件驅動,相關護理系統、醫囑系統及數位助理只要有訂閱訊息,就可以立即得到這個病人的警告,相關人員就可以去做後續處理,可以預防非預期的急救。
最近很多人都在研究AI,但是AI目前最重要的議題應是如何順利落地,應用於醫療流程上,就是如何跟HIS整合,更重要的是怎麼內化到整個HIS。比如在AI骨齡判讀,當檢查儀器影像出來後,立即訊息佇列,AI只要去訂閱,分析完後再驅動事件,讓HIS得知分析結果,做到自動化全面整合,以資訊科技讓整個流程更精簡順暢,這才是AI輔助醫療臨床決策的王道。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