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5發表2022應用策略現狀調查報告,今年第八年度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在轉型IT基礎設施與提供並確保數位服務時所面臨的挑戰。數位服務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例如工作的執行或醫療診斷等。隨著高度分散式的架構和不斷數位化的實體體驗所帶來的更廣泛威脅,企業正在轉向各種解決方案,以幫助管理複雜性和解決不斷擴大的IT技能差距。然而,調查結果也顯示,前方轉型的一些障礙如果被忽視,將無法達到更具回應性和敏捷性,阻礙業務的發展。
F5台灣區總經理張紘綱表示: 「數位轉型活動在過去二年已經歷了顯著的加速進展,沒有任何趨緩徵兆。我們的調查顯示,企業在資料中心、多重雲和邊緣部署上,管理數百應用程式以及超過20種不同的應用安全與交付技術。面對這些增加且更分散化的應用,企業需要在他們的應用部署上維護一致的安全性、端對端能見度和自動化,以管控複雜性和持續為客戶增加價值、簡化營運、掌握新商機、即時回應威脅。」
全球受訪者認為對於在多重雲部署應用程式而言,跨越不同環境的能見度是最大的挑戰,其次則是一致的安全性。可喜的是,90% 各行業組織計畫建置人工智慧,以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和擷取有價值的資訊。然而,要達到有效的人工智慧必須具備比現在更好的資料透通性、整合與治理。同樣的,調查發現現場可靠性工程(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RE)是一片關鍵的拼圖。77%為他們的應用與系統尋求SRE方案,但企業架構必須平行進化以支援分散、以應用為中心模式,並且進一步推展組織的數位轉型工作。
當前70% 的亞太區受訪者已經在多個雲中運行。面臨的主要挑戰分別是,應用程式執行狀況缺乏可視性 (45%)、應用程式的安全策略不一致 (44%) 以及在雲/資料中心之間遷移應用程式 (41%)。
亞太區對於在邊緣部署計劃和工作負載類型的採用上,84% 的受訪者計劃在邊緣部署。台灣受訪者部署邊緣的主要原因包括,透過來自遠程端點更準確的資料/洞察來提高營運效率 (31%),以及期望更好的應用程式性能來改善客戶體驗 (25%)。 在對新技術的採用上,台灣受訪者對 IT/OT (81%)、零信任 (65%) 和威脅情報 (60%) 的整合最感興趣。
重要發現:
- 現代化拓展到後端辦公室程序 – 超過三分之二企業知道他們必須也為一些較低能見度的商業程式和後端辦公室功能進行現代化,才能為客戶提供傑出的數位互動。如果不能快速運用資料以尋找原物料供應源、聘雇員工、規劃生產或完成許多其他支援工作,其結果就會折損客戶關係、延誤新產品上市時程,衝擊利潤等。
- IT與OT聚合 – 受訪者認為IT與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 OT)系統的聚合是未來幾年最令人期待的發展。OT系統(管理工業與企業營運)整合以資料為中心的IT系統,將有助於達成完整的自動化環節,讓數位企業更具調適性,以便能夠更有效預期和回應客戶興趣與市場條件變化。
- 欠缺關鍵的資料洞察力 – 絕大多數企業(95%)計畫挖掘營運資料,以取得他們期望的資料洞察力,改善客戶體驗和推動商務成長。然而,98%受訪者表示他們現在無法從既有的系統擷取所需的深入資訊。即使在人工智慧的擴大利用下,許多企業仍欠缺人員和能力,無法成功辨識具關連性的資料並發揮最大化價值。
- 失控的複雜性 – 隨著93%受訪者採用雲端as-a-Service方案,84%的受訪者計畫將工作負荷轉移到邊緣,與此相關的挑戰包括重疊的安全政策與片斷化資料,乃至單點方案(point solution)部署等,這些終究會增加複雜性、提高脆弱性或阻礙效能。遍布整個基礎設施的更廣大分散,意謂著應用安全與交付服務不再需要綁定應用程式的部署模式或地點,這讓企業擁有更大彈性但同時也會衝擊一致性並可能折損使用者體驗。
- 安全性演進至風險管理 – 即使複雜性增加潛在故障點的數量,但效能仍是最受關切的,超過四分之三(76%)受訪者承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們寧可關閉安全措施以改善效能。企業正採行一種修正的風險管理方法,從普及率而言,身分識別安全性超越了傳統應用安全與交付技術。
- 成長中的應用回歸 – 今日企業必須管理各種應用,從容器與行動應用程式到傳統商業應用。超過三分之二企業(67%)正在進行應用回歸(將公有雲應用程式轉移回到地端資料中心)或者計畫在未來12個月回歸。去年這個比例僅27%。
整體而言,這些結果顯示IT決策者在收割數位轉型效益的同時,開始理解並著手處理現代化、商業目標與部署方法上的限制。企業在管控、成本、客戶與員工體驗、以及應用程式與API保護等因素之間必須繼續維持均衡的行動,因此對於複雜行為分析與人工智慧方案產生高度興趣,希望藉此更正確的評估,為調適性應用程式提供所需的安全、效能與深層資訊。
F5的2022應用策略現狀報告調查近1,500位IT決策人員,涵蓋全球廣大行業、組織規模和專業職務。調查聚焦於受訪者的優先性、挑戰與期望,以了解企業如何針對客戶現有和預期需求調整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