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孟凌
2008 年比特幣問世至今已經邁向第十五年,在「幣圈一日人間十年」的快速發展下,各種傳統金融商品和商業操作的變形,讓原本遙不可及的金融圈門檻降低了不少,許多人透過加密貨幣翻轉了他們的人生,也帶來了創新和創業的世代變革。
在知名的科技趨勢大師的新書《5000天後的世界》中提到,未來 50 年將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它可以延伸至各個領域,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形式,並認為類似 AR 擴充實境的「鏡像世界」會取代目前的社群媒體和網路,成為未來主要的社交平台。不單只是元宇宙的虛擬空間,而是可能是全球數百萬人一起協同作業。不光是金融、能源、飲食、運輸、教育等產業受到影響,包含我們對待自己和社會的觀點都會因此改變。
[ 閱讀所有蔡孟凌專欄文章 ]
過去三年全球受到疫情的影響下,許多產業直接消失或被迫轉型,但區塊鏈產業卻仍然堅持著,從 NFT、元宇宙到人工智慧、Web3 的應用,都沒有因為熊市或是疫情而喊停,我們也看到金融科技創新在過去十年迎來了奇點式發展,有人認為科技變革會對未來人類生活造成不可逆的改變,並且相信我們正在經歷爆炸性的技術成長期。麥肯錫全球研究便指出,2030 年 AI 產值將高達 13 兆美元,佔 GDP 成長率 1.2%。而近期很夯的 ChatGPT、Midjourney、GitHub Copilot,在社會上引起一波討論風潮。顯而易見,人工智慧對現在及未來生活正在產生巨大影響。但當享受著科技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時,另一種失衡的狀況也隨之而來…。
加密貨幣的問世讓我們可以享受去中心化的支付方式,交易行為不再受限,輕鬆在手機上操作,就可以把加密貨幣傳送給地球另一端的人,除了可以在幾秒內到帳、手續費極低外,更可以不受外匯和法令管制。
[ 2023年企業IT投資重點為何?資安、人才、ESG如何部署?下載 CIO大調查報告 立即揭曉!]
時至今日,加密貨幣儼然已經從密碼學家所謂的支付系統,變身為金融投資商品,甚至是「類貨幣」。尤其在黑市和暗網中,透過加密貨幣支付款項已經成為最常見的付款方式。然而,這樣便利的支付方式也不斷踩到監管的紅線,各國政府不斷跳出來說要監管加密貨幣,但實際上仍束手無策,因為加密貨幣交易所、發幣者、使用者均在網路世界之後,即使有設立辦公室和營業登記的交易所,當地政府也難以監管,更不用說被害人跨國訴訟的難度;另一方面,AI 的法律和監管則是更複雜的議題,例如:AI 的創作是原創嗎?透過大數據學習後產出的作品所有權該如何歸屬?涉及侵權行為又該如何究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技改變了整個遊戲產業。像是區塊鏈技術的導入,讓線上遊戲的玩家可以真正的擁有遊戲內物品的所有權,例如透過 NFT 讓玩家真正獲得遊戲內的武器,不用擔心駭客攻擊遊戲平台而造成玩家損失寶物。有了這些遊戲內資產的 NFT,玩家可運用的可能性和範圍大大增加,寶物可以跨遊戲平台使用,並且在不同平台上交易或販賣。雖然這個商業模式還在早期發展的階段,不過各國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法國足球遊戲平台 ─ Sorare,成功結合線上足球遊戲與 NFT 虛擬足球球星卡,廣受歐洲用戶青睞,並且有許多投資機構爭相投資,今年初英超(Premier League)也加入了 Sorare,讓玩家購買 NFT 球員卡來組織自己的線上球隊,並且球員真實的表現同時也會影響線上遊戲的得分。
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轉變,都讓我們不僅讓生活型態、產業發展,乃至整個國家法治體系、政治、安全等皆需重新思考 ─ 「該如何因應這樣奇點式的局面?」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面對這樣的失衡的時刻,或許可以先改變自己目前的視野,放下既有的成見和思維,才有辦法看清楚該如何面對看似失序的一切。以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為例,現在不少監管及商業思維都還是以中心化的方式去架構,本身就是一個很弔詭的事情,更不用說將傳統金融監管框架套用在去中心化的金融商品,讓監管和受監管的雙方都充滿著無力感。而從產業面來看,科技的快速發展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在如何留才、企業敏捷性、跨業協作、允許試錯冒險的企業文化、數位轉型所需的成本等,這些都會是很大的挑戰和關鍵。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