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賦能生涯發展(6)
工作的未來正受到人類長壽、智慧系統、運算思維、新媒體生態、超結構組織和全球緊密連接這六大驅動力量的影響,IFTF 的研究報告協助我們理解工作的未來。
文/郭安定
前瞻思考(foresight thinking)是現代知識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它使企業經理人可以在面對諸多不確定時,站在未來的角度評估當前態勢,以擬定更具彈性的策略、步驟和應對方法。
[ 參與 CIO Taiwan 年度盛事 2023 CIO 大調查,就從填寫問卷開始!(survey.cio.com.tw) ]
美國未來研究機構 IFTF 在過去 50 年來,大約每隔十年就會調研未來工作關鍵技能並提出建言。2011 年,在美國鳳凰城大學協助與支持下出版《Future Work Skills 2020》,提出 2020 年工作關鍵技能而受到廣泛關注。2016 年,IFTF 與 ACT 基金會和 Joyce 基金會合作更新了報告內容,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索這些關鍵技能的領域和評估方式。直到最近,IFTF 出版《Future of work》報告,更預測未來新興技術對人機協作時代的工作影響。
報告可從 iftf.org 網站下載,我將分兩期評論補充,本文先就「六大驅動力量」做些說明,下期再分析影響未來勞動力的十大技能。
工作的定義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工作形態就不斷發生變化,簡言之,工作可理解為「人類賴以為生的有償活動」,截至今日,有些工作已從歷史上消失,有些新工作不斷出現,還有些工作轉變了形式。而報告指出決定未來工作的六大主要驅動力量分別如下:
- 極長壽的職涯(Extreme longevity)。
- 智能機器和系統的出現(Rise of smart machines and systems)。
- 運算思維的世界(Computational world)。
- 新媒體生態(New media ecology)。
- 超結構組織(Superstructed organizations)。
- 全球緊密連接(Globally-connected world)。
極長壽的職涯
拜生化製藥與醫療技術進步所賜,可預期的壽命極限正發生變化,這導致工作和學習的性質也在改變。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人可能在 65 歲後還有繼續工作的需要,以便儲備足夠的退休資源,以台灣為例,國發會發布的最新一次人口推估報告顯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參圖)。
為填補勞動力缺口和促進熟齡族的社會參與,台灣勞動部 2019 年通過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將年滿 45 歲到 65 歲的人定義為中高齡者,而超過 65 歲的人定義為高齡者,企業只要僱傭退休高齡者就能獲得補助。
對企業而言,高齡就業者不適合體力繁重的高危險場域,但可以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這種情況下,虛擬實境是值得嘗試的場域,不僅可以專注於非體力勞動的參與,減少通勤的不便,也能避免職場的年齡歧視,因為元宇宙都是虛擬形象的交互。
智慧型機器和系統的出現
由於 AI 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型機器在辦公室、工廠和家庭已成為不可缺的一部分,這些設備在影像和語音識別技術幫助下,從只能進行智慧家電控制延伸到工作輔助進行。
未來,人們將與智慧型機器成為夥伴,瑣碎枯燥的工作會交給機器執行,回歸自我實現的工作本質,與機器形成互補的人機耦合關係,同時自動化系統也會取代人力,承擔搬運或運輸等高強度工作。
近年來雖然已有機構改由智慧型系統取代人工客服,但對部份不善表達的年長客戶,可能聽到人工語音應答就掛斷電話了,說明人們把智慧型機器和系統當成夥伴需要時間過度。對充斥的 AI 濫用,科技悲觀論者認為應該限制科技發展以防失控,其實科技只能證真,無法解決善和美的問題,所以失控的是人性而不是科技。
運算思維的世界
在運算思維世界,數據可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環境大數據」,第二類是「個體大數據」,第三類則是「交互大數據」。環境大數據是指透過感測器採集到的可運算資料,也包括無法直接採集,需要手工註記的數位化資料;個體大數據是每個人當前的生理和心理狀況的資料;交互大數據則是不同個體間,包括個人與環境發生交互時的變化記錄資料。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如廁後,當尿液經過馬桶,它能自動分析尿液成分,然後自動用語音建議:「該多喝水了,需要補充什麼營養。」,運算思維的運作包含資料採集、運算和比對分析,一切皆可運算的未來,最終無所不在的數據感測器和高效算力,將使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可程式化的龐大系統。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以後車載智能系統可以經由衛星定位,提供即時交通分析,模擬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而具備大數據功能的行動設備,將使社會建模無處不在。
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工作和生活都會越來越仰賴與資訊交互,包括查看即時資訊、基於資料制定決策以獲得較有把握的預期結果。人們將從感性模糊的認識走向理性確定的認知,凡事沒經過運算就沒有把握,從而放棄自我判斷的習慣。
新媒體生態
媒介即媒體介質的簡稱,美國媒介理論家保羅·萊文森(Paul Levinson)提出媒介「三分法」:舊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舊媒介指網際網路時代以前的媒介,例如:報紙、廣播、電視、電影和雜誌;新媒介是指網際網路興起後的第一代媒介,即 90 年代初的 Web 1.0,如:電子郵件、報刊或雜誌的網路版。
而新新媒介是網際網路的第二代媒介,也就是興盛於 2005 年後的 Web 2.0,如:維基百科、知識分享網站、短影音和直播網站…等,主要特徵是內容具有互動性,閱聽眾既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是資訊生產者。
由 Web 3.0 構成的新媒體不同於之前的媒介,在接受和創作之外還強調擁有,虛擬實境和區塊鏈是這階段的主角。過去,人們只是從新聞報道知悉消息,現在則可以沉浸式置身新聞事件第一現場。
當新媒體引導日常體驗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習慣使用行動裝置,產生和查看這些媒體的內容,這對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對注意力和認知有了新的要求。
新的傳播工具需要新的媒體素養,每個人都需要建立線上身份識別並審慎維繫影響力,同時對真相和虛假的敏感度也會受到新媒體生態影響,人們需要養成質疑內容的真實性,並認識到資訊瞬息萬變。
超結構組織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的網站解釋:「組織(Organization),就是一群人彼此之間分工合作,為達成某種目的而形成的一種有機的結構。」
從企業管理和部門分工來看,企業組織架構可分功能型組織、專案型組織與混合型組織:功能型組織是把相同職能的員工放在一個部門,例如:財務部都是財務會計人員;專案型組織也可稱為 BU (Business Unit)型組織,是企業內盈虧自負的利潤中心;而混合型組織組合了上述兩種特點。還有一種是新創企業,因為組織成員不多,沒法細分太多部門,創始成員往往身兼數職,可以稱為多功能型組織。
而超結構組織和上述傳統組織有所不同,超組織的特點:彈性、靈活、自適應與機動性,多功能性組織像把瑞士軍刀,是擔負多種職能的個體戶,而超結構組織的力量來自外部非固定、變動的參與,得益於新技術和社交媒體平台,不同地區和時區的成員,可以因共同興趣、信念或價值觀,透過網際網路快速連接而成,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組生產和創造價值的方式。
超結構組織難以明確界定組織邊界,人們可以因為共同目的、興趣、信念或價值觀,透過網際網路快速發展連接,例如維基百科就是超結構組織努力的成果,還有開放課程平台也是。
曾經,工具和技術塑造了今日社會、經濟、教育和政治組織,但現在看起來,僵化的組織格局,正被新興科技的興起所打亂和顛覆,演化成具吸引力的網路有機體,校友會和明星藝人後援會都是典型的超結構組織之一。新一代的組織理念和工作技能不是來自傳統管理組織理論,而是遊戲的獎勵機制設計、神經科學的認知理論和幸福心理學等領域,這些領域將不斷推動和壯大超結構組織的發展。
在現實世界的宇宙是由無數星系所構成,而元宇宙也是同樣具備社會的群聚特質,超星系就是超結構組織的形態,共同興趣的愛好者可以組成元宇宙裡的超星系。或許,未來每個人都會隸屬於一個甚至多個超結構組織,從而找到彼此的認同與歸屬,而在超結構組織內分工與生活將成為常態。
全球緊密連接
網際網路使全球化概念更加具體化,不同地區的人得以跨越地理邊界進行交流和融合,而隨著網速提升和成本降低,更增加了聯繫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形成各類組織的運作中心。
三十年前,我寫完稿後,需要拷貝到磁片親自送到雜誌社,當時覺得已經方便不少,因為文稿不需要親手寫,電腦修改也方便。及至後來數據機的撥接時代,演變到足不出戶就能將稿件和配圖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編輯,省下往來送件的交通時間。
現在我採用網路協作方式撰稿,透過雲端運算儲存平台可以和編輯及其他參與者共同討論和線上修改,並且可以避免因系統語言導致亂碼或掉字,這就是工作方式的演變與改進。
[ 閱讀郭安定所有文章 ]
全球緊密連接的優勢是擴大發展機會並減少壟斷,未來的就業趨勢並不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是全球緊密連接的網際網路,對那些沒有傳統基礎設施包袱的國家,若能與快速增長的市場相結合,就能推動國家更高的增長,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的成功結合只是案例之一。
全球性思維(Global Thinking)並不是什麼新概念,由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在1981年所提出:基於合作與競爭的對手正在日益國際化,因此有必要把握海外市場以創造最大利潤,在企業內部推動的全球化革命。而今,40年過去了,全球性思維不該只是喊喊口號或將會議室改成不同城市名稱,也不是積極學習第二、第三外國語,而是審慎思考工作是否充分利用其他國家資源?自己是否參與到全球協作中?
可以預見的是,全球緊密連接將在網路新興科技幫助下,更高效地執行全球性思維:例如語言自動翻譯已經可以協助小語種在商務溝通的迫切需要;網路視訊會議可以在疫情隔離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工作溝通和學習進行;虛擬實境旅行可以在不到一天內,讓人浸置身全球各大機場…我們得為越來越緊密的全球連接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它將是今後日常生活普遍的現象。
後語
雖然現在距離第一份報告已經過去十年,但這六大驅動力量依然影響著未來工作的關鍵技能,即使理解未來已在路上,但最難的或許正是認知和觀念的轉變並為此採取行動。
在電腦如此普遍的今天,當看到公司員工用手寫方式在紙上加總運算發票金額,主管或許會很納悶:「都什麼時代了?為什麼不用運算器?」,而看到員工在運算器按個不停時,又質疑:「類似的運算工作,為什麼不透過 Excel 工作模板?」,答案就是:「現代人的工作不僅步調快而緊湊,人們傾向在最短時間用能想到的方法解決眼前的迫切問題,主動放棄深入思考再優化的可能性。」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學校能教什麼和不能教什麼?我的答案是學校能傳授的是知識和技能,但無法教人格特質,例如:主動、積極、樂觀和勇氣,而資訊經理人的任務或許正是填補數位落差下的數位鴻溝,指引企業員工如何樂觀面對可能的未來。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