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用紡織科技(Frontier.cool)在工業局輔導之下,得以參與數位雲服務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雲市集工業館數位點數補助計畫,除藉此增加 Frontier.cool 數位紡織雲平台上的服務內容外,也爭取到英國、以色列、德國等機構的認證,為發展數位化紡織邁向重要的一大步。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
回顧1970年代,臺灣憑藉著低勞力成本、高素質勞工等優勢,坐穩全球紡織產業的龍頭地位,更支撐當時整體經濟發展。可惜自 1980 年代開始,隨著臺灣走向國際市場後,在土地、勞工等成本上揚,加上民眾的環保意識抬頭下,多數業者選擇到低成本的中國、越南等地設廠。部分選擇留在臺灣的產線或業者,則開始透過轉型方式主攻以品質為主的中高階市場,或者投入創新技術研發。歷經多年的耕耘,除在中高階市場擁有一席之地外,部分也者更得以抓住智慧布料的趨勢,為整體產業迎來新的商機。
[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下載 ]
為強化臺灣紡織業的整體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除協助臺灣紡織產業引進智慧機械設備,透過轉型策略邁向智慧工廠之外,也透過輔導數位紡織產業等方式,改善整體商業流程,建立全球數位紡織生態的標準。如臺灣通用紡織科技(Frontier.cool)便獲邀參與數位雲服務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雲市集工業館數位點數補助計畫,除藉此增加 Frontier 數位紡織雲平台上的服務內容外,Frontier.cool 也和英國、以色列、德國等碳權認證機構合作,讓其可以在 Frontier.cool 平台上核發相關碳權憑證,串接全球紡織產業,從線下帶到線上,一同進入虛實融合的數位紡織元宇宙(metaverse)。
經驗豐富的工業局,也觀察到紡織業現行的商業流程,存在改善的必要性,所以透過與臺灣通用紡織科技合作方式,強化臺灣紡織業在全球數位紡織時代的實力。其中,藉由參與數位雲服務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Frontier.cool 在平台上加強自然語言系統的服務,能整合供應鏈生產端與設計端不同面向的語言,讓雙方可以找到相同的產品。至於雲市集工業館數位點數補助計畫,則讓紡織業能在降低導入成本的狀況下,使用獲得工業局認證的公有雲服務,加速邁向數位轉型之路。
改善產品製作流程 切入布樣數位化
創立於於 2020 年 4 月的臺灣通用紡織科技(Frontier.cool),擁有獨步市場的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結合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可將 2D 數位布片轉為 3D 設計素材,再以這個數位材料(digital material)進行數位設計,不光可加速整體時尚服裝產業的開發流程,也能協助臺灣紡織業邁向數位轉型之路。Frontier.cool 所推出的數位紡織雲平台,不但協助全球紡織業將布料數位化,目前也與布片硬體掃描商德國 VIZOO、3D 數位掃描業者瑞士 So Real Digitak Twins 公司等合作,未來更進一步與碳權計算的公司合作,可以讓紡織供應鏈在 Frontier.cool 的平台上計算碳權的資料數據。如此一來,企業不僅可自行建置專屬的數位紡織資料庫,更可透過資料共享方式,串連整個產業生態系。此種獨步全球的雲端服務,已吸引超過台灣 60 家、全球近 400 家的紡織業者使用。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Frontier.cool 創辦人趙均埔曾在紡織業工作多年,他發現傳統服裝產業要開發新產品流程非常複雜,紡織業者在收到品牌服裝業者的需求後,得從公司內部上千種布料中找出合適商品,交給品牌設計師確認是否符合需求。光是樣品確認通常就得花上數週時間,之後才能進行設計、打樣等工作,因此至少要花費半年時間才能完成新產品的設計。
品牌為了加速開發流程,已經逐步導入數位設計流程,因此也要求其紡織供應鏈需要有數位化工作流程的能力。其中布片數位化是數位工作流程裡很關鍵的一環,但是紡織供應鏈卻在推動過程裡常裹足不前。目前市場上雖然也有布料數位化的解決方案,但是一來是需要購買價格昂貴的硬體設備,再者是需要安裝特定軟體,操作流程也較為複雜,在使用上並不方便,讓整個數位化流程過於分散。
為了讓分散的系統彼此之間可以互相串接,需要建立串接的標準,如此一來也可降低紡織業進行數位流程導入的成本。因此,市場上需要有一整套解決此問題的專業廠商,其要有紡織產業的專業知識,也需具備有資訊科技的能力,將兩者結合,而 Frontier.cool 正是提供這樣完整服務的廠商。
工業局扮推手 加入自然語言方案
使用一般掃描器掃描布卡的問題在於,只能生成 2D 圖檔,對於日前 3D 數位設計逐漸成為業界的趨勢,使得設計師更需要 3D 圖層的數位素材,套用到其所設計出來的3D模型上。Frontier.cool 推出的數位紡織雲平台,讓紡織業者僅須將含有布規資訊的布卡,放入隨手可得的事務機進行掃描,再上傳雲平台即可。雲平台會自動會進行文字辨識及圖像校正,乃至於自動辨識布種、布花、圖樣、織紋、克重、厚薄、Pantone 色號等詳細資料,最後自動進行標籤分類,完成數位布片資料庫的建置工作。
在此狀況下,全球品牌業者和設計師只需要在手機、平板、電腦中,輸入布料的規格,就可快速找到想要的布樣,且在螢幕上能夠清楚看到布料組織及規格,自然可大幅縮減與布料商往來溝通的成本。此外,Frontier.cool 數位紡織雲平台更提供進階的 3D 圖層功能,能模擬衣服穿在人身上的皺折、紋理等,讓設計師可以直接套用 3D 圖層瀏覽數位打樣,不但縮短開發時程,也更符合低碳環保的精神。
趙均埔說,傳統衣服設計流程的另個障礙,則是設計師、紡織業者之間的「語言」不同。這邊指得「語言」是指紡織業的專用術語,和設計師使用的描述不同。我們在工業局的數位雲服務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協助下,引進工研院的自然語言技術,讓設計師、紡織業者能在相同語義平台上溝通,可減少前期布料樣品溝通的時間,無形中自然也增加紡織業者對外接單的能力。透過此專案,我們客戶預計增加20家以上,很高興能透過與工業局合作,共同推動臺灣紡織產業升級。
值得一提,Frontier.cool 與一元素科技聯手利用結合 Arm 架構處理器,和 FPGA 可程式化硬體加速的系統單晶片,推出全球首款紡織晶片。Frontier.cool 前瞻實驗室主任張君廉表示:「紡織晶片可加速數位布料的圖層運算。透過紡織晶片,除了加速 2D 圖層轉 3D 圖層的數位布料圖檔運算之外,更加以擴大虛擬時尚與紡織供應鏈串接的效益。」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