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張曉泉
重新理解AI 建立壟斷式創新思維
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暨決策科學與管理經濟學系終身教授的張曉泉,過去曾在臺灣發表關於「大數據的12個陷阱」演說,引發頗大迴響。日前他再度來臺演講,則以「人和機器的角逐」為主題,探討人工智慧(AI)和金融科技(FinTech)的幾個思考。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企業IT導入趨勢 ]
他指出,大家也許不知道,數學界中存在著一些看起來沒什麼、但極其深奧難解的習題;前提是,從1到100之間的整數,皆可用3個整數的三次方相加計算出來(x^3 + y^3 + z^3 = k)、或已證明無解,但面對兩個數字,數學家始終找不出解答,也就是33、42。
時至2019年,總算有人先解開了33這道難題;到了九月,幾位教授動用逾50萬台電腦的閒置運算力,歷經加起來超過100萬小時的計算,終於求得被稱為「宇宙生命終極數字」42的解答、這個高懸65年無人破解的謎題。而人類在探索這些答案的過程,象徵了人們對智能機器的未來,始終充滿幻想。
「比方說不少人都聽過『圖靈測試』(Turing Test),認為如果能做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即是莫大的成就,」張曉泉說,但他認為這是錯誤的期待,因為如同愛因斯坦說的「人類的愚蠢就像宇宙無窮盡」,人有太多不理性的行為,所以完全模擬人的機器並不智能,而AI並不需要完全模擬人,且「弱AI」(ANI)強過「強AI」(AGI)。
看精彩現場影音>>>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LINE,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