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勾勒智慧藍圖 搶攻疫後觀光商機
疫情期間,桃園機場透過分析對科技攸關之相關應用發展趨勢,盤點適合應用於機場的智慧化科技,勾勒發展智慧機場的藍圖。
採訪/林振輝、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3.04
在搶攻全球旅遊商機下,帶動各國機場運用物聯網技術打造智慧機場的浪潮,全力為旅客創造最佳旅遊體驗。儘管前幾年疫情蔓延重創旅遊產業,卻也給予機場喘息的機會,積蓄邁向智慧機場的空間。如 2021 年桃園機場著手進行分析新興科技在生活產業的應用現況及發展趨勢,透過盤點生活產業導入智慧科技應用現況,分析對科技攸關之相關應用發展趨勢,盤點出那些適用於機場的智慧科技,作為擘畫智慧機場藍圖的參考。
而負責管理桃園機場的桃園機場公司,亦考量到原有管理資訊系統自 1999 年使用至今已超過 23 年,現行人事、工級、薪資、會計、預算、收費、物料等資訊作業系統不管在服務需求與資訊效率上,已經難以滿足現行營運需求。所以 2023 年起也規劃建置「管理資訊系統 2.0」(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MIS 2.0),從作業流程、資訊技術及資通安全各個面向進行深入分析,以因應未來 10 年之資訊作業整體營運發展架構,助桃園機場能逐步邁向智慧機場。
[ 2023年企業IT投資重點為何?資安、人才、ESG如何部署?下載 CIO大調查報告 立即揭曉!]
桃園國際機場助理副總兼資通處處長余崇立說,桃園機場公司推動的 MIS2.0 建置專案,主要是要從重新檢討並優化現有的業務流程著手,建置具行動化作業、電子化簽核、智慧服務之新一代管理資訊系統。此外,我們亦希望降低內部人員大量投入重複性工作,同時縮短跨部門、上/下游廠商整體作業時間,達成提升流程運作、數位化能力、工作支援以及營運決策的能力。對整體產業效益的部分,有助資訊業者建立示範應用案例,累積在機場 IT 系統數據整合規劃與建置經驗及實績,進而帶動臺灣資訊服務產業之發展,擴大資訊服務商機,以機場為核心帶動臺灣資訊產業升級。
運用微服務架構 推動 MIS 2.0 專案
前身為桃園航空站的桃園機場公司,自 2010 年 11 月 1 日正式改制為國營事業單位後,積極導入企業化的經營及執行思維,不斷致力於各種人性化服務措施的推陳出新,把「用心 連接世界」的品牌精神發揮到極致。不光如此,該公司更以航廈擴建及跑道整建等工程的竣工為基石,持續強化各項軟、硬體建設,以吸納更多旅客人數、提升優質服務的能量。
為達成高度自動化及智慧化內部作業機制,降低內部人員投入高度重複性工作,資通處選擇以微服務架構規劃 MIS 2.0,針對預算管理、招標履約、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資產管理、辦公室行政支援、業務督導、管考和統計及其他行政等應用規劃。此系統是具高度相容性之資訊管理及資料交換平臺,為達成新舊系統之無痛接軌,並藉由敏捷開發縮短開發改版的時程,滿足業務單位快速調整變化的需求,提升服務量能。
余崇立指出,MIS 2.0 規劃將業務邏輯重複的部分拆解出來變成微服務,可提供應用程式的快速部署,並採用容器技術作為主要應用程式管理環境。MIS 2.0 可透過容器執行環境中的負載平衡模組,搭配容器編排機制管理不同微服務的執行狀態,自動追蹤並平衡所有微服務以及相關容器的運作情況,以確保所有微服務都依據所設定之條件,譬如於異常發生時快速修復或是資源不足時自動快速擴充以滿足需求。
以微服務概念打造的 MIS 2.0 系統,將具備行動化作業、電子化簽核、智慧服務等功能,藉此達到縮短跨部門、各委外廠商整體作業時間,達成流程運作、數位化能力、工作支援以及營運決策的提升。
打造ADIP平臺 整合異質資訊系統與網路
2019 年桃園機場總旅客吞吐量超過 4,868 萬人次,主要仰賴一套複雜的資訊系統,確保旅客能順利完成出入境、轉機、取得行李等。根據桃園機場公司統計資料顯示,桃園機場共有 58 個主系統,分佈於 21 個異質網路,約有 300 條交互連接的資訊流,各系統以點對點方式介接,介面複雜,難以管理,不易即時掌握全機場營運狀況。為此,資通處為桃園機場規劃建置「機場數位資訊整合平臺(Airport Digital Integration Platform,ADIP)」,藉此整合 T1 及 T2 之既有系統業務資料及網路資源,建立一套符合國際航空標準的資料交換及分析平臺,完成與未來 T3 的資通訊系統之介接準備,並支援各級使用者快速且直覺地獲取準確之重要數據,支援決策之參考。
因為桃園機場公司過往因應旅客服務、行李處理、航班管理等業務,分別在不同階段建立許多營運系統,只是各系統都是各自運作、缺乏整合,自然也難以發揮資料加乘的效益。ADIP 專案是規劃將所有的資料來源統一收納之後,就可以進行整理、定義,產生有用的資訊,來解決這個痛點。透過此平臺,桃園機場公司不但能落實跨系統及網路之間的資料分享,未來可更容易的介接 T3 的資通訊系統,讓系統及網路資源有效運用,進而有效地、一致地獲取機場營運重要數據。
余崇立表示,為滿足 ADIP 等專案需求,我們原有 T1、T2 骨幹光纖網路基礎下,進行更新骨幹網路架構,建立一個標準的傳輸平臺,方便跨處、室的子系統進行資料交換,日後也能更方便導入新子系統,讓資源可有效運用、滿足 ADIP 網路資源的需求。此外,配合 T3 之後續建置需求,積極推動傳輸平臺擴容作業,以期無縫接軌第三航廈之傳輸平臺介接,節降子系統網路傳輸成本。進而提升人(旅客)、貨(行李、貨物)、機(航空公司)數位化服務,提升機場公司整體營運及服務能力,朝向數位機場發展。
A-CDM系統啟用 航機旅行時間資訊透明化
事實上,為讓旅客掌握最新即時資訊,2016 年桃園機場公司即開始推動建置「機場協同決策」(Airport-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A-CDM)系統,目前此系統可在接獲班機將延後起飛的訊息後,機場公司、航空公司即可通知旅客延後登機,減少其在機上等待起飛的時間。地勤公司亦可配合調整其資源之配置,如有提早完成作業,也可通知提早起降或移動,減少其他航機於滑行道等待或空中盤旋時間,避免旅客久候。對航空公司來說,也可以降低滑行道與停機坪之壅塞,亦有助節省燃油消耗及時間成本,並進一步協助機場降低噪音與減少燃油消耗等。最後,對於周邊地區居民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碳排等有正面助益。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目前 ADIP 機場數位資訊整合平臺已完成建置資料倉儲,以進行後續資料統計與分析,並且導入視覺化分析之商業智慧分析平臺,建立多維度的分析主題來產製商業智慧報表,來支援各級使用者快速且直覺地獲取準確之重要數據。」余崇立解釋:「我們預計 2023 年將測試建置大數據資料分析先導平臺,透過大數據分析的技術完成兩項分析主題之資料整合、資料模組、分析、預測、告警模型及相關分析報表之建置。如此一來,可協助公司找出隨時間變化趨勢與特殊事件發生的時間及關聯性,進而輔助營運策略之研擬與執行方向之調整。」
值得一提,A-CDM 平臺是屬於資料顯示與操作的分享平臺,在營運的數據流通上,目前所有資料收集與流通均透過 ADIP 平臺運作,目前收集的航機資訊涵蓋到場前至離場後之 16 個里程資訊,都持續存入 ADIP 平臺中。而 ADIP 平臺是運用企業服務匯流排(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的技術,建置資料交換高速公路之後,專案團隊會持續將各樣資料交換轉換成資訊服務(Information Service),作為公司營運過程的參考資訊。
參考標竿機場經驗 勾勒智慧機場發展藍圖
桃園機場在規劃智慧機場發展過程中,主要是以英國顧問公司 ─ SKYTRAX,近三年來針對全球機場進行「全球最佳機場」評比為標準,選出十大標竿機場,包括:新加坡樟宜機場、南韓仁川國際機場、日本羽田國際機場、日本成田國際機場、日本中部國際機場、日本關西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英國希斯洛國際機場。每一處標竿機場皆採「機場智慧化應用案例」、「導入創新科技之關鍵成因分析」二大面向探討其智慧化發展現況與成功關鍵,匯整出建議桃園國際機場可進一步評估之應用項目。
桃園機場公司在規劃各項營運設施智慧化之基礎建設方案,是從旅客服務、資源管理、行李與貨物、安全管理、環境與衛生以及綜合性六大構面切入,盤點超過 100 項營運設施,並透過與各處室訪談確認營運設施智慧化現況,探討相關營運設施之智慧化需求。透過桃園機場營運設施現況、處室智慧化需求、標竿機場智慧化分級差異比較,歸納出智慧機場發展脈絡,並對照智慧機場系統架構圖,提出基礎設施規劃建議。初步盤點結果顯示,5G / WiFi 6、物聯網、AI 等 3 項新興科技應用,屬於較值得優先導入的科技應用。
余崇立說,桃園機場的智慧機場發展藍圖,主要是綜合前三項新興技術智慧化應用、參考國際標竿機場智慧化案例,和盤點與既有設備的銜接與升級方向,確認智慧化藍圖構面、優先發展項目後,進而完成智慧機場發展策略及目標行動關聯圖。除此之外,亦同時參酌國內外趨勢,確立桃機藍圖整體願景、業務構面細部策略、藍圖推動項目總覽,即進入較為細緻的規劃藍圖各業務別推動項目的具體進展方向。
為讓智慧機場藍圖能盡快實現,2021 年桃園機場公司已啟動桃園機場智慧化應用概念驗證試辦計畫,公開徵求廠商導入機場進行試驗,鼓勵具有創新智慧科技產業單位提出申請,並藉由跨領域的應用來發展更多商業模式。2021 年核定 5 家廠商進行場域試驗。未來將透過 5G 數位建設,結合影像、語音、資訊面板互動、資訊推播等,開發出更多數位載具,打造智慧創新應用,提升國內外旅客滿意度,推動桃園機場數位化目標,並成為整合公私資源的最佳示範場域。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