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孟凌
去年多起加密貨幣的風暴襲捲全球,再加上近期加密貨幣交易所陸續傳出倒閉、濫用客戶資產,這些都促使許多國家都加速監管加密貨幣產業的力道。原本在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當初就是因為 2008 年金融海嘯引發大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因而出土的比特幣、以太坊,沒想到時至今日竟是造成另一波金融海嘯的主角。
ICO 開創革新商業模式與殞落
在比特幣、以太幣剛開始的前十年,可以說是加密貨幣初試啼聲並隨即大鳴大放的精華十年,現在很多幣圈的 KOL 也都是在那時快速獲得人生第一桶金,並且從投資人的身份轉為參與者,尤其在 2017 年被視為是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的狂熱時代。ICO 最初是區塊鏈新創公司透過銷售自行發行的代幣作為籌募資金的方式,類似發行自家股票。然而這樣簡單快速募資的形式,很快地被有心人士濫用。不少 ICO 詐騙、逃避證券發行規範的情況開始出現,讓政府不得不開始介入監管,因而增加投資門檻與成本。於是到了 2018 年,ICO 成了富人才玩得起的投資商品。讓我們不禁惋惜當初希望可以透過扁平化投資壁壘,並讓每個普通人都可以一同參與建構未來的機會,它曾經被視為顛覆傳統金融的革新商業模式,卻因為大量詐騙與中心化監管介入後,消聲匿跡、失敗收場。
[ 2023年企業IT投資重點為何?資安、人才、ESG如何部署?下載 CIO大調查報告 立即揭曉! ]
繼 ICO 之後,加密貨幣的產業仍在力爭上游,並在合規和產業發展中試圖尋求一個平衡點,在各國政府還沒決定該如何拿捏監管方式前,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業者開始陸續提出自律規範、自行調整風險控制模型、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實名制審查與交易監控等。
加密貨幣是「貨幣」還是「商品」?
加密貨幣的定位相當重要,尤其是在法規適用上更是天差地遠。一旦我們將加密貨幣視為如新台幣一樣的法定貨幣時,那監管力道和法遵成本可能會讓大多數資本不多的新創公司吃不消。
然而,隨著加密貨幣在 2021 年一度達到 3 兆美元的總市值,許多機構投資人也開始參與了這場盛宴,當傳統金融的華爾街也開始納入加密貨幣業務、大型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態度從消極轉為積極,這讓各國政府的監管警鈴又開始響起。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當傳統金融產業和身為新創產業的加密貨幣間的距離縮小,甚至是開始出現重疊時,這時保守又嚴謹的金融監理框架一旦將加密貨幣產業全數「類推適用」金融法規時,這樣新創產業還能存活嗎?我國金融監理目前採「正面表列」,也就是「法令規定許可的才可以做」,相比大多數先進國家採取「負面表列」,我國在監理態度上明顯有差距。近年來金融科技、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相當快速,「幣圈一日、人間十年」即是表達區塊鏈與幣圈發展太快,每分每秒都可能有新商模、新技術推出,去中心化的世界是沒有時差和疆域之分,所有的一切大家共享共存。因此正面表列的監理方式,讓我們在進入元宇宙、Web3 的世界時就先天不良、水土不服,不管是從保護投資人或產業的角度看來,都是弊大於利。
區塊鏈賦能傳統產業
近期我國加密貨幣業者也陸續跳出來大聲疾呼,表示自己願意擁抱監管、落地合規,Maicoin 交易所日前表示「我們相信區塊鏈技術不是要衝撞體制,而是要通往進步文明的手段工具。」,同時幣託科技也曾提到「我們不斷以嚴格的條件自我要求,除符合現行金融法規之外,更要超前部署,為客戶打造安全資產護城河。」甚至有場外交易商 Coinsha 希望可以打破「場外即詐騙」的刻板印象,為客戶提供安全的交易體驗。
[ 閱讀所有蔡孟凌專欄文章 ]
目前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產業在台灣產業中仍佔比很小,然而卻對未來國家產業發展是舉足輕重,區塊鏈技術更是可以帶動傳統產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各國都早已開始認真看待,思考該如何在兼顧監管與產業發展下,帶動其他傳統產業一起投入。如同前述提到,監管成本對於新創公司是一個昂貴的成本開銷,然而傳統產業雖然有較多的資本因應,卻對新領域相對不熟悉,如何能讓雙方能展開對話合作,政府的監管態度是很重要的契機點。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