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 CIO 價值學院第一堂課 會後報導
因應全球數位資料快速成長,Seagate 發表全新 Mozaic 3+ 硬碟平臺,透過採用超晶格鉑合金碟片、電漿寫入磁頭、 第 7 代自旋電子讀取磁頭、12nm 整合式控制器等多項突破性技術,助企業快速提升資料中心的資料儲存空間。
文/林裕洋
在 AI 等各種創新技術持續湧現下,驅動全球數位資料呈現高速成長的趨勢,根據 IDC 公布研究報告指出,2027 年全球資料量可望達到 291 ZB。儘管資料量大增為企業帶來全新生意機會、更多客戶產業洞悉,卻也同時面臨空間、電力、預算等挑戰。在全球資料量每年以 30 ZB 成長的同時,設備商每年僅能產生 2 ZB 儲存空間,這代表卻僅有不到 10% 資料量能夠被妥善保存。因此,企業需要容量更大的資料儲存方案,才能妥善保護與儲存資料。
Seagate 資深業務經理陳中欣說,由於到預估 2025 年時硬碟會佔全球資料儲存 70%,硬碟的磁錄密度提升帶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如企業若將原有硬碟從 16TB 更換為 30TB ,在相同資料中心佔地面積下,資料儲存容量可提高約二倍。所以 Seagate 多年來持續投入創新技術研發,也推出 PMR 硬碟、HAMR 新世代硬碟平臺,以及採用雙硬碟讀寫臂技術的 MACH.2 硬碟。而全新問世的 Mozaic 3+ 硬碟平臺,採用眾多革新技術元素,讓硬碟的磁錄密度上升,可協助企業快速提升資料中心的資料儲存空間。
融合多項創新技術 儲存容量輕鬆翻倍
全新問世的 Seagate Mozaic 3+ 硬碟平臺,採用熱輔助磁記錄( 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HAMR )技術,可創造出單片碟片 3TB+ 磁錄密度,且未來幾年內可望實現單碟 4TB+、5TB+ 的磁錄密度。Mozaic 3+ 已應用在 Seagate Exos 旗艦系列產品中,目前硬碟單顆容量可達 30TB 以上,若企業以此取代資料中心原有 16TB 的硬碟,在不需要擴充機櫃、樓板面積的狀況下,即可在相同面積內讓儲存容量翻倍。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陳中欣指出,Seagate Mozaic 3+硬碟平臺採用超晶格鉑合金碟片、電漿寫入磁頭、第 7 代自旋電子讀取磁頭、12nm 整合式控制器等多項突破性技術。其中,超晶格鉑合金碟片大大提升了碟片的磁矯頑力,從而達到精確資料寫入和前所未有的位元穩定度。 結合使用奈米光子雷射的電漿寫入磁頭,可在碟片表面上產生極小的熱點,以確保穩定可靠的地將資料寫入。加上我們獨家開發的 12nm 整合式控制器整合上述的技術,最終創造出達到過往解決方案的三倍效能。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