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幾個月前有一則Facebook貼文,意外獲得很多讚和迴響:「疫情期間,封城或居家隔離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封城或居家隔離時,停水停電又不能上網,那真的是一齣人間悲劇!」
沒想到幾個禮拜後,這則令人莞爾的笑話,竟然變成了真實世界的一則預言。
[CIO都在讀:RPA如何幫助政府組織應對全球危機 ]
疫情期間,我想大家都已有深刻的體驗與感受,那就是如果沒有手機和QRCode,基本上連到 7-11 或菜市場都是寸步難行。政府多年來喊得震天價響的「智慧城市」,在疫情的壓力下,終於真正成為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
智慧城市的緣起
事實上,當初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主要提倡運用ICT科技協助解決當今世界各國日益嚴重的交通、治安、環保、能源、醫療、教育…等等重大議題,可說是當前「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濫觴。其範圍之大,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包,對政府施政滿意度有很大影響,因此甚受各國政府重視。
為什麼智慧城市引起如此廣泛的重視?讓我們先看幾項關鍵統計:
- 1900年,全球僅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目前全世界人口接近73億,預估2030年將增至83億,超過60%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預估會增加到70%。
- 1950年時全市界只有紐約一個巨型城市(Megacity,指超過 1,000 萬人口的城市),目前全球已有28個,聯合國預估2025年全球將有37個巨型城市。
[CIO都在讀: 6個基礎架構及維運的熱門趨勢 ]
近年來,台灣在智慧城市的表現還不錯,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新竹市…等不少縣市都曾獲選為美國「智慧城市論壇」ICF全球年度智慧城市,甚至有些還獲得了首獎。
然而,目前很多智慧城市的定位,僅止於IoT物聯網科技的大型實驗場域,充其量只適合稱為「e化城市」。如果只是安裝一大堆ICT裝置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勉強稱之為「e-City」還可以,要達到「Smart City」的境界,恐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智慧城市的定義
實際上,目前各界對於智慧城市的論述和架構,比較具有影響力的,大概就屬美國的「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以及英國BIS標準協會提出的 PAS 181 Smart City Framework(智慧城市框架)相對較為完整。
ICF是非營利的智庫,評比指標包括:寬頻(Broadband)、知識勞動力(Knowledge Workforce)、創新(Innovation)、數位均等(Digital Equality)、永續性(Sustainability)、倡導宣揚(Advocacy)等六大面向,每年ICF頒發SMART21(全球21大智慧城市獎)、TOP7(全球7大智慧城市獎)、TOP1(全球城市首獎)及全球智慧城市創新獎,其評選標也就成為全世界智慧城市追尋的評判標準之一。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英國的 PAS 181:2014 Smart City Framework 相對比較嚴謹,主要是引導城市決策者及管理者發展整體智慧城市的營運及轉型策略,使該城市有能力迎接未來的各項挑戰。PAS 181 並不只是為英國城市的未來規劃提供一個制式的模型,而是著重於引導城市使用各種創新技術及數據,因應組織變革的過程,可以更快、更有效、永續的方式協助提供城市邁向智慧城市的願景與目標。
然而,不論ICF或BIS如何定義,身為一位市民以及智慧城市的使用者,我關心的是,裝上這麼多的ICT科技,真的就能讓我們每天的生活更方便、更聰明、更幸福?
智慧城市的基本功能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善用ICT科技的確是智慧城市的的基本條件。基本上,一個智慧城市中的ICT科技要達到所謂「智慧化」,至少要能夠達到下列幾項功能與機制:
- Automation 自動化。
- Sensing 感應。
- Recognition 辨識。
- Interaction 互動。
- Capture 擷取。
- Analysis 分析。
- Learning 學習。
- Forecasting 預測。
- Decision Support 決策支援。
- Ubiquitous 無所不在。
當前,我們已經可以運用QRCode、RFID、LBS、GPS、Beacon、影像辨識、語音辨識、體感偵測、AR/VR/MR、5G、IoT、AI…等等太多的ICT科技來建設智慧城市的各項功能。
[ ????大師開講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曉泉:人工智慧和金融科技的思考 ]
但我認為,一個真正的智慧城市,除了可以運用各種先進的ICT科技,擷取各種人、事、物等大數據(Big Bata),根據各種模型進行模擬分析,支援人類決策之外,還要能夠根據以往的案例進行有效的學習,才能積累足夠的智慧。
當然你可以從AI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的角度解讀,但我一向主張,未來的智慧城市更應該以市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為中心,運用各種ICT科技,創建全體市民樂於參與和分享的環境,透過群眾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共同建構出的一個真正全民樂於互動參與和分享的智慧城市社群。
其實,要導入群眾智慧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凝聚市民的共同願景、吸引市民的高度參與。例如,每位市民手上的手機、汽車、居家附近的社區、學校、公園…等,都可以是智慧城市的前哨站與接觸點。每位市民的手機,也可以拍照或直播,運用於防災或是交通狀況的資料收集,或是協助偵測安全事件的發生與事後追蹤,智慧城市的社群平台也可匯集來自社群媒體、手機App和氣象儀器蒐集到的資訊。而每一個標榜智慧城市的政府,不只要鼓勵民眾樂於分享對於市政建設的各種建議,都應該有完備的 Open Data 機制,讓民眾可自由運用各種公共數據,發展出各種有助於市政建設的創新加值應用。
結語
而在 COVID-19 和極端氣候之前,所有人類對於「智慧城市」的偉大願景,都必須以更謙卑的態度,重新反省。
中國大陸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數據和物聯網發展,建設智慧城市」的政策方向。大陸幾乎所有一線城市與超過一半的二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規劃,估計約有2,000個市鎮投入了智慧城市相關建設。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IT趨勢 ]
但就在前幾天,堪稱中國大陸智慧城市亮點的「鄭州」─ 一個配備有能感知到劣天氣突發狀況與大數據儀表板的「智慧隧道」與自動生態調節水量的「海綿城市」,在遇到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瞬間暴雨時,一樣是瞬間崩潰,脆弱得不堪一擊!
這讓我們不禁深深反思:智慧,其實是來自於經驗的積累,其中最重要的機制,是學習、是反省,而不是科技。
一個城市,不論人口多少,不論安裝了多少高科技設備,如果缺乏自我學習和自我反省的機制 ─ 不論是對歷史的反思或是對過去案例的檢討,肯定就不會有智慧的積累,而所謂的「智慧城市」,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安裝了一堆ICT高科技設備的「智障城市」而已。
【註:本文僅為產業研究分析,非投資建議,請自行評估投資風險,謹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